R15分數 事實上不能完全反應實際算圖狀況

一些有趣的數據

軟體MAYA2018.4 arnold3.1.0

同一張測試圖(幾乎不吃讀取時間 按下去不到30s全部吃滿CPU100%)

雙路 E5 2690(16C32T) R15分數2200
實際算圖時間 109min

E5 2697 V2 (12C24T) R15分數1550
實際算圖時間 148min

I9 9900K (8C16T) R15分數2040
實際算圖時間 106min

I7 4790K (4C8T)
實際算圖時間 250min R15分數830

四者皆使用8相~10相供電主機版 確保在長時間算圖下完全不降頻

數據看來 單只是衝核心多 主頻不夠高 會發生R15分數漂亮但實際算圖高分輸低分的狀況

也可能是雙路的影響 或著AVX2.0的影響

以上狀況在這種超過2小時以上的算圖會較明顯 短時間算圖的差異就不大

然後也有一個有趣的狀況 主機版相數會影響到耗電

Z370-P(4+3)相 耗電250W左右

Z370M PRO4(7+4)相 耗電210W左右

在9900K這種高頻CPU差異特明顯

最後放上大家的瓦數

雙路E5 2690 410W

E5 2697 V2 210W

I9 9900K 210-250W

I7 4790K 150W

如果回推技術時間點 IVY代號12核的2697 V2 其實意外省電

AVX2.0後的INTEL 都比較耗電

年底會進2700X 有數據在放上來
2018-11-29 2:33 發佈
fooffooffoof wrote:
一些有趣的數據軟體MAYA2018...(恕刪)
夠專業..
比一下AMD試看看...
看4核心貼合成8核的實際效能如何....
fooffooffoof wrote:
一些有趣的數據軟體M...(恕刪)


i9 9900k 功耗不作弊95W性能測試




p5p43 wrote:
i9 9900k 功...(恕刪)


所謂的鎖95w是否就只是固定在基頻3.6G? 如果是這樣就失去了最基本的turbo boost功能,那相對的amd也有其對應的自動超頻,是否也能提供2700x在關閉boost情況下的跑分,如此更可以看出兩顆cpu的比較,但也不能否認cpu向上不論是短時間或長時間超頻的空間也是cpu的價值之一
四幸子 wrote:
所謂的鎖95w是否就...(恕刪)



主要還是溫度相差了至少24度那些網站才會想這樣測試
一個原廠散熱器就能搞定
一個原廠沒散熱器而且想跑出性能至少要用2千元等級的
再來是板子,cpu功耗越大對板子的供電用料要求就越高
最多人愛用的華碩板子至少要6千元等級的才能發揮出網路上那些i9測試出來的性能


p5p43 wrote:
主要還是溫度相差了...(恕刪)
這是洗版嗎??
小笨賢 wrote:
夠專業..比一下AMD...(恕刪)


我比較想看i9-9980XE

AMD就是CP值,用高性能去揍CP值只有不客觀與粉絲向兩點而已

難道買手機要用IPhone XR去跟紅米note5比嗎?

BamDumLum wrote:
我比較想看i9-9980XEAMD...(恕刪)
年底會進2700X 有數據在放上來<<<樓主要進這棵來測喔!

四幸子 wrote:
所謂的鎖95w是否...(恕刪)
Intel: 我標示基頻

散熱和供電不好達不到turbo不甘我的事,不准發文章罵我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