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AMD 第三代 RYZEN 16 核 CPU 跑分首度曝光,比舊代 8 核提升 1.3 倍


kingjehau wrote:
一定會有人很需要,只是比例有多少的問題而已~

或著這樣說:

需要的人比例不少,但實際有餘裕購買的比例比較少.

組裝討論區五百一千的價差都在計較了,

CPU多一倍核心,多80%價錢,肯定要計算邊際效益.

除了像我們,先選定效能與規格,再找錢來買的消費模式

最後還是總預算在決定CPU選哪顆.
loki6865 wrote:
公司電腦當然是公司電腦加減做啊,
難不成可以叫公司電腦每台都照自己的意思換?

說真的:自己用不到不是每個人都用不到,
然後就硬塞什麼多核沒意義奇怪的觀念給大家!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去投書給INTEL,
請它新的10核別出了..


當然不是這樣啦,只是單純討論個人PC市場的萎縮而已
CcCManCcC網友之前說到的重點,現在很多人跟家庭平常都是在滑手機,越來越少坐在電腦前面
我也是有感而發,我身邊的親朋好友,鄰居,同事,真的很多都是這個樣子
很多人家裡的舊電腦壞了也不買,問他為什麼不去買一台,就回說"用不到,現在都有手機了",我聽了也是很無言阿,心裡想在家裡用營目那麼小的手機不會很痛苦嗎
只能說網路時代把個人PC帶入家庭,但行動裝置時代又取代了個人PC
這是個事實,而且是正在發生的事~

當然需要的人就去買,我們又何德何能可以去影響人家不要買,是吧!
恍似 wrote:
工作型態在翻轉,有...(恕刪)


沒,其實我也很簡單,我執行序多用一些CPU也爆了
重點是沒那麼大的客戶XDD


loki6865 wrote:
是的!
比如說這顆8C16T.
公司電腦當然是公司電腦加減做啊,
..(恕刪)


那就對了,其實CPU不強還是做得到的。

美工那麼多種,SOHO裡面真的一堆做大圖輸出?還是有一堆插畫等等之類的都不一定阿

當然你本人如果都接大圖案,那用好一點理所當然

比較多人是完全不知道需求就追高而已

loki6865 wrote:
剛翻了9900K上市的一些文章,多核R15吹得跟什麼一樣,
比如說這顆8C16T...(恕刪)

放心這絕對不是我...9900K上市的文章我應該完全沒參予..我其實對電腦硬體沒太大熱忱
CcCManCcC wrote:
那就對了,其實CPU不強還是做得到的。(恕刪)


不對吧...
商場上時間很重要,不管你做小圖還是大圖,
"做得到"還要有"效率",你才有辦法賺到更多的錢!
不然就是被競爭者賺走!
(以前電腦爛或公司電腦不如預期是不得已)

假設你的產品要一個盒型設計(包含盒面插圖)急著上市,
今天你比對兩家:

一家是我:8C16我兩個小時能給你,
另一家只用6C6T的I5,
它邊畫邊延遲要4個小時才能給你...

請問您選誰? "都可以完成沒錯",
但性能好得機器來工作,能讓你的產品提早上市,
比對手搶得先機!

這比喻超淺的了...
------

其實82樓的大大試著幫您解套了,
原本我也不太想回下去,
但你這邊回的就是...&$^&%&^&

如果您是傳說中發大財式的鬼打牆,
那我也沒法了...

只是我會標記這樓,希望年底INTEL新十核登場後,
別捧它什麼多核心強大!

小弟會借用您的名言:
因為大家都用不到,比例很低
不就是一些見不得AMD好的I粉出來幫I社洗地、順便擦脂抹粉,好好的一個講ryzen效能的串硬是扯到SOHO族,還很自以為是的認為,SOHO族對於效能沒需求.....

不如更厚著臉皮說一般人對效能都沒需求就好了嘛~

沒得吹INTEL i-core系列CPU效能如何了啊~

Ryzen3000效能有沒有那麼誇張不知道
但wintel 補漏洞補到現在也沒I粉敢說9900K效能多強
看到最多的也就是:
“反正我不關HT、不打補丁,沒事兒”
“漏洞開防毒就好,沒事兒”
“我電腦只玩遊戲,沒隱秘資料,沒事兒”
“還好我是8400、9400f、9600K、9700K幾核就是幾線程,效能影響有限,沒事兒”

現在又能扯什麼效能過剩沒需求,還有提太多核心沒用的.....

這嘴臉真的是齁.....


小龍鐵金剛 wrote:
不就是一些見不得AMD...(恕刪)


1.我對Intel和AMD都沒興趣

2.現在一堆人說玩遊戲,配個Intel 1.5萬的CPU,主機板配9900元的,卻把顯卡配2080,一堆人在追高CPU主機板,都沒考量自己使用需求。換我直接CPU+主機板砍一萬,直接配2080TI

AMD好不好,INTEL好不好,說真的關我屁事,不要別人在討論使用需求面的問題,就又要戰甚麼AMD和INTEL。
成天戰AMD和INTEL,我送這兩間"垃圾不分藍綠"這樣夠直接吧
loki6865 wrote:
不對吧...商場上...(恕刪)


本來就是82樓說的我一開始是說大家幾乎都用手機沒在組桌機了,現在光華感覺根本沒以前的盛況

不過後面延伸到還有SOHO的需求

哎呀,其實是我不相信
現在的CPU,8核和16核,一般民眾大概8核足以滿足9成以上的需求,SOHO也應該沒多少人誰真的能長時間16核滿載在跑,大多CPU高高低低的這樣來回其實對運算是沒問題的

而且我也不是說不能追,自己真有需求,自己有錢,那要追當然沒差別。(當然有錢就偏離我在討論的需求面問題)

常常看人家問組電腦就知道了,明明做些不怎樣的事情,有些人是覺得我要越高越好,每個人都配的超高,所以才有效能過剩問題產生出了雲端主機自動調配資源分配的概念

我自己也是在公司對外營運用的才真的用到多台12C12T核,還不能讓他滿載,不過那是架vSphere,裡面一堆VM
CcCManCcC wrote:
成天戰AMD和INTEL,我送這兩間"垃圾不分藍綠"這樣夠直接吧


噗噗~~這句真是佳話
我學起來了,樓上的小金鋼要不要也學一下

CcCManCcC wrote:
以台灣來說
我是覺得真正需要重CPU資源的數量不多,還是以爽度,或是覺得效能好我開程式快一點來看待
影像類型我覺得會更重GPU
真的有一點規模的工作室也不叫工作室了,可以改叫公司行號(就像"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沒人認為這個是SOHO吧)
SOHO族絕大多數還是很單純的...
我比較好奇是個人SOHO多少人接到哪種大案子要動用到超高的資源....
以我軟體工程來說,如果寫出來的程式都要用很高的資源來跑,那這程式很容易被幹譙的,因為不太可能做出來的軟體都要客戶用最新最快的電腦來跑,最低要求大概都是大家看不起眼的規格,如果開個程式CPU跑100%會被罵死。
所以我以前大家都I5,I7,公司還在骨董P4照樣要寫出能讓幾百台設備連線即時收送訊號再做些基本運算寫進資料庫的程式。(恕刪)


看你說的內容,我想對於SOHO這族群我還是比你理解的,而且不是僅僅多上一點

先解釋這名詞的說法,一般來說SOHO族,我們會指說這是個人,就單單是一個人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才會說是SOHO,但很多人對這工作者的認知不是很了解,或許它們會覺得沒有去一般的企業,2個人合作這2個人都是SOHO,這也無所謂,反正這只是一個詞彙

2個人以上我們會稱為工作室了,不會再說是SOHO,因為這已經要互相配合,並會產生一定的規律,再更多人下去,那就是公司了

看你會扯到皮克斯,就想說你對這名詞完全不了解,對這詞了解,根本也不會東扯西扯,會很明白的知道SOHO就是一個人...

再來我想你不知道的,不然你也不會產生那麼多疑問了

SOHO族大部分是哪一類人呢?

其實很多都是來自各領域的頂尖人才,可能一間公司都不一定會有一個這樣的人才類型,而他們可能不喜歡或是不適應公司的型態,或是壓根他們就沒進過公司,這類的頂尖人才,有些就自己創業,打造一間理想的公司,當然這就不是SOHO族了,就是創業者了,有些喜歡搞研究,就自己搞了一個可以工作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接接案子過日子

而他們的專業跟能力,是被企業而認可的,企業跟它們接洽,並不是為了省成本,而是這類型的能力,只有他們有,不找他們,其他人也做不出來,就像我有提到的,航太背景的頂尖人才,當然也要具備寫程式,讓電腦為他工作的能力,像這類型的個人工作者,程式語言都是他們最基本要會的東西,只是為了讓電腦可以為他辦事情,而他專精的還是航太科技

雖然是台灣人,工作也在台灣,但我們從沒說過客戶一定是台灣人喔

你一定想問,那不是也很有多半吊子,半桶水,能力普普在接案?

沒錯,這樣的工作者也是有,但很簡單也很現實的道理,這類能力沒有說很有特色,有特殊專業性,或是業界達到頂尖水準的,他們陷入的問題就是成品跟其他人的差異不大,做出來的東西都差不多

這樣的情況下,就陷入比價的循環,削價競爭,客戶通常都是狠腳色,絕對不可能因為你狀況不好同情你的,絕對都是用力的砍,這個價格你不接? 沒關係還有其他人接

有些這樣的工作者,就陷入這樣的循環中,要做整整一個月的工作,可能連1萬的價碼都接下來,而這類型的工作者,也會像資料所呈現的,通常在2年內就陣亡了

要做個人工作室,沒有頂尖的技術,或特殊的專長,其實是很難無法生存的,這邊你沒有公司的資源,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當你能力不被認可,那就是陷入被削價的困境

我想這應該是你沒想過的事情,所以你才會覺得好像都不會用到甚麼電腦資源,因為你已經把SOHO族跟軟體工程師,或是繪圖類型工作劃上等號了,殊不知裡面的人才包羅萬象

的確你抓個軟體工程師來說,他真的不需要用到多好的電腦,一台I5就很夠你寫軟體了吧?偏偏挑一個大家都知道最不耗電腦資源的來說....

真的耗資源是的是在跑模擬數據,當你跑1~2個參數,這一切都還好,一個核心的確也夠,但當你環境加到30~100種參數同時去影響他呢?可能性已經多達百萬種,說真的我8700已經...後來必須改用到I9-9900K,但也沒辦法只靠他,需要其他電腦一起下去分開來跑...

而我也說了,其實像我們需要耗很多電腦效能的個人工作者,絕對不少,我們的客戶也不是侷限在台灣,所以你一開始的開頭"以台灣來說"這就讓你侷限了很多思考,你會認為只有台灣的案子類型,台灣環境創造出來的工作者,你有想過很多工作者是國外知名大學畢業回國的的嗎?它們很多就不喜歡台灣的工作環境,但是喜歡台灣居住的感覺,就在台灣開始了個人接案,以及業者根本就是其他各國的企業,這你有思考過嗎?

其實我上一篇回文,就透露出很多訊息了,現在很多的工作早已經沒有國界之分了,而你身為軟體工程師,應該更是會了解並想到我提出來這些,沒想到卻要我來回文,解釋這些東西,其實我也有點為你汗顏....
smallko2000 wrote:
看你說的內容,我想...(恕刪)


我一直在講的是比例問題。
就像PTT一堆在那喊百萬年薪。
現實的主計處調查哪來都百萬。

絕對不少也不知道多少,只是剛好你在這領域做事看的多覺得多,我也沒說死說沒有人有需求。
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看到的自然不同。

如果是我做SOHO,真要大運算我不會自己花幾十萬去買套電腦,就為了運算幾個案子(我認為的複雜運算還不是家用電腦能算的)
外面有承租的能承租,何須自己準備...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