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MD 1950X 與 Intel 7980XE 內部結構差異

說IF總線延遲..?? 個人不太懂!! 爬文後終於了解了!!
附上網路抓到的開蓋的照片.. 若一樣的核心數(撇開成本來說)

4顆封裝成一個..我發現
我用放在SERVER的 MVC API Web程式是來說
假如我有靜態變數+靜態函數, 放在RAM的#A#B, 突然一次來了100個動態函數都要參照靜態函數跟變數, 這下Die1.2.3就麻煩了!! 很難拿到放在RAM#A#B的資料
..... 第三張圖就可以看出來了!!


AMD 1950X
AMD 1950X 與 Intel 7980XE 內部結構差異

Intel 7980XE
AMD 1950X 與 Intel 7980XE 內部結構差異

一個是4個晶片封裝成1顆, 一個是單一顆


引用照片..
AMD 1950X 與 Intel 7980XE 內部結構差異

原始連結: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94533/


2018-11-06 2:01 發佈
無知者(陰呆餌股票投機客)別再洗腦了.AMD就是真讚.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小笨賢 wrote:
說IF總線延遲..?...(恕刪)


一個價位一萬三多,一個58800近六萬
如何撇開成本??

撇開的話,沒有比較性啊

照這邏輯的話
你怎麼不拿I家g4400來比對a家2700x
一樣來撇開成本比較的話
目前確實極限值在I家沒錯
軟硬體支援度也是比較好

要效能的就買I家
要性價比就買a家
到底想要黑a家到啥時
有意義嗎

我I家a家都有...沒特別喜歡那一家
完全看需求購買

又不是幾年前的吃土機系列
爛到一個不行,但有沒有人需要
其實多的呢!
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錢攻頂或近頂
就算爛到不行,一樣有人買單

何況新世代的同價位又沒有差到那去
有的甚至效能還贏過
就算沒贏,那價位也低了很多

好幾篇文中就有人回你了
多了10%效能,但不只是多10%以上的價錢

不要再用張飛打岳飛了
一般終端買家
考慮的只有價位

用同級比對同級,可信度會高點
不然就覺得是專用來黑某家的而已
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說...

拜託查一下Jim Keller 這個人,Ryzen的設計者
某些公司關鍵處理器的重要人物
協助蘋果佔領手機江山的處理器A4.A5,
以前A牌風雲一時的K7跟K8...都是出自他之手...
早前也幫INTEL設計過一些東西,
目前又回到INTEL...可能是協助10nm新一代架構開發!

質疑Ryzen IF總線設計?
比Jim Keller強的人再來質疑他的設計!

而且這問題目前也有緩解方案Dynamic Local Mode!
-----------

Ryzen架構會設計成多核黏合,是因為適合當前資源有限的AMD,

大家都知道一個4核的Die如果壞一個就會被打成3核心賣,壞一半就報廢,
單一個8核的Die像9900K,只要其中3個核心不良(頻率上不去之類)
就會直接報廢...這些成本都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所以多核模組黏合方式,可以有效利用資源,
你說這樣不好?...但他也很誠實地反在映售價上給消費者!

Jim Keller有說過Ryzen架構很活,等待AMD資源製程成熟後,
也可改為單一Die,IF總線是當下權宜之計。

像黏合2990WX的模塊已經是單一Die八核了!

loki6865 wrote:
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恕刪)

2990WX的CCX模塊已經是單一Die八核了
....所以2700x 應該改 這個Die
所以你買Intel 7980XE就對了
不用想太多
loki6865 wrote:


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恕刪)

認知有錯誤
CCX到目前為止都是維持一個CCX4核心都沒變過
一個DIE有兩顆CCX以一條內部if總線連結,然後共享io跟記憶體控制器
下一代zen2核心才進化到一個CCX六核心
1950x雖然有四個DIE,但是其中兩顆是廢DIE,只有維持電子訊號的功能

集成CCX的DIE可以看作是以前主板上四核心 雙處理器的濃縮
2990WX則可以看作是8個四核心處理器濃縮
h7878220 wrote:
認知有錯誤CCX到...(恕刪)


了解!感謝指正已修改~!

應該是一個Die八核由二組CCX併成
因為手上是1800X...一直想成是下面這張


小笨賢 wrote:
2990WX的CCX...(恕刪)


確實...單一Die裡就不必管IF...
時脈也能拉高一點,
但也就是回到跟9900K一樣...良率、成本增高!
(A牌公布過TR系列的Die良率是整片晶圓前5%)

這並不符合A牌要主打市場...

兩家本來市場方向就不太一樣,
就跟6樓說的你要高效能,有高預算乖乖用INTEL就好!

現在很多人手機用的都比電腦還多,
確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一顆2萬的CPU,
而且連i5都訂到快NT1萬...,這是INTEL自己要這樣定的...

荷包當前...了解內部結構差異也沒用!

loki6865 wrote:
了解!感謝指正已修...
因為手上是1800X...一直想成是下面這張(恕刪)

照片就是兩顆合併成1顆 = 8核心

老實說.. 看結構圖
當非常多的砸碎運算, 又在高負載...這種結構鐵定會出問題!!(越多核心問題越多)
不能怪人家軟體沒有對AMD優化喔!! 或是不穩喔!!
PS:有時延遲過高..會讓程式的主執行續卡住

難怪Intel原本降價要對殺, 發現實際上威脅不是很高, 需求也維持很高, 就不想便宜賣了!!
AMD應該要拿出 真正8核 真正16核..這樣才能對Intel產生嚴重威脅!!
我們才有更多好處!!
小笨賢 wrote:
照片就是兩顆合併成1...(恕刪)


要注意喔!你討論的IF在"Die外"...
然後延遲搶寬頻是2990WX跟2970這兩顆記憶體通道被砍成4通道,
在EPYC八通道全開是沒這問題的...


越多核心結構會容易有問題? 這邏輯是?
你不是自己在用I9嗎? @@
A牌只是換個廉價一點的方式,去分攤Die製程風險而已
事實上IF總線連結的效率,Jim Keller設計還不錯咧!

看一下以前熱門洋垃圾討論,
那種沒效率分散在主機板上的多核心,一度大家都超值捧成那樣了!

換個方式想而已,TR還用更高速的IF幫你連好,
比走主機板強多了吧?

延遲過高主程序會卡住...我是不知道怎卡法?
我只想到那雙路的E5要合併運算,走主機板延遲更高...
照你說法,那買INTEL的雙路伺服器一定是卡卡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