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某文所賜,我開始找該文內一個吹捧的字句下去google。
本來是企盼看到來自一些權威性媒體如tom's hardware,Tech report的報導。
不過沒找到,畢竟權威性媒體還是很愛惜羽毛的。
倒是讓我找到了來自兩篇對岸的好文,分享給各位一起看。
首先這篇,轉貼自中國泡泡網:落后的领跑者!AMD处理器先进技术回顾
嘿嘿,這標題我想Afans可愛得哩。我本來也以為又是一大篇吹捧芭樂。
不過我這人向來都是不因人廢言,仔細看完還有可取之處。
雖然該文明貶明褒的用意非常重。
但可貴的是,其資料蒐集的非常齊全,尤其是沿革的部份。
我大概描述一下該文章節與大綱
1.Athlon 64:x86桌上型CPU的鼻祖,讓Intel妥協
2.效能超級猛:內建MC(memory controller)
3.業界首創:HyperTransport,突破FSB的限制。
4.環保節能:Cool‘n’Quiet,最早應用在桌上型CPU的省電技術
5.防毒CPU:首創EVP(Ehanced Virus Protection),NX bit,防蠕蟲病毒
6.技術領先:宣佈下代指令集,SSE5
7.技術整合:Funsion,第一顆與GPU結合的CPU。
大概就這7大領先,文章是2008/9/24發佈的,所以其中有些已經更不上時代變化的推測部份請不要吹毛求疵著墨在那上頭。
再來這篇,轉貼自CNET中国·ZOL&玩家堂问倒Intel专家 酷睿i7四万字权威测试
這篇非常精彩。尤其是第一章:Nehalem架构深度解析,10個主題的深度分析。
Nehalem英文的深度報導我看過很多了。
全中文的這倒是第一篇。(連圖表也是中文,還不單單指是英翻中而已)
苦於英文不好,或覺得英文資料很難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一篇。
預祝各位看完之後,功力大增。
syntech wrote:
"1.Athlon ...(恕刪)
嗯,您是指大綱沒照原文PO嗎?
那我是故意的,這大綱是我看完之後擬定的。
因為原文的段落標題攻擊性太高了。
要是直接轉PO過來,一定一堆人看了馬上興趣。
那就失去了我想推薦看看他蒐集得很齊全的沿革(發展歷史)資料的目的了。
此外,別太在意裡頭攻擊性很高的文句啦。
我開頭就說啦,這篇可取的是其蒐集的沿革資料。
其他,還需要我明說嗎。這只不過又是一篇造神文。
也算是忠實的反映了很多朋友的心態。
至於您說的駁斥該文的心得報告呢。我還在生,您要不要也來共襄盛舉一下。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
>3.業界首創:Hy...(恕刪)
好得,馬上修正。
然後HT的部份。我建議您用紅字標明,然後找一篇wiki之類的文連結上來。
該報導不是我寫的,某種程度的心態我也是故意要將這個報導的內容引上來讓大家搞『大家來找碴』
我想很多朋友心理面AMD技術比intel先進的範疇脫離不了這7大項。
國內更是沒有類似收集這麼詳細的文章。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約翰約翰 wrote:
結果發表第一顆把CP...(恕刪)
如果沒有意外..Larrabee應該會是首款GPGPU..
其實感覺文中所謂七大領先..在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AMD先行採用的方法..
INTEL也未必全然是抄襲...
AMD作為x86處理器的唯二生產廠商,其實已經相當值得受肯定..
沒必要刻意去美化..對於這樣的論調..其實我不太能苟同
例如"第三點業界首創:HyperTransport,突破FSB的限制。"
其中HyperTransport本屬於業界公開標準,原屬I/O需求導向,AMD整合原生的快取資料一致性再自行擴充其規格,推出ccHT (Cache Coherence HT)。而INTEL用以取代FSB 的CSI總線,完全是從連結多處理器的角度思考,所以其通訊協定直接整合原生的快取資料一致性,記憶體預先擷取機制及虛擬通道等技術
這兩者之間彼此有好有壞,CSI適用多處理器環境,應享有效能優勢,而HyperTransport則讓AMD的平台擴充彈性享有其他第三協力廠商的支援。至於快取資料一致性的部份,Intel CSI的MESIF與AMD ccHT的MOESI,雙方也是各有勝負..
嚴格來說,所謂的先進處理器技術或架構,其實都是基於基礎教科書中的內容,配合實際需求變化而來的..
沿用舊架構在某種程度上有成本效益的考量,一旦發展遇到瓶頸,才會推出新架構取代....
這樣應該是比較合理的說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