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Po配備:
CPU: AMD Ryzen R5 1600
MB: MSI B350 tomahawk
Ram: 美光 Ballistix Sport LT 2666 8g x2
SSD: 系統碟 金士頓 UV400 120g
遊戲碟 美光 MX300 275g
資料碟 WD 藍標 500g
VGA: MSI rx580 Armor 8g oc
Case:in win 303c
PSU: 海盜船 RM 650x
CPU cooler: 快睿 H7 quad lumi
OS: Win10 64bit
主板Bios 版本為1.5
新手第一次組機
有些遊戲 像戰地風雲1,刺客教條 起源
CPU時脈都建議在3.4ghz以上
CPU小超頻到3.6ghz和記憶體到2933會不會比較穩?
想請教Bios怎麼設定
電壓和時脈都要調嗎?還是調時脈就好?
還有另一個問題
就是原廠預設是3.2ghz
但可以Turbo到3.6ghz
這個渦輪是怎樣才會自動啟動?
kn831231 wrote:
先Po配備:CPU...(恕刪)
沒用微星板子,只能給個方向:
如果是新手的話,
建議先用微星的超頻程式,邊測邊調整!
R5 1600其實可以直接3.8Ghz 電壓1.35v試試,電壓再慢慢往下修,
除了CPU電壓,另外要注意Vcore電壓偏移(每家寫法不同+50%、+0.050v之類或是防掉壓選項),
再來是注意VDDNB電壓,(請用監測軟體如AIDA64觀看)
基本上主機板應該會自動增壓,如果沒就要手動調壓在0.950v~1.1v之間。
Vcore電壓跟VDDNB電壓需至BIOS中調整,軟體可能不會有。
然後超頻循序漸進比較好,CPU完全穩定後一兩週再來超記憶體,
才不會有問題搞不清楚是CPU不穩還是RAM不穩...
BIOS更新部分:其實版號不重要,
重要是BIOS版號中說明的微代碼版本,目前最新是AGESA Code 1.0.0.6b
看到BIOS版本說明中,至少選AGESA Code 1.0.0.6b的版本更新!
然後建議用IntelBurnTest燒機!
----------------------------
Ryzen的加速是Boost+XFR,
以R5 1600當負載只有雙核心的時候,就會將兩個核心Boost到3.6GHz,
XFR則是偵測Boost後或非Boost的溫度,如果溫度不高,那它會再自動超頻100MHz,
也就是說...你的散熱裝置夠好,那它的Boost其實是3.7GHz(雙核)3.3GHz(全核)
再來是如果要某程式讓它可以盡量觸發Boost的話,
可以試試工作管理員裡設定程式親合性,只選CPU0跟CPU2,
就應該可以看到該程式Boost到3.7GHz,
不過這是比較沒意義,因為只能雙核心^^,對Ryzen來說...直接全部拉到3.8比較快!
kn831231 wrote:
感覺好複雜我以為只...(恕刪)
啊...那個只是注意事項 XD
因為蠻多人超前沒做足功課就會有些小問題,多注意總是好...
不會複雜...確實只要動倍頻跟電壓,電壓就CPU主電壓跟防掉壓兩個部分,
VDDNB是注意即可
所以才會先推薦用軟體先邊調邊測,介面通常比較簡單,
像個人就是這樣開著慢慢時脈跟電壓往上加...然後抓看哪個電壓較穩...

當然~如果BIOS或超頻軟體有一鍵超頻,就先都用一鍵超試試~
loki6865 wrote:
Ryzen的加速是Boost+XFR,
以R5 1600當負載只有雙核心的時候,就會將兩個核心Boost到3.6GHz,
XFR則是偵測Boost後或非Boost的溫度,如果溫度不高,那它會再自動超頻100MHz,
也就是說...你的散熱裝置夠好,那它的Boost其實是3.7GHz(雙核)3.3GHz(全核)
假如你描述的沒錯.AMD這麼一大串特有名詞.功能僅等於多年前就實裝的Intel Turbo Boost 2.0(2011年就在snb上使用,現在是3.0)
Intel® 渦輪加速技術 2.0
Intel® 極致渦輪加速技術 3.0
至於你到底有沒有描述錯誤.
首先,我對消費市場真的不熟.intel這邊單純就是還有在碰商用市場,基本上技術都一樣.
AMD就真得要當消費者去網站找.
我第一個疑問就是AMD TURBO-CORE有沒有換名字?看網站標示應該是沒換.
那麼Ryzen版本的TC有沒有改良?依照你的描述應該是要有改良,要不然原有的TC僅能全數核心/半數核心這兩檔切換而已.
Ryzen的產品介紹頁面找不到.用放大鏡搜尋依然是老舊版本的.
再找另外一個XFR,更慘,只找到在產品介紹有這三個字,連份文件都沒有.
我壓根在AMD的網站上面找不到能整理你描述出來的文字的相關證明.
我都稍稍有點納悶了,阿請問您是怎樣得知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labbat wrote:
你好奇的部分在以下...(恕刪)
謝謝,雖然更令我意外.
我本來以為你們會張貼coolaler還是xFASTEST的評測文哩.
結果居然還是anandtech的討論區,還不是anandtech的review.
至於技術細節之類的,不煩勞您.我拿得到Document可以看.
我想凸顯甚麼?
AMD對自己產品的介紹總是流於表面,更深入的幾乎都沒有.
但很有趣的是,對AMD產品特色,技術如數家珍的USER一大堆!?
AMD根本就沒介紹,阿請問你們從哪得到的資訊?
INTEL對自己產品的介紹鉅細靡遺,除了還沒販售的產品的技術之外,通通都讓你找得到看得到讀得到.
都2017年了,上網問HT是啥玩意的依然一大堆.
明明你Google下去.來自WWW.INTEL.COM的技術簡介就在第二個搜尋結果上.
不覺得挺有趣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假如你描述的沒錯.AMD...(恕刪)
大哥...您的Google版本跟我們不一樣嗎?
網搜Ryzen的技術都有提到XFR,不然看一下本站01的實測那篇也好...
維基也有啊...怎會找不到?
而且你好像誤會什麼了...
AMD發表Ryzen時本來就沒對XFR大放厥詞...
就夾在SenseMI技術統稱之中,
它只是單純利用CPU核心內的溫度傳感器所延伸出來的小功能而已,
統計運作時間的平均溫度,如果溫度許可,就會在原有的Boost提升100MHz來增加效能,
在一般規格表上不會寫出來是因為,那是依使用者溫度環境而決定啟不啟用,
跟intel的渦輪3.0啟動性質本來就不一樣,
一個是依處理器負載的加速,一個是依溫度許可來提升!
而且運作原理很簡單明瞭啊~這部分需要什麼特別的文件來詳述嗎?@@
Wow_Senior wrote:
AMD根本就沒介紹,阿請問你們從哪得到的資訊?(恕刪)
然後你這樣的描述更怪,AMD的官網就有介紹SenseMI...
而且前後矛盾,既然你說現在還有人在問HT是什麼,
那是不是也代表intel沒凸顯自己產品特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