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組 I7 980X 機殼都是CM690 II
使用H50水冷 跑linx 0.6 5滿載溫度約在 80~85度
換利民HR-02 溫度馬上壓到看不到60度
摸散熱器熱 會燙到摸不住
換上4790K
使用H50水冷 跑linx 0.6 5滿載溫度一樣約在 80~85度
換利民HR-02 溫度只降不到10度 約在70~75上下
難到4790K比六核的980X燙?
手一摸散熱器 跟本不是溫的 還是涼的 只有銅管有點熱
換上小一號的真魂90 一樣是70~75度左右 奇了?
難到650的真魂90跟1500的HR02散熱能力一樣?
目前只想到兩種解釋
4790K有跑AVX2.0 所以特燙 基本溫壓不下來?
4790K內部設計導熱跟本有問題 溫度沒辦法好好傳到散熱器上
導致溫度要往下壓(6字頭) 難度是等比成長
以上為真實測試 不用嘴我 真的就是這樣
也別說散熱器沒鎖好 已經鎖到版子都快裂了
Haswell 跑 AVX 指令時會自動提高 VCore, 導致更高的溫度
這是做在 CPU 裡面的, 所以 AVX2 會比別人多燙個十幾度
4790K 一樣用散熱膏之類的東西導熱, 但導熱效能比 4770K 好
開蓋研磨上液金應該可以再壓低, 只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我自己開蓋發現 4770K 的 die 跟 IHS 之間有段距離
(已經把 IHS 底座周圍磨過一遍了)
散熱膏需要多放點, 不然會更糟
4790K 看來也是半斤八兩...
4790K
http://images.pugetsystems.com/images/pic_disp.php?id=29847&width=800&height=800
4770K
http://images.pugetsystems.com/images/pic_disp.php?id=29846&width=800&height=800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fooffooffoof wrote:
對照組 I7 980X 機殼都是CM690 II
使用H50水冷 跑linx 0.6 5滿載溫度約在 80~85度
換利民HR-02 溫度馬上壓到看不到60度
摸散熱器熱 會燙到摸不住
換上4790K
使用H50水冷 跑linx 0.6 5滿載溫度一樣約在 80~85度
換利民HR-02 溫度只降不到10度 約在70~75上下
難到4790K比六核的980X燙?
手一摸散熱器 跟本不是溫的 還是涼的 只有銅管有點熱
換上小一號的真魂90 一樣是70~75度左右 奇了?
難到650的真魂90跟1500的HR02散熱能力一樣?
目前只想到兩種解釋
4790K有跑AVX2.0 所以特燙 基本溫壓不下來?
4790K內部設計導熱跟本有問題 溫度沒辦法好好傳到散熱器上
導致溫度要往下壓(6字頭) 難度是等比成長
以上為真實測試 不用嘴我 真的就是這樣
也別說散熱器沒鎖好 已經鎖到版子都快裂了
...(恕刪)
TIM的問題很大 溫度導不出來
就像今年多了一個Haswell R系列來拖慢一年的進度...畢竟桌上型CPU目前可說是沒有競爭對手..像當時Intel Pentium D,高發熱低效能時代又遇到AMD K8是不同的。
fsri wrote:
有一件事我不知該不該說
這些玩4系列的
有的都玩起開蓋了
花這麼多時間精力
為什麼不乾脆找顆二手的2600k
超到4.5g~5g穩穩用個幾年
或是4820k x79平台
真想不通
intel都擺明不給你超了
還花大錢玩什麼4790k
在我看來這種玩法都是..
算了不說了
說出來難聽又傷人
...(恕刪)
1.有新指令 效能也有提升 IMC更強 除頻比更高 2600K超4.5才贏4770K 4790K預設一些 記憶體也只能玩到2133
2.Z97 Z87支援更多東西 例如更多Sata3 M2等
3.通常愛玩的人 不想用舊東西 我看過2600K 2700K 3770K 4770K 4790K這樣玩的
4.X79入門版都可以買Z97次旗艦版了 週邊支援性還比較低 唯一優勢只有Ram有8插槽
有些板子也才4插槽
5.你覺得目前瘋狂玩的 SandyBridge會沒瘋狂玩過嗎 現在OC成為一種非主流的興趣 玩家族群也小 那幾位玩家沒玩到極限是不會停下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