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841213 wrote:如果我沒看錯的話i3...(恕刪) HT技術~~最早從478腳位的P4時代開始~當初叫【超執行緒】~只是當初初代的P4有HT的CPU大失敗~因為會產生高熱~噴火龍就是那時代開始的外號
intel專利的HT技術i3為2C4T處理器(雙核心四線程)單一核心會有兩線程所以一般稱i3為擬四核心處理器(想說假四核也是可以啦><)像是i7為4C8T你在裝置管理員就可以看到有8顆心電圖在跑那不是代表8核心而是代表8線程另外推土機意外的也捲入真假8核的爭議之中.....................
a0955999 wrote:HT技術~~最早從4...(恕刪) Netburst架構有2.1 Willamette2.2 Northwood2.3 Prescott2.4 Smithfield2.5 Cedar Mill/Presler到2.3 Prescott才是你講的噴火龍,深管線到了31級。但是HT可是在2.2 Northwood就已經加入了。管線深度越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處理器的工作時脈增加。目前AMD的Bulldozer就是用這個方式,拉高了處理器頻率。God bless AMD.
蛙鳴之地 wrote:Netburst架構...(恕刪) 北木核心就有HT技術了喔!感謝蛙大指導!小弟才疏學淺誤人子弟,在此say sorry!但是當初的噴火龍小弟深受其害(p4 3.2EG 就是Prescott核心!)為了散熱花了很多冤妄錢,最後intel承認會漏電導致高溫,並提前進入65還是45奈米制程,這一段應該小弟沒記錯才對,那也是AMD最風光的一段歷史(K8時代)啊!對啦^_^這麼一說想起來了啦,好像是北木 2.8G開始有加入HT技術(有錯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