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爬不到的問題

請問當時 i486 sx,i486 DX,i486DX4,價格是多少阿
2011-03-11 20: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問題
我只記得...

i386SX-16
256KB x4
5.25" FDD x2
20MB HDD x1
EPSON LQ-500 點陣式印表機
單色 14" 螢幕

1989 年時大約花了 57000
小弟以前第一部屬於自己的電腦,就是 80486DX,當時「旭青」還是國內赫赫有名的 PC 製造商,印象中一台大概是 NT$45000 左右,配備大概是這樣:

4MB RAM
251 MB HDD x1
5.25" FDD x1
3.5" FDD x1
14" VGA 螢幕

想當年小弟好像是大二吧? 那時候電腦的標準配備只有鍵盤,連滑鼠是啥咪東東都沒見過,看到新電腦上裝著 3.5" FDD ,還很好奇這是啥咪高科技設備,因為學校用的都是 386 電腦,根本沒見過這玩意兒,那年頭 RAM 幾乎比 CPU 還貴,一台電腦能有 8 MB 記憶體已經是最奢華的配備了(看清楚,是 MB),印表機也是貴森森的奢侈品,而且還是點陣式的,別說什麼雷射,根本連噴墨都還沒出生呢。

想當年最新的作業系統是 DOS 6.0 ,沒有人聽過 Word 是什麼,學校都教倚天中文 + PE2/PE3,一盒 5.25" 磁片十片裝要 180 元,一片容量只有 1.2MB 卻比現在一片 DVD 還貴...

有了電腦後,懵懵懂懂從同學那邊學到了世界上原來還有 Windows 3.1 這麼炫的玩意兒,全套總共 14 片 5.25" 磁片,整個灌完大概得塞個 7、8 片左右進磁碟機。後來又從同學那邊知道了校園網路,開開心心去申請了帳號,結果在計算機中心搞了半天連這個帳號是幹啥的都不知道,問管理員宇宙超級無敵蠢的登入問題問了好幾次,結果被痛罵了好幾次,搞得管理員都抓狂了,結果後來還是自己「頓悟」,原來我申請的帳號是登入校內的 UNIX 主機和收 E-Mail 用的,去交大 FTP 抓東西是不用申請帳號的... 當時網路根本沒有影片、 MP3 這些玩意兒,抓圖、抓軟體是 FTP 最大的用途, WWW 那時還沒被發明出來, BBS 是網路上唯一的娛樂場所,在校外上網得靠撥接,我可玩不起,還是乖乖到學校計算機中心大家擠一擠。

後來電腦慢慢摸熟了,也存夠了一堆小朋友,終於為我的 486 加裝了當時最夯的 Sound Blaster Pro 聲霸卡,玩 game 終於不用再聽那可怕的 PC 喇叭聲,後來光碟普及了,又裝了 4 倍速 CD-ROM ,在逛著資訊展看 CD-ROM 的時候, MPEG 已經問世了,可是 486 電腦根本跑不動,還得加裝一片解壓縮卡才看得了 VCD 。

最後,就在我的電腦終於有滑鼠、有喇叭、有光碟機,進化到看起來比較像「現代」電腦的時候,終於, Pentium 的黃金時代來臨了...

算算當年花在基本入門電腦的錢,拿到現在來用的話,都已經夠自己 DIY 一台超級戰鬥機了,不過,還真的是滿懷念從前那個什麼都要自己徒手練鋼的年代呢...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小弟以前第一部屬於自...(恕刪)


看來你比我老很多,我有記憶時,已經是486了,不過那時還沒有能力,也不知道電腦可以拆

但是很想知道,當時一顆處理器是多少錢。

老一輩的說,當時公司的NEC PC-8XXX 是幾十萬在算的

我就很好奇,我記憶中的第一棵處理器是多少錢



lcying.tw wrote:
後來電腦慢慢摸熟了,也存夠了一堆小朋友...(恕刪)
不是小朋友吧
小弟生平的第一部電腦正是486dx.所以對於這三顆處理器大概還算清楚.但由於相隔年代已遠(1989).具體的金額實在無法記得確切(其實當時處理器市場價位也並不像現在一般井然有序).不過如果記憶無誤的話,當時486dx的價位約略是相當於目前頂級高階顯示卡的售價(NT$15000上下),現在感覺起來可能並不是多驚人.只不過這個價格並沒有將這20年所累積的通膨效應(亦即不考慮物價指數的變動)計入.所以可以算是非常昂貴的價位.之所以會如此高價的緣故在於.由於486dx是首顆將浮點運算單元及L1快取整合內建的處理器.由於大大縮減處理器及記憶體(當然也包括浮點運算處理器)間等待回應的時間.所以整體運算效能相較於前代80386SX+80387(協處理器)不管是在整數或浮點運算的表現都有明顯卓越的倍數成長.另外一個讓80486DX效能翻倍的因素,在於處理器核心融入RISC技術.讓處理器在一個時脈週期內可以執行一項指令,有效的提升處理器運算時的指令吞吐量(IPL).由於效能表現十分亮眼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之後推出的486SX則是相當於DX的閹割版(拿掉浮點運算單元)主要是針對不需要進行大量浮點運算的用戶.除了不具備浮點運算能力外.其餘的運算效能表現與DX並無不同.所以價位上自然相對較為優惠..(老實說約略價位完全沒有印象)

至於486DX4.這顆處理器的價位..我想只能用"天價"這兩個字才足以形容..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的價位(記億中視大概相當於一般人2-3個月的平均薪資).

這樣的價格現在覺得似乎不可思議..如果將其他週邊的價格也列入參考.其實才能真正了解當時的市場背景
舉例來說以486DX4上市當時(1994).以記憶體而言..當時1MB記憶體平均要價1000元.一對16MB(8+8)記憶體市場合理價位.大概在15000-12000之間(一般用戶的常見配置大概是4MB-8MB).而硬碟算是價格降的最快的硬體了.1G的硬碟價格大概是NT$6-7000上下(猶記得我的第一部硬碟20MB要價$NT12000..1990)光碟機2X約為8-6000左右..而一般品牌套裝電腦主機常見的主流配置為.486 DX-66 +4M RAM+ 420M的硬碟+聲霸卡+15"Moniter(彩色).價格至少50-55k 起跳..
Munez wrote:
請問當時 i486 ...(恕刪)
我第一次使用電腦的時候就已經是WIN95了
是在小學的電腦教室裡頭
跟諸位前輩起來
那時的電腦就跟現在的滿像的了
不知道 樓上大大 有沒有玩 MUD XD
聲寶電漿的好 akirawen都知道 請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078737
mud = =+...好久沒玩了:D
以前以掛ES2為樂~~後來工作後都要去網咖玩就懶的再開了:D
哈~~
記得家中第一台電腦是80286 0.0+
好像是五萬吧
不過後來被我玩壞了= ="
因為...亂看說明書..亂拔jump 跟亂插jump 0.0+
那時還有買一顆40MB硬碟= =+..要價6000 -0-...
結果不到二天..又被我插錯排線的極性..當場放煙火沒了= ="
以前的電腦沒有所謂的防呆
而現在的電腦則是防呆不防傻0.0+
後來再買的時候就是80486dx33了
那時應該是要價四萬五還是五萬= =忘了...高二時買的0.0+
那時的ram是1MB一萬 所以一條16MB的ram是高規格的東東= =+只看的到
摸不起-0-....

Munez wrote:
不是小朋友吧...(恕刪)


對吼,那時候還是蔣中正啦... 誠如 cupidchen 大大所言, 486DX CPU 當時的價位一顆大概是一萬多元,光是 CPU + RAM 就佔了大約半台電腦的價錢...

我有記憶的時候,還沒有個人電腦這種東東吧?(果然老...) 當初家裡出現台製山寨 Apple II 的時候,我好像唸小學五年級的樣子,除了 8088 沒見過以外,大概整個 Intel CPU 的歷史幾乎快要完整走過了一遍, 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Core 2 、Aton,一路下來,不是曾經摸過,就是曾經擁有過,再不然就是幫別人組過,現在手上還正在把撐了好多年的 Pentium 4 升級到 Core i5 2500 呢... 不過,我最懷念的還是那顆 Pentium II 266 ,它是我出社會後的第一台電腦,公司倒閉時當薪水搬回家的,也是我手上唯一一顆用到掛掉的 CPU ,那像任天堂卡匣般的造型實在很酷,我真的超愛的,到現在我都還把它放在書櫃裡面當收藏品呢~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