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Intel Core2 Quad Q6600 VS. E8500 ===雙核心 四核心====

ya19881217 wrote:
測試連結能貼一下嗎....(恕刪)


我第五頁就有連結啦!
多開測試X3350(也就是Q9450)和E8500差不多,E7300和E1600多開數量則有
比較明顯的下降。


ya19881217 wrote:
最貴的腳踏車...能跑贏最便宜的125CC機車嗎 不一定吧....(恕刪)


好像用高階機車和低階汽車比,會比較適當吧!
高階的機車當然跑得比低階汽車快很多。

啥?你說要載4個人?
痾......我.....好吧,這時的確是汽車好XDDD
四核心....
現在手上有雙核的 真的可以晚點入手

非原生4核
效能沒有給人突飛猛進的感覺

上i7?
隨便一張i7的版子就上萬
DDR3的價格...呃.....
恐怖的是intel腳位會怎改還是個未知數....
明年第三季推新腳位
只怕玩不到一年
版子就成了上個世紀的東西

買顆高階CPU然後把黃易掛到爆?
遊戲是拿來玩的 不是拿來掛的
目前只有一個原因會讓我買四核心
就是超暴力大作GTA4...
這遊戲很吃CPU
雙核四核差很多...

至於轉檔嘛....
現在業界的目光應該不是放在CPU數量上
而是Nvidia的CUDA
改用顯示卡變態的浮點預算能力來算圖或轉檔
那個效能差異已經不是CPU數量追得上的了
TMPGEnc4.0已經支援了
我前幾天玩了一下
CUDA真的很暴力
負載越大 表現越好
常搞影片的人
換四核還不如買張好點的顯示卡
一舉數得
個人用Q6600還不錯
不過玩遊戲真的沒什麼...
感覺跟家裡的A廠5200沒差多少
看用途決定......這是重點
常玩遊戲
這就該買高時脈的雙核心
這就很夠用了
常轉檔
就買多核心

Q6600跟E8500這兩顆在很多測試中
介於伯仲之間
在一些專業的軟體(轉檔修塗這一類的)
Q6600較佔優勢
在一些普通軟體(遊戲...壓縮....等等)
E8500佔優勢

Q6600唯一一個大優勢就是多工
同樣開一定數目的程式下
Q6600比較能負擔這一類的特殊需求

所以如果是把這台電腦當成遊戲機使用情形較多的
我會建議E8500
反之就選Q6600(不過也要買的到才算.....)



最後還有一個選擇
多吃幾碗泡麵
多存一些錢
直接衝高階四核
這樣子不管遊戲或是多工轉檔都不用擔心了 XD

ya19881217 wrote:
那是因為電在導體中行...(恕刪)


INTEL10年內要將處理器核心數增加到100個以上?
2018年更開始計畫處理器千核化?
比對五年前和五年後的現在,技術做到哪裡了
真的要如上所說搞到百核、千核恐怕會成為PC界笑話吧
一台電腦效能的瓶頸並不是單單卡在CPU
恐怕那時也不是單顆SSD就能餵得飽CPU
大部分的人也不會同時做那麼多事
多餘的CPU核心閒置在那裏毫無意義
頂多心裡爽度加分
想推百核心PC,先突破硬碟瓶頸比較實際

軟體要寫到能支援百核甚至千核心也是一個技術性問題
有幾個寫程式的人會花這麼大的功夫去寫一個與獲利不成正比的軟體?
免費軟體的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即使用百核心PC跑免費軟體也不可能比用16核心PC快
再說當軟體需要支援越多核心時,BUG問題應該也會更多
光除BUG就飽了

皮卡思樂冰 wrote:
INTEL10年內要...(恕刪)


蠻有趣的討論...
五年後,再來去回顧五年前當時的願景,其實也蠻有意思的! ^^

pikachuuser wrote:
推 Q6600上面有...(恕刪)


相信我,絕對感覺不出差異..........

時間過的好快
不過我的Q6600也變成老爸的股票機
以前剛買回來不加壓可以400*8=3.2G
現在,別說400外頻了,連333都達不到,完全縮剛了
只能266*9=2.4Ghz當股票上網機了,算時代的眼淚嗎
CPU也從E2220-->Q6600-->E8400-->I5-750-->I5-2500K-->I7-3770K都換過了
從core2開始跳來intel之後,幾乎每代都有買
Q6600 勝吧

因為這年代

四核心已經很好用

不像以前很多軟體只會用雙核心

sin777 wrote:
時間過的好快不過我的Q6600也變成老爸的股票機
以前剛買回來不加壓可以400*8=3.2G
現在,別說400外頻了,連333都達不到,完全縮剛了...(恕刪)


真的會縮缸呢!
的Q6600以前也是400*8=3.2G.
現在最多只能335*9=3G....再上去怎麼加壓都不穩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