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MD Zen 效能測試流出

儘管有可能延期到2017年才能上市,但是 AMD Zen 處理器的進展依然牽動著很多A飯的心,官方一直在給大家打信心針—— 宣稱 Zen 處理器 IPC 效能比前代提升40%還多,他們對 Zen 很滿意,將重返高效能處理器市場。不過目前來說,Zen 處理器還沒有多少可信的效能曝光,大家對 Zen 的表現其實也沒有底,不過最近有媒體曝光了測試版的 Zen 處理器在《奇點灰燼》中的效能,雖然頻率只有2.8GHz,但效效能比前代4GHz的 FX-8350 高了38%,比 Core i5-4670K 高了10%,比 Core i7-4790 低了11%。


7月份AMD表態稱 Zen 處理器已經進入ES工程樣品階段,目前洩漏的ES樣品OPN編號有2種,分別是 1D2801A2M88E4_32/28_N 和 2D2801A2M88E4_32/28_N,其中的32/28代表頻率,基礎頻率為2.8GHz,加速頻率3.2GHz,8核16線程,這裡測試的Zen處理器兩種都有,分別簡稱為1D和2D——不過1D與2D的區別還不清楚。

測試用的是 RX 480 顯卡,項目是1080p解析度的《奇點灰燼》遊戲,不過主要對比的是CPU效能,其他參與測試的除了 Zen ES 樣品之外,還有 Core i5-4570K 、Core i7-4790、FX-8350,WCCFTech將可對比的結果匯總如下:



Core i7-4790頻率3.6-4.0GHz,效能65.4fps

AMD Zen ES頻率2.8-3.2GHz,效能58fps

Core i7-4670K頻率3.4-3.8GHz,效能52.6fps

AMD FX-8350頻率4.0-4.2GHz,效能42fps

如果與自家前代旗艦相比,AMD Zen 處理器效能比 FX-8350 高了38%,基本上與官方所說的提升40%相符。

與 Intel 相比,Zen 處理器效能比 Core i5-4670K 高了10%,但與 Core i7-4790 相比還低了11%,依然達不到 Intel 旗艦處理器的水平,儘管後者只是 Haswell 架構的第四代處理器,目前 Skylake 已經是第六代了。

原文也分析認為 Zen 處理器目前是ES樣品,頻率2.8-3.2GHz,相比 Core i5 及 Core i7 的3.4GHz以及4GHz都要吃虧,假如 Zen 最終產品的頻率也能達到 FX-8350 的4GHz,那麼頻率相當於提升25%,超過 Core i7 應該還是沒什麼疑問的。

不過話說回來,WCCFTech的假設總歸就是假設,Zen 處理器最終頻率是否真的能達到4GHz還不好說,AMD 這次使用 GlobalFoundries 的14nm LPP製程生產 Zen 處理器,從 Polaris 顯卡的表現上來看,三星系 14nm 達到高頻率不見得這麼容易。

此外,就算 AMD 最終把頻率提升到4GHz,其效能也不過是戰勝了 Haswell,Intel 今年還有 Kaby Lake 處理器,2017年還有10nm Cannonlake 處理器(儘管先出的可能是移動版),AMD 的 Zen 處理器再優秀,如果發佈時間太晚,依然沒什麼機會追趕 Intel,這才是問題啊!


來源:
http://www.expreview.com/48776.html
http://wccftech.com/amd-zen-es-benchmarks/

------------------------------------------------

按照之前奇點的測試
4C8T的i7和6C12T的i7結果差距不大
大概可以推論該遊戲只能吃到8T
所以如果8C16T的Zen跑出這樣的分數的話
我猜如果多線程測試應該跟6C12T的i7差距不大
如果是這樣的話
AMD會不會終於可以重返榮耀了XD
2016-08-11 13:45 發佈
基本上年底=明年
不用太期待
頂多就是效能超越第四代I7
Intel都已經I7 第六代了 還在針對第四代打
那個ZEN處理器還是八核心打四核心的
現在還買AMD的人 說難聽點就是預算不夠 沒辦法買Intel高階I7
不過AMD也不是一無是處 ZEN說不定出來的價格是I3的價格 I5的效能
如果真是這樣 我會考慮將HTPC從Intel跳到AMD 前提還是不能像FX系列高溫
如果依舊高溫 TDP超過125w 我想AMD在中階用戶還是沒有太大的市場
為什麼都是用奇點灰燼?難道其他分數慘到不敢讓人看,難道單核心效能仍然很差?
看起來AMD zen頂多是打平4代而已,還是無法超越4代。
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到8 cores都還有效, 但是超過8 cores就持平了
這是國外對不同核心數量的測試結果



如果以這張圖8C vs 4C8T是120 vs 90fps來推算
Zen單核心的效能大約是Core 4th Haswell 的8成左右, 大概能打平core二代吧
消費者會比較喜歡整體效能少目前I7 10% 付錢少個50%-60%吧!

買AMD別校想要戰勝戰勝價格只會比I7更高...可以拿到不錯的功耗 價格要人家一半不到的高CP值售價才是重點 整體效能落後I7 10%內就很偷笑了但不怎麼樂觀(消費期待的是整體效能非部份效能)!

目前測試只能顯示只是專長效能達40% 所以別想太美了....看來價格制訂必須同等FX 4-5張小朋友或改回盤裝賣連包裝風扇都省1顆賣2-3張小朋友才吸引人只是好像很難

接下來主力遊戲市場撐顯示卡功力....提升了多少還是要多一點遊戲表現才有辦法證明...以及時脈壓低TDP有沒有辦法達到65W-85W

不過小弟比較關注多功效能到底提升多少%

如預期般大致效能還是要等Zen II 才能好一些些!!



不雨 wrote:
消費者會比較喜歡整...(恕刪)

是啊
好懷念以前的散裝CPU
省掉保固跟風扇的錢
便宜很多,話說以前面向主流的AMDCPU一顆也才1000~2000
超壞了也不心痛
希望zen有預期的效能
不然我8320早就很想跳6700了
單核效能我覺能達到i5 2400~i7 2600其實就很夠一般使用跟遊戲用

多核效能已經算夠大多人用了

就看價格了

CPU價格是一個因素

我覺得主機板也是

希望主機板CP值高一點,像當年780G哥一樣,就很猛了

現在AM3+的板子,不是垃圾760G就是970(人家I家不管高低階都有內顯備用,USB是整合晶片不是橋接)
970晶片很古老了

sm80322 wrote:
單核效能我覺能達到i5...(恕刪)

不可能
沒看到八核打四核才贏那麼一點點嗎?
單核效能大概又悲劇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