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2和AM2+和AM3的CPU差在哪???
還有支援的主機板又差在哪???
謝謝
rock295479 wrote:
AM2 支援記憶...(恕刪)
AM2主機板 可用 AM2 AM2 AM3 處理器 BIOS支援的話
補充一下
就算不支援也有可能可以用
只是CPU會認不出
小弟的M2N-E + x2 550 便是如此
AM2 :系統匯流排是HT 1.0版本 + DDR2-800支援
AM2+:系統匯流排是HT 3.0版本 + DDR2-1066支援
AM3:系統匯流排是HT 3.0版本 + DDR2/DDR3記憶體支援
DDR2記憶體標準是支援到800,能否支援1066同時要看晶片組跟CPU的搭配
有些AM2主機板也是標明支援DDR2-1066的,有些AM2主機板只能支援DDR2-800
因為AMD一直在做最大限度的向下相容,如果不考慮主機板BIOS的支援,單就硬體規格來說
AM3的CPU可以安裝在 AM3(搭配DDR3)、AM2+(搭配DDR2)、AM2(搭配DDR2但是匯流排會降為HT 1.0)主機板
AM2+的CPU可以安裝在AM2+(搭配DDR2)、AM2(搭配DDR2但是匯流排會降為HT 1.0)主機板
AM2 的CPU可以安裝在AM2+、AM2 主機板(都是跑 HT 1.0)
~~~~~~~~~~~~~~~~~~~~~~~
相反地,如果你由主機板來看,就會變成
AM2 主機板:支援AM2 CPU,如果BIOS有更新,也可以支援AM2+、AM3 CPU
系統匯流排只能跑HT 1.0、只支援DDR2-800
AM2+主機板:支援AM2、AM2+ CPU,如果BIOS有更新,也可以支援AM3 CPU
系統匯流排能跑HT 1.0或HT 3.0、可以支援DDR2-1066(安裝AM2+或AM3 CPU才有)
AM3 主機板:只能支援AM3 CPU
系統匯流排跑HT 3.0、可以支援DDR3
傳統的處理器-北橋-內存這樣的交換形式的效率差,而這種形式的弊端在於交換數據的延遲比較大
AMD HT技術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就是將原本在北橋的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到CPU內部,這樣記憶體與處理器之間交換數據的延遲大大縮短...X86 processors, MIPS microprocessors, servers, routers均大多用此設計架構. 它是一群國際大廠共同提出的開放架構(open specification)
採用HT架構之後,系統不再以時脈作為傳輸速度標示,而是改用「整體傳輸頻寬」作為新的傳輸速度標示
AMD CPU:
K8、AM2:支援HT 1.0 (2000MT/sec)
AM2+、AM3:支援 HT 3.0 (5200MT/sec)
INTEL:Core i7開始放棄FSB,採用相似的設計,稱為QPI
~~~~~~~~~~~~~~~~~~~~~~~~~~~~~~~~~~
INTEL QPI跟AMD HT的差異
QPI: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啟用NUMA架構,用network彼此溝通及存取資料(20 +1 clk bit)
HT:內建記憶體控制器,以 packet-oriented、double data rate架構作 multiprocessors or IO 連接 (32 bit).
樹枝鳥Y巴 wrote:
AM2主機板 可用 ...(恕刪)
那像是MSI的770-c35跟c45的主機板這是AM3的
但是我在微星官網上面看CPU支援表
Athlon II X3 400e
Athlon II X3 500e
Athlon II X4 600e
Athlon II X4 605e
Phenom II X3 720
Phenom II X3 710
Phenom II X3 700e
Phenom II X3 705e
Phenom II X4 810
Phenom II X4 925
Phenom II X4 910
Phenom II X4 805
Phenom II X4 945
Phenom II X4 955
這上面
沒有550跟250 這兩個CPU可以用在這主機板上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