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測試CPU/GPU遊戲性能就是看 遊戲 最大/最小/平均 每秒張數。
但這裡引入了每張畫面生成時間的測試
到底這個測試跟我們選購CPU有什麼重大的關係呢? 讓我們看下去。
來自友站的測試
以上的連結是友站的測試,cpu從雙核到8核都有。
INTEL的cpu有到ivy,但AMD最高只到8150 (8350那時候還沒出?)
測試中讓我們了解每張畫面生成時間能保持在愈小的情況下,畫面卡頓情形愈少
其實這種情況是很好理解的:
如果我們用電腦播王建民每秒30格/60格/120格的投球影片
每秒120格的會比30格的動作來的流暢
但這不是說每秒30格的影片投球球就會卡在半空中,而只是120格的明顯看的出來比較流暢而己
如果每秒30格是不可看的,那我們就不會用hichanel看WBC的直播了(30fps以下)
也不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電影只有24fps)
也不會想用xbox360和ps3玩遊戲了 (電視遊樂器也是30fps)
可是如果把每秒120格的投球影片,從中間抽出來3~5格呢?
很就恭喜建仔學到魔球了!
因為你將會看到球突然加速,就跟電動裡的魔球一樣!
這就是每張畫面生成時間之所以那麼重要的關係
因為就算每秒張數只有30張,但每張畫面生成時間是低且平穩的,那畫面還是ok,人眼算是能接受的
可是就算每秒超過60張畫面,而每張畫面生成時間是高且波動劇烈的,那畫面對不起,一下卡一下快一下慢,會讓玩遊戲的人非常難受
講完了每張畫面生成時間的重要性,接下來看看cpu核心/速度對遊戲的影響
這裡直接把友站測試結果貼出來:
http://www.inpai.com.cn/doc/pic.aspx?pic=http://img.inpai.com.cn/article/2012/8/29/f382ed8f-5caf-44a9-bc17-046f4c6c59f8.png&id=178291
透過這張表可以看到其實多核心cpu對遊戲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些遊戲可能測試時雙核cpu和多核cpu平均張數是差不多的
但每張畫面生成時間都不及格
造成的結果就是平均張數看起來還不錯玩起來卻非常的卡
這張表可以看到想用intel G620和AMD x2 250等雙核cpu玩大作都是不現實的,會非常卡
所以有人跟你說用雙核玩大作? 對不起,看起來應該是不可行的。
而多核心中,i7-3770K玩遊戲看起來跟i5-3450差不多,有時甚至還比較弱
所以有些人說玩遊戲用i5就好的確是沒錯的
AMD的cpu在這看起來cp值的確非常的高,而且是在沒有FX8350,FX6300參戰的情況下就能有如此表現
的確不簡單
當然最強的還是i7-3960X (價位也是最強的)
想要有如何的遊戲表現,也可以先參考一下這些資料再做選擇
---------------------------------------
接下來還有一篇測試intel cpu對遊戲的影響,也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cpu核心對遊戲影響
可以看出雖然平均張數雙核cpu表現看起來還ok,但會頓的真正原因 : 每張畫面生成時間跟多核心cpu實在差距很大
想買遊戲用cpu的你,找好目標了嗎?
deculture wrote:感謝分享,5分奉上,看起來HT真的有用,
就第二篇都測intel cpu的測試那篇的結論來看
HT不見得有用喔!

還是要看看要玩的遊戲與HT契合度如何再做決定

Q:超线程技术(HT)对游戏体验有帮助吗?
A:不一定,超线程技术还得看和游戏“契合”的好不好,部分游戏与超线程技术的结合度并不好,Core i3参考第二章全部显卡的《使命召唤9》测试部分,Core i7参考第二章全部显卡的《战地3》测试部分及《战地3》验证测试部分。
Q:玩游戏选择越高档次的CPU是不是就越好?
A:不一定!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有涉及了,比如靠超线程技术实现4核8线程的Core i7的综合表现还不如纯正4核4线程的Core i5。再考虑到Core i5的价格相对便宜不少,它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可以看出實際測試的結果是HT不一定有用。
deculture wrote:
電視遊樂器不只30f...(恕刪)
針對電視遊樂器30fps也可以玩得很流暢的原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B%95%E6%85%8B%E6%A8%A1%E7%B3%8A
請參考這個連結
擷取這段
即時電腦動畫中準確地顯示瞬時的畫面(像是一台有無限快快門的相機),而沒有動態模糊。因此每秒24-30張畫面的電玩遊戲看起來斷斷續續並不自然,而使用相同畫面更新率攝影機拍攝自然動作看起來卻是連續的。很多新世代電玩遊戲以動態模糊為特色,尤其是賽車模擬遊戲。 預先運算生成的電腦圖像中,如電腦合成影像的電影,可以繪出逼真的動態模糊,因為渲染器(renderer)有更多時間來繪製每個畫面。時間上避免失真需依照許多瞬間時間的組合來製造畫面。
所以拍電影24~30fps就夠了
主因是攝影機拍下來的東西本來就會有動態模糊使得影片看來有連續性
拍攝在快速移動的物體後,一格一格去看影片會發現,每格都是糊的,但合起來後看會覺得比較流暢
動畫電影也都是會使用動態模糊讓畫面更流暢
這個問題 版面上之前有討論過,可以找找看,記得關鍵字是60fps?
當然fps個人是覺得愈高愈好(以前也認為30就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