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I3 2100 VS G3420 的轉檔

是這樣的小弟有一台2年前組的I3 2100 配H61板子
文書使用 不玩遊戲 只有偶爾轉檔 使用上也中規中矩
最近很想用前置USB3.0
所以起了個念頭想把I3 2100 H61換掉

假設換成G3420 +B85版子
G3420在轉檔速度上會不會差I3 2100太多
如果轉檔速度差很大的話 我應該就會換I3 4130
還是說也可以I3 3220 +B75板子
不必到I5 只要轉檔速度有I3 2100程度就行

請版上前輩釋疑
感謝
2013-11-02 18:03 發佈
雖然錢是你要花的...不過真心告訴你......如果重點只要那個:USB 3.0的話

換成個B75的板子~一樣都是1155腳座,就有原生USB 3.0了、還有CASE機殼換掉...換個有前置USB

3.0*2個的會比較爽

CPU就免了吧...換了個第四代雙核不會有感、只是浪費,如果換第四代I3...只是花更多錢而升級有限~

要真的升級CPU......就跳上I5吧...那才不會後悔.....花在刀口上....

當初我也是搭了I7-2600 +H61PRO........有點小小後悔...機殼雖然有前置USB 3.0的孔,沒有前面置

的USB 3.0可用......
B75就可以裝2100了

3220和2100主機板通用

能上3220的主機板一定能上2100

能上2100的主機板也一定能上3220,只是反過來要看廠商有沒有寫BIOS
不過如果不是品牌機的主機板通常都能刷...
USB 3.0花400就有了,還Renesas的

轉檔I3-2100就有QSV了。Pentium G卻沒有
不喜歡QSV轉出來的品質。
I3對軟體來說有四個執行緒,速度還是遠高過只有兩個執行緒的Pentium G
(軟體端只看執行緒數量。什麼幾核心?你人類在糾結的,不是軟體)

Wow_Senior wrote:
USB 3.0花400就有了,還Renesas的

轉檔I3-2100就有QSV了。Pentium G卻沒有
不喜歡QSV轉出來的品質。
I3對軟體來說有四個執行緒,速度還是遠高過只有兩個執行緒的Pentium G
(軟體端只看執行緒數量。什麼幾核心?你人類在糾結的,不是軟體)


軟體只看執行緒數量?你確定?

那你用四執行緒的i5打贏四執行緒的i3給我看!

時脈可以調一樣,甚至i5可以調低一點都無所謂

同樣四執行緒i3會和i5一樣嗎?
一個小路人 wrote:
軟體只看執行緒數量?你確定?

那你用四執行緒的i5打贏四執行緒的i3給我看!

時脈可以調一樣,甚至i5可以調低一點都無所謂

同樣四執行緒i3會和i5一樣嗎?


我不知道你激動什麼到打反都沒注意。

首先,先來個軟體工程的基本常識:Program,Process,Thread
---------------------------------------------
在介紹Thread之前,我們必須先把Program和Process這兩個觀念作一個釐清。

Program:一群程式碼的集合,用以解決特定的問題。以物件導向的觀念來類比,相當於Class。
Process:由Program所產生的執行個體,一個Program可以同時執行多次,產生多個Process。以物件導向的觀念來類比,相當於Object。每一個Process又由以下兩個東西組成
一個Memory Space。相當於Object的variable,不同Process的Memory Space也不同,彼此看不到對方的Memory Space。
一個以上的Thread。Thread代表從某個起始點開始(例如main),到目前為止所有函數的呼叫路徑,以及這些呼叫路徑上所用到的區域變數。當然程式的執行狀態,除了紀錄在主記憶體外,CPU內部的暫存器(如Program Counter, Stack Pointer, Program Status Word等)也需要一起紀錄。所以Thread又由下面兩項組成
Stack:紀錄函數呼叫路徑,以及這些函數所用到的區域變數
目前CPU的狀態

由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在歸納Thread的重點如下
一個Process可以有多個Thread。
同一個Process內的Thread使用相同的Memory Space,但這些Thread各自擁有其Stack。換句話說,Thread能透過reference存取到相同的Object,但是local variable卻是各自獨立的。
作業系統會根據Thread的優先權以及已經用掉的CPU時間,在不同的Thread作切換,以讓各個Thread都有機會執行。
--------------------------------------------
引用於:http://programming.im.ncnu.edu.tw/

有沒有注意到,這裡並沒有提到你們常掛在嘴邊的Core.

我們常念啥幾Core幾Core,對軟體來說只在乎你能提供幾個Thread
至於每一個Thread有多少效能,依CPU不同而定。
要不然你不會看到AMD提供了這麼實惠的6 Threads以上的CPU
仍然被Intel用比較少的threads的CPU壓制。

圖示是很普通的壓縮軟體設定:你看到他是設定核心數?還是線程數?


USB3 最快速,最簡單的方法,還省錢

PCI-E USB3.0 擴充卡(前2-19in插座+後2)



事實上,以i7 3770k(4.6G)為例,使用cpumark測試
指定單一核心單一線程得分700左右
指定單一核心雙線程得分430*2左右

同時脈下,
i3的雙核心(4線程)約等於i5的2.5個核心
i5的四核心約等於i7的6.5個線程

訂價就和約當線程數差不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