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Intel 推內顯的策略到底是什麼?

我沒有反對內顯, 反而很支持他的大力發展, 只是覺得Intel在發展的同時卻沒有把高效內顯放在有需求(無獨顯或低階獨顯)的設備上, 反而是高階CPU(會配這種的大多都是高階設備, 幾乎都有中高階獨顯)才會有高效內顯, 這才是我不解的地方. 請不要再用"內顯不需要"來打我臉, 我真的沒講到這個啊


好好的討論不行嗎? 一下問我出社會沒一下問我有沒有看市場的狀態是那招??

有人說我以自己為中心在思考事情, 好吧, 應該是我沒有問清楚, 然後標題又下的不好...

其實我沒有說內顯不好, 相反的, 現在的我很愛內顯, 特別是在ULTRABOOK這種不會有獨顯的設備上. 但就像我內文列的一樣, 比較需要內顯效能的設備Intel配低階的內顯, 然後高階的內顯又配在通常會有中高階獨顯的機種上, 這才是我的問題.

從最新一代的內顯可看出進步很多, 最高階的內顯已經快要追上中低階的獨顯了, 其實我是很高興而且希望之後的輕薄裝置可以使用到這些高階的內顯, 不過這些高階的內顯都不太像會在輕薄裝置出現一樣, 這些輕薄裝置配的都還是相對低階的內顯, 如果有需求的設備沒有配到高階的內顯, Intel花了這麼多心力開發跟宣傳不就沒意義了嗎? 因為這些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用不太到(不是真的用不到, 而是比較有需求的設備沒有, 沒有需求設備有), 這個才是我的疑問.



新一代的CPU上市了, 看了一下相關的評論或測試, 效能的增進對比舊一代的並不多, 內顯的部份倒是進步了不少, 連Intel自己在做宣傳時對運算效能也沒有大幅著墨, 反是大書特書內顯的部份. 不過我一直搞不懂, Intel把重心放在提高內顯效能的策略到底是什麼?

以前, 其實我對內顯是還挺不以為然的,貧乏的效能讓我直接忽視, 加上過往都是用DESKTOP, 裝獨顯是必然的. 直到前幾年去美國後把LAPTOP當做主力後才開始注意; 然後在用了ULTRABOOK才開始覺得內顯是很有必要的,不過Intel對內顯的策略卻讓我很不解...

首先, DESKTOP:
1. 中重度玩家: 中高階獨顯, 不討論.
2. 輕度玩家(會玩遊戲但偶而玩): DESKTOP的CPU都配一些二光的內顯, 對輕度玩家來說, 這種內顯內途也不大, 不如買塊中低階的獨顯.
3. 非玩家: 不玩遊戲, 內顯效能也不重要.
內顯的進步對上述USERS都沒有影響, 那推內顯是為了??

再來, LAPTOP:
1. 電競機種: 會有中高階獨顯, 不討論.
2. 一般機種: 會配中低階獨顯, 這種價位的CPU也都配一些相對低階的內顯, 跟他們的內顯比, 效能也只能科科了. 所以對USERS來說, 這種內顯內途也不大.
3. ULTRABOOK: 低電壓CPU, 內顯也都配低階的.
雖說會挑一般機種 & ULTRABOOK的, 玩遊戲需求不大, 不過就是一般機種配低階獨顯, ULTRABOOK不配獨顯, 內顯配強的才有意思不是嗎?
結果高階內顯都是在電競機種才會用的CPU上, 偏偏電競機種的獨顯必定痛打內顯, 那拚命的提高內顯效能的意義在那?

之前出差或是出遊時會帶ULTRABOOK, 在閒暇玩遊戲時就會想說如果內顯高階一點有多好, 結果Intel偏偏配了個不怎麼高階的內顯...

以上, 怎麼覺得Intel的策略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有需求的機種沒有, 沒需求的機種有, 那這樣大力發展內顯倒底是可以做什麼???
2015-09-08 23: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ntel 策略

andy114425 wrote:
新一代的CPU上市...(恕刪)

4K H265
能輸但不能輸主流太多,intel 740當初用送的都沒有人要。

jer168 wrote:
4K H265...(恕刪)
只有8 BIT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因為單純CPU的運算效能只增加一點點
INTEL現在就是要提升內顯
顯示分數提高
讓消費者以為這就是效能的大提升
andy114425 wrote:
新一代的CPU上市...(恕刪)


為了進步而提升 然後售價多加一點錢

不知道哪時候內顯才會到750TI的程度

可能等RAM出DDR5的時候XD

andy114425 wrote:
新一代的CPU上市...(恕刪)


不是人人都會玩遊戲如果只是單純工作用或上網內顯有什麼問題? 不要事事都以自己為中心在思考事情..lol
與其把內顯單純當成顯示而已,還不如把它想成是系統內加了一顆多媒體處理器,因為它本來就不只有顯示功能而已。

個人的應用實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4524523&p=1#57355995

並非每個電腦使用者都是天天玩3D大作遊戲+4K解析度+特效全開,Nvidia/AMD也不是全靠GTX 980Ti/Fury X這種高階獨顯養活公司,那是彼此競爭維持領先名聲用的,真正大宗收入來自主流等級獨顯。

二萬元一張的顯卡,買得起或是真正有這個需求的使用者有限。

andy114425 wrote:
之前出差或是出遊時會帶ULTRABOOK, 在閒暇玩遊戲時就會想說如果內顯高階一點有多好, 結果Intel偏偏配了個不怎麼高階的內顯...
...(恕刪)

Skylake桌上型配備的24EU Gen9內顯等級不是最高的,高一級48EU的Gen9 GT3e,會用在U系列處理器上,主要就是在Ultrabook上採用。最高端72EU的Gen9 GT4e,會用在效能型筆電處理器上,估計效能會比i7-5775C的Iris Pro 6200再進步不少。


說Intel內顯弱是相對於"獨顯"而言 比起之前的內顯進步是非常多的 未來當然也會持續進步

如果某天內顯進步到與"中階獨顯"相當 又或者可以滿足多數遊戲

到時候還會評論Intel發展內顯做什麼嗎? 不要只看現在要看未來...

AMD早就看清這個趨向才發展APU 現在連家用主機 PS4 XBOX都朝這方向走
還有一個就是有利於小型DT發展吧,也許要小體積有人會說筆電,但是筆電的CPU跟DT同級的要付出不少代價

如果遊戲需求不大的人,內顯就能應付,那滿適合拿來當小型入門遊戲機

效能型DT才會用大機箱

像我現在就不太追特效全開,如果內顯能應付我要玩的遊戲,我是真的會想弄一台省電小電腦兼玩遊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