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機 : I5-760 + P55USB3 (無法開機, 因沒有零件, 也無法驗證是CPU還是主板的問題
2號機 : G530 + H61M E35 原本閒置, 把1號機的記憶體裝過來, 目前使用中
Option 1, 如果機器A的CPU功能正常, 考慮從沒屋頂找一片1156pin的二手良品主板頂著用, 約需要2.3K, 但是風險高
Option 2, 升級2號機的CPU, 約6K?
Option 3, 直接升級CPU & 主板, 預算8K~10K內
Option 4, 2號機繼續撐
主要用途 : 下載的影片轉檔, 已有顯卡EVGA GeForce GTX 750 Ti,
請大家給點建議, 謝謝
andrew.kuo wrote:
轉檔是用 mediacoder, 但是貌似G530不支援QSV, 用CUDA轉檔也一直失敗...(恕刪)
既然是用MediaCoder,又有GTX-750Ti,你可以用NVENC來加速轉檔,畫質比CUDA好不少,畢竟CUDA本質上還是用到GPU通用計算能力的軟體轉檔,因此軟體演算法決定了quality,偏偏撰寫CUDA版本壓縮程式的公司不多,先天不良。
但NVENC本質上是硬體H.264壓縮線路,相關IP在業界反而已經發展很成熟,這年頭,能夠以4K解析度錄H.264生活影片的手機都已經一堆,也都是手機晶片內建硬體H.264壓縮線路.....
MediaCoder的設定:

我這個周末在清理NAS騰出空間,把一堆小孩出生後的家庭影片老檔壓成H.264,我是用Hanbrake(啟動Intel QSV硬體壓縮)跟MediaCoder(啟動Nvidia NVENC硬體壓縮)雙管齊下一起執行,速度比起單靠其中一者,又快了一大半。如果光用軟轉,接下來幾個周末我的電腦大概都得被轉檔工作佔住......
Handbrake設定:

至於處理器我也沒讓他閒著,NAS內的JPG漫畫檔,用Fotosizer把它們批次全部重壓縮一次,以不影響觀看品質為前提減少儲存空間。
因此即使同時有兩個GPU硬體轉檔工作在運行、加上幾萬張JPG排隊解壓/重壓,處理器還是有餘裕,周末期間我照樣可用這台筆電上新聞網站跟M01,還在筆電上看了一部電影.....
andrew.kuo wrote:
謝謝Wow_Senior...(恕刪)
Sorry,我搞錯了。
QSV support list
這篇我就致歉就好了。更專業的YC大已經供應更好的作法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