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實測分享]擁有六核心實力的PhenomII X4 975



從第一顆Phenom II推出至今也已經兩年多,其中當然也推出了不少的衍伸型號,其中最主要的四核心飛龍當然也是在不斷地推高時脈來推出對應的產品,
經過苦戰兩年,終於要在今年推出AMD下一個世代的CPU了。但在這之前,還是要不斷地推出新產品來應對市場,這款975或許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下來就看看這顆AMD最新,或許也是飛龍二最後四核的作品效能是如何?

這次要測試的主角Phenom II X4 975:時脈3.65G,是目前家族中時脈最高,同時也有著高階飛龍都有的特色,不鎖倍頻。



CPU-Z系統截圖:


然後是3DMARK06的CPU成績,拿到5105分。


接下來是支援多核心的Fritz CHESS BENCHMARK,用了Algebraic chess notation來
描述棋子的移動,同時也提供了PIII的基礎數據當作參考, X4 975拿到了8719K STEPS/SECOND,相當於PIII 1.0G的18.17倍。




CrystalMark 2004, ALU / FPU/ MEM的表現分別是57411 / 54897/ 37169。


CPUMARK,拿到496分。



接下來是SUPERPI系列,先跑4核同時運算的HYPERPI 1M,都在21.122秒內完成。



單個SUPERPI 1M,24.788秒完成。



接下來是WPRIME,分別跑32M以及1024M,分別以11.138秒及333.577秒完成。


接下來是SANDRA ,改用2010版來測試。
CPU ARITHMETIC 算數測試:靠高時脈拉高表現,表現還算不錯,和I5-750各有勝負。


CPU MULTIMEDA 多媒體測試:恩,大提升。


接下來就是實戰時間了,也就是繪圖轉檔壓縮的部分。
先來看一下模擬繪圖的CINEBENCH R10 可以透過算圖來得出使用單一核心以及
多核心的結果及增長。

單一核心為4178分,多核心14810分,倍數為3.54倍。


Cinebench R11.5測試,4.26pts,在內建資料庫中還贏過未超頻的1055T。


接下來是7-ZIP的內建效能測試,字典檔大小設定48MB,結果為13529MIPS。


再來是WINRAR 3.71,用壓縮最佳的設定壓縮一個2.71G的ISO檔,耗時10分29秒。


接下來是影片轉檔的部分,則是使用了X.264 BENCHMARK 2.0以及TMPGENC
EXPRESS 4來進行X.264編碼,以及將影片檔轉換成DVD格式的測試。


先看X.264 BENCHMARK,基本上就是將一個內附的720P MPEG2檔轉換成X.264
格式的檔案來評斷每秒能轉換的影片格數,原有內建的設定是採用了
X.264 V747以及V819的主程式來進行壓縮,另外再加上效率較高的V1096板來
測試看看。


結果如下:

Results for x264.exe v0.58.747
encoded 1442 frames, 79.41 fps, 3904.9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1.08 fps, 3903.1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0.31 fps, 3905.00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0.94 fps, 3905.67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94 fps, 3953.06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0.01 fps, 3953.30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91 fps, 3953.07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90 fps, 3953.19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819M
encoded 1442 frames, 82.90 fps, 3889.3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1.80 fps, 3891.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2.90 fps, 3891.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1.73 fps, 3891.5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41 fps, 3962.45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39 fps, 3963.42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30 fps, 3963.43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1.39 fps, 3963.43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1096M
encoded 1442 frames, 98.75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8.44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8.75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97.09 fps, 3973.4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6.68 fps, 3927.77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6.70 fps, 3927.7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6.71 fps, 3928.07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26.59 fps, 3926.35 kb/s

接下來是TMPGENC,同時轉兩個檔,轉換成DVD格式,看耗費的時間。

設定如下:


最後耗費27分25秒以及26分56秒。


最後是兩個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分別是blender以及pov-ray,兩套都是免費的繪圖渲染軟體,也支援多核心,而且可以作效能測試,所以採用這兩套來做做測試。

先看BLENDER:
先跑一次算圖,再記錄秒數,耗時1分03秒28完成。


接下來是另一套軟體POV-RAY,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單以及多核心作效能測試。

直接看結果:由於已經進行改版,所以數值的結果與耗時有些改變

單核心耗時20分56秒完成。


多核心啟動則是耗時5分10秒完成。


最後是溫度以及耗電的測試,這次改用Prime95跑10分鐘來榨取高溫,同時用EVEREST的工具來記錄成圖。

可以看到待機約在29度,而燒機的溫度則是在44度左右。



耗電部分,待機時整機耗電125.02瓦:


燒機時211.18瓦:




整理成圖表:


不管怎麼看,預設時脈達到3.6G本身就是件非常驚人的事情,但是儘管如此,在官方的TDP標誌上還是停留在125W,
在實際上的燒機測試中也並沒有特別的因為高時脈而拉高耗電,代表功耗控制還算成熟。
另外因為高時脈,在測試中的效能甚至還高於了不超頻的1055T,更還附帶了不鎖倍頻的特色。在某種層面上,C/P值也是算相當到位。
個人覺得拿來當作進階遊戲機的用途可能會比購買入門級六核來的更佳。

簡單測試到此,謝謝收看。
2011-03-26 0:59 發佈
shadowsfall wrote:
從第一顆Phenom...(恕刪)


怎麼沒超頻測試??
vincent19950722 wrote:
怎麼沒超頻測試??...(恕刪)


+1

沒AIDA64 記憶體 讀取、寫入、複製的測試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強烈要求測試看大腿...喔不是!,是側錄實際播放2160P.120fps的效能影片!


jerry20530 wrote:
+1沒AIDA64 ...(恕刪)

有點好奇 AIDA 這套測記憶體的軟體
對於整體效能上算是顯著的指標嗎?
Leonkings wrote:
有點好奇 AIDA 這套測記憶體的軟體
對於整體效能上算是顯著的指標嗎?


這套 在各大 論壇都是基本測試 是不可缺少的

記憶體 基本效能 達不到一定的水準 我想不會有人想碰的....哈哈

你看看這篇回文數 多少就知道...有沒有參考價值....不用我多說
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今后拉清单,这都得应验的。不要干这种事情。头上三尺有神明,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jerry20530 wrote:
這套 在各大 論壇都...(恕刪)

喔喔...可能是我文章看的不夠多吧
印象中很少看到這套軟體的說...
因為我一直覺得記憶體對於整體效能的影響幅度遠遠小於CPU或GPU所帶來的影響..
Leonkings wrote:
因為我一直覺得記憶體對於整體效能的影響幅度遠遠小於CPU或GPU所帶來的影響..

小弟也這麼覺得
記憶體容量夠用比較重要
感謝分享,但..說實話
個人認為這顆975市場定位非常尷尬

1.有價位相近的六核1075T,TB後3.5G,總體效能絕對在975之上
2.若非升級,I牌價位相近的I5-2400總體效能也在975之上 (但MB稍貴)
3.低價位有更超值的X4 645可選
4.論機率來說,可超頻性一定不高
5.他不是95W (不少舊MB因供電因素無法上125W的CPU)
shadowsfall wrote:
在測試中的效能甚至還高於了不超頻的1055T,更還附帶了不鎖倍頻的特色。在某種層面上,C/P值也是算相當到位。
個人覺得拿來當作進階遊戲機的用途可能會比購買入門級六核來的更佳

這我不是很認同
四核心 3.6g 975的價位是賣5650元
六核心 3.0g (turbo 3.5g) 1075t的價位也是賣5650元
turbo後也只差0.1g
為什麼要拿跟970同價位的1055T來做比較呢
而且比他便宜1000~1500元的965、955一樣都是黑盒,一樣都可以超到4.0g左右
這顆975目前看得到的測試也只到4.2g
同價位的1075T也可以超到4.0g
同樣的錢C/P值也是六核的比這個四核的高

看這個圖,也是1075t好很多,尤其是pov-ray這一項,強了975不知道多少倍了,我想除了外行的冤大頭外,一般AMD的使用者不會捨棄955、965、1075T去選擇這顆975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