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AMD其實一點都不弱,只是策略錯誤

相信一般人的印象中, Intel的CPU效能應該是狂電AMD.

但個人最近研究, 發現根本不是如此.

其實AMD的K10架構一點都不弱.

以AMD年代有些古早的K10架構來和Intel不久之前的Ivy bridge相比較,

以快取相近的CPU來比, 比如說Athlon X2 250和Pentium G2030.

單核效能 AMD:Intel 大約是 1:1.2.

相去沒有很遠, 更何況AMD的K10架構是45nm製程, 遠比不上Intel的22nm製程.

只要放棄啥堆土機,挖土機的,

略為改進一下K10架構, 也不用到22nm, 找家代工廠, 光是用28nm製程來製造, 就大有機會可以跟Intel一搏.



另外,

Intel風扇安裝設計和品質真的很爛, 到現在還不思改進, 分明是要擺爛.

表面上好像是比AMD安靜, 但高負載下的音量和風切聲大到令人無法忍受,

晚上大家都睡了之後, 還可以聽到惱人的怪音, 嘰嘰嘰亂叫.

還有, 那四隻塑膠插腳超容易壞.

相比之下, AMD風扇的安裝方式和品質都好太多了.

很多人說AMD風扇吵, 其實都是不知道要去開主機板的智慧溫控.

2014-05-09 11: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MD 策略錯誤
說真的 AMD用扣環的方式比較好用沒錯
INTEL的如果拔太多次 好像感覺散熱器裝不緊
但是還是壓的住溫度 就沒理他了
大哥~~~製程變更不是單純縮小那麼簡單的~~~~這牽扯的範圍很廣
當你要使用28nm的製程~~~~所有的layout都需要重新設計的
不過以現階段來看AMD的APU做得到是蠻成功的
我覺得政策很正確阿! 那裡錯了?

目前的主流是將顯示晶片與北橋包在CPU內 可減少之前北橋的延遲時間 這點K10就辦不到

再來內顯晶片可與CPU共享快取與記憶體 可促進協同運算 加快反應速度

缺點是犧牲了CPU效能 內顯也不夠強大 但未來有改善空間 現在還在過渡期

同時AMD也推廣Mantle平台簡化程式碼 使得程式更有效率 降低遊戲所需的硬體門檻

未來如更多廠商跟進 玩家就不需要花大錢買高配備 同樣也能享受遊戲不是很好嗎?
AMD 效能本來就不弱了,問題是在耗電大

以4~5千元價位來說,FX-8320/8350 多核心整體效能是狂電 i5 的。除了 PASS MARK 測分贏很多,在 BF4 等支援多核心的遊戲,也可以得到驗證。

但令人詬病的就是那 TDP 125W 的耗電量和廢熱...

3千元價位的 FX-6300 也是贏過 同價位的 i3。
2千元價位的 X4-750K 贏過 同價位的 G系列。

低價位的 CPU ,AMD 全都贏過 Intel,但問題都是耗電大....


單核心什麼的,只能單核心運作的軟體愈來愈少了,終有一天會完全消失。

就像20年前,電腦都還在 16bit,但現在哪有 16bit 的軟體。32bit 也漸漸在淘汰了,愈來愈多人使用 64bit OS 和軟體。

單核心軟體也是一樣,處理器會朝多核心發展,就是因為半導體製程有物理上的限制,頻率不可能永無止境上升,摩爾定律遭到挑戰。多核心分散運算是唯一出路。軟體跟不上,不支援多核心,必遭淘汰。

從今年開始最新款的神作遊戲,就可以看出一二。遊戲畫面要更精美,需要更多的運算,就不可能永遠只能單核心運作,一定要朝多核心發展。

需要巨量運算的轉檔軟體、虛擬機器軟體....之類的,也都是清一色支援多核心的。


AMD 這次低階的 AM1 平台就做的不錯,耗電明顯降很多,TDP 只須 25W,完整核心架構,每一核心都帶有浮點運算器。價錢又便宜。

如果 AMD 把 PS4、XBOX-ONE 那顆 8核 的 APU 拿出來賣,可以用在 PC 桌上型電腦,那中低階市場大概就全包了。可惜 AMD 就不願拿出來賣。策略真是錯誤。

如果只比單核效能

我用古老的單核轉檔軟體來做比較

amd 4Ghz的效能相當於 p4 8Ghz的效能喔

所以大家把amd形容得很爛

實際上amd現在一顆核心也有p4 7g 8g的實力

而且amd又不只一顆核心而已

所以絕對不差

M@gic wrote:
以AMD年代有些古早的K10架構來和Intel不久之前的Ivy bridge相比較,
以快取相近的CPU來比, 比如說Athlon X2 250和Pentium G2030.
單核效能 AMD:Intel 大約是 1:1.2.
相去沒有很遠, 更何況AMD的K10架構是45nm製程, 遠比不上Intel的22nm製程.


這樣說是沒錯

畢竟AMD的單核效能還是卡在跟一代Core i對打的效能..

要1100T的測試


給我軟體我可以跑預設給你看 ...(主機板太差..落賽CPU...只能跑預設...)

多花個幾分鐘思考,你會得到更多啟示
單核能力爛就完全輸了

AMD現在的單核能力都不知道能不能打贏i系列第一代........

K8時代AMD可是貴的要死

就是因為技術差距才用低價策略





8120預設

與1100T 預設 ....



M@gic wrote:
其實AMD的K10架構一點都不弱.
以AMD年代有些古早的K10架構來和Intel不久之前的Ivy bridge相比較,
以快取相近的CPU來比, 比如說Athlon X2 250和Pentium G2030.
單核效能 AMD:Intel 大約是 1:1.2.
相去沒有很遠, 更何況AMD的K10架構是45nm製程, 遠比不上Intel的22nm製程.
只要放棄啥堆土機,挖土機的,
略為改進一下K10架構, 也不用到22nm, 找家代工廠, 光是用28nm製程來製造, 就大有機會可以跟Intel一搏.
多花個幾分鐘思考,你會得到更多啟示
M@gic wrote:
相信一般人的印象中,...(恕刪)


K8能打死P4是因為INTEL自己亂搞
然後INTEL一回神,拿老架構出來玩....AMD就又趴下去了

現在搞到INTEL一堆東西都放在商用市場上,不下放到一般使用者市場上
等到哪天AMD變強一點,再放一點點下來,AMD照樣要趴在地上爬

看看對岸流出來的那幾顆洋垃圾....根本不輸現在市場上的CPU太多啊


AMD製程問題是被GF綁死,不然老早就想找台GG了
AMD會這樣也不算是策略錯誤,是政策錯誤,搞到被GF綁住,想跑也跑不掉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