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的硬體網站非常用心的寫了一篇人民幣千元內的熱門CPU比較測試,換算成台幣大約是4600元以內,主要產品為Athlon II X2 250,Athlon II X3 440,Athlon II X4 630,Q8300,以及I3-530
測試項目非常詳盡,從理論運算測試,綜合效能,應用程式,以及遊戲效能都包含在內~
大家購買前可以依據這份數據搭配自己的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CPU
完整測試請看這裡:
http://financenews.sina.com/sinacn/304-000-106-109/2010-01-25/09341242568.html
首先登場的是250 VS G6950
兩者的價差大約是900元,雖說250總體效能小輸3%,但CP值可是大勝
現在換成三核心的440 VS G6950
兩者價差大約是200元左右,但多了一顆核心的440總體效能卻多了25%
CP值誰高誰低,非常明顯了~
再來換重頭戲,真四核的630 VS 超執行緒 I3-530
兩者在不同的軟體中有勝有負,最後的整體效能上,630勝出8%
值得注意的是630的售價還比I3-530便宜了500元
最後是Intel自家對比,Q8300 VS I3-530
由於Q8300是四核心架構,在許多軟體上還是比較占優勢,雖說整體效能多出4.7%,但實際售價卻比I3-530貴上許多,CP值完全不夠
個人覺得,目前Intel I3系列的CP值依然不夠,即便是架構更新與單核效能提高,回歸到實際面的性價比,依然比不上AMD的阿速龍系列...當然啦,兩邊陣營對於不同軟體都自有所好,看自己的需求來購買才是最實際的!!
在 2C2T 的情況下, Intel 這種定價就已經把效能優勢抵掉了
AMD 側的 Athlon II x2 250 / X3 425 等同為 2C2T 甚至於 3C3T 的東西
對比 G6950 就會有強力的 CP 值感覺.
然而, intel 的低價格帶還有 :
Celeron Duo Core E3300 / E3200 約 $1500 左右或更低
這種價位, AMD 目前沒有任何同級產品可以迎擊
Pentium Duo Core E5400 / E6300 / E6500 也不用花到 $2400
以最高速達 2.93GHz / 2MB L2 / FSB1066 的 E6500 來講, 其性價比也不會遜於對手.
這幾隻的效能與 AMD 的 Athlon II x2 240 / 250 等產品相比才是同價位區間的
怎麼會只看到 G6950 做為最底線呢...

enm wrote:
怎麼會只看到 G9650 做為最底線呢...
是G6950..
J88+3310→G1000→J100+Z800i→W610i→2660→G705+C901→Arc→Xperia S
upandy wrote:
是G6950..
啊哈哈.
謝指正.
最近當兵當到暈頭轉向了
明天收假回去就要面對基地結訓測...

---
AMD 目前的確沒有量產 DT用 32nm 製程的 CPU...
如果真說是單純比較 32nm 的製程那倒也比不起來.
Intel 有, AMD 沒有 -> AMD 輸了.
但效能而言不是製程小的一方就一定包贏...
這種比較, 說是比較同價位 -> 一眼就看出價位差距.
說是比較同效能 -> 不用看也知道誰效能好.
Intel 的 Pentium G6950 能賣成那種價格純粹是它要撈那 LGA1156 一腳.
LGA1156 平台整體上還是貴得很
在低價位戰上頭, Intel 仍然拿舊 FSB 架構的 LGA775 來做為迎擊手段.
大概是認為這樣已經足用.
---
整體上, 這個價位左右的解決方案
以約略平台價格對比 :
i3+H55(2C4T) >= AIIx4 630+ 785G(4C4T)
PG6950+H55(2C2T) = AIIx3 425+ 785G (3C3T)
AIIx2 250+ 785G(2C2T) >= PDC E6K/E5K + G41/G31 (2C2T)
non AMD < CDC E3K + G31/G41 (2C2T)
這樣比較接近市場生態.
論 3D 是 AMD 內顯會贏, 這不用說.
其他部份就看情況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