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jehau wrote:
一定會有人很需要,只是比例有多少的問題而已~
或著這樣說:
需要的人比例不少,但實際有餘裕購買的比例比較少.
組裝討論區五百一千的價差都在計較了,
CPU多一倍核心,多80%價錢,肯定要計算邊際效益.
除了像我們,先選定效能與規格,再找錢來買的消費模式
最後還是總預算在決定CPU選哪顆.
loki6865 wrote:
公司電腦當然是公司電腦加減做啊,
難不成可以叫公司電腦每台都照自己的意思換?
說真的:自己用不到不是每個人都用不到,
然後就硬塞什麼多核沒意義奇怪的觀念給大家!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去投書給INTEL,
請它新的10核別出了..
恍似 wrote:
工作型態在翻轉,有...(恕刪)
loki6865 wrote:
是的!
比如說這顆8C16T.
公司電腦當然是公司電腦加減做啊,
..(恕刪)
loki6865 wrote:
剛翻了9900K上市的一些文章,多核R15吹得跟什麼一樣,
比如說這顆8C16T...(恕刪)
CcCManCcC wrote:
那就對了,其實CPU不強還是做得到的。(恕刪)
loki6865 wrote:
不對吧...商場上...(恕刪)
CcCManCcC wrote:
以台灣來說
我是覺得真正需要重CPU資源的數量不多,還是以爽度,或是覺得效能好我開程式快一點來看待
影像類型我覺得會更重GPU
真的有一點規模的工作室也不叫工作室了,可以改叫公司行號(就像"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沒人認為這個是SOHO吧)
SOHO族絕大多數還是很單純的...
我比較好奇是個人SOHO多少人接到哪種大案子要動用到超高的資源....
以我軟體工程來說,如果寫出來的程式都要用很高的資源來跑,那這程式很容易被幹譙的,因為不太可能做出來的軟體都要客戶用最新最快的電腦來跑,最低要求大概都是大家看不起眼的規格,如果開個程式CPU跑100%會被罵死。
所以我以前大家都I5,I7,公司還在骨董P4照樣要寫出能讓幾百台設備連線即時收送訊號再做些基本運算寫進資料庫的程式。(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