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低的狀況下到底要戰什麼未來?
就不講AMD的MB連旗艦都可以各種偷 , 價格更是一坨屎
低端MB除了那個CPU插槽以外這少那少到底要戰什麼未來?
我常常拿我自身做例子
我一路從X370買到X570 , 甚至同個晶片組都能買超過2張 , 錢太多嗎?
要換掉一張MB有太多理由可以換了
同腳位到底有什麼多大的未來?
我現在用7950X3D+X670E , 撇開9950X算旗艦了吧?
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未來可以戰
沒有人會否認AMD的CPU腳位是優勢
的確 , 有使用者會用一張版子從初代CPU使用到末代單換CPU延長平台壽命
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多數人考量是否單換CPU的時候 , 最終還是整個平台打掉重練?
記憶體就算不講容量還可以談頻寬
硬碟就算不講速度還可以談數量
顯卡不管工作還是遊戲是首重
........等等等
搞到最後就是砍掉重練
不管是工作需求還是遊戲需求 , 真的要升級要汰換CPU是最不需要考量的那一個
要延長平台使用壽命也不是只單換CPU就可以
還有一派人花個五千一萬升級CPU都會覺得乾脆整台換掉..
覺得這種升級方式划不來的大有人在
裝機當下最終就是多少預算幹多少事
不用在那邊危言聳聽
到底誰是戰立場還是戰未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conroe2duo wrote:講這麼多 還不是戰未來
戰未來本來就很理想化的事
預算低的狀況下到底要戰什麼未來?
就不講AMD的MB連旗艦都可以各種偷 , 價格更是一坨屎
低端MB除了那個CPU插槽以外這少那少到底要戰什麼未來?
我常常拿我自身做例子
我一路從X370買到X570 , 甚至同個晶片組都能買超過2張 , 錢太多嗎?
要換掉一張MB有太多理由可以換了
同腳位到底有什麼多大的未來?
我現在用7950X3D+X670E , 撇開9950X算旗艦了吧?
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未來可以戰
沒有人會否認AMD的CPU腳位是優勢
的確 , 有使用者會用一張版子從初代CPU使用到末代單換CPU延長平台壽命
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多數人考量是否單換CPU的時候 , 最終還是整個平台打掉重練?
記憶體就算不講容量還可以談頻寬
硬碟就算不講速度還可以談數量
顯卡不管工作還是遊戲是首重
........等等等
搞到最後就是砍掉重練
不管是工作需求還是遊戲需求 , 真的要升級要汰換CPU是最不需要考量的那一個
要延長平台使用壽命也不是只單換CPU就可以
還有一派人花個五千一萬升級CPU都會覺得乾脆整台換掉..
覺得這種升級方式划不來的大有人在
裝機當下最終就是多少預算幹多少事
不用在那邊危言聳聽
到底誰是戰立場還是戰未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戰未來 intel就是弱」
再來3C基礎就是「效能」
電腦又不像手機年年換 兩年換這種戰未來極短的效期
長時間效期下 效能高就是用久
哀鳳之所以二手市場熱絡 系統軟體硬體多方面因素對得到五年使用
保證五年的系統支援 效能足夠五年的使用 使之有維修價值
安卓兩年卡頓 三年慢又卡 壞掉花一堆錢修完還是慢又卡 只能換
不說手機 AMD在AM4就表現給你看了
一堆人換U升級續用 有餘裕等著AM5的DDR5有效益更便宜
等到AM6都有可能
AMD有AM4經驗後 AM5支援性只會比AM4更成熟 支援性更好
AM45兩代10年 intel要換幾代了?
正常兩年一換要換5代了
還不是延長到三年一換 然後三年一換支援時間還是輸
AMD AM4支援結束都還有新U AM5還有9000 未來11000可升級
intel 1700腳位的未來?15代又換腳位了
AM45兩代十年過去後 AM6接替後 intel還要再換幾次?
是要換幾次新電腦?
明明板子總頻寬夠 就為了CPU腳位不同報廢變電子垃圾
每代升那一點點效能 兩代就要人換U換板 覺得合理?
還不如物盡其用 什麼不行換什麼 減少主機板提早報廢
又要扯整台換掉?整台換那是什麼時候 用到不能再用的狀況
什麼是用到不能再用的狀況
遊戲機降文書機降下載機 連下載都嫌的時候
問題是當遊戲機降為文書機的時候
想玩遊戲 那就是組新下一台遊戲機
AMD只要換個高效能新U又回到遊戲機效能
intel整組買新
然後你上一台組i7+90 下一台會用12400?
會組12400就是「能玩就好」的等級 上一台也是「能玩就好」的相同等級
遊戲機越玩只有越往上升等 或是不玩
像是礦卡那時買不到8090的等等黨 等到後來就是乾脆不玩電腦遊戲
在那省3000???直接省五六萬
說12400省3000
說兩台換機時間差不了多少 組7500頂多省一張板子
省一張板子這不就省3000了?
12代呢?CPU要換 主機板要換 DDR4也要換 全部淘汰
7500呢?CPU要換 主機板不用換 DDR5不用換
而且效能對比15或16代 效期再從換U時間點起算
組AM4說遊戲效能不夠 貼配置出來 貼想玩遊戲出來
一堆人評估完 顯卡不夠力換顯卡 CPU不夠力換CPU
兩者不夠力換整台
然後整台換新也是AM5
intel方 貼配置出來 貼想玩遊戲出來
一堆人評估完 顯卡不夠力換顯卡
CPU不夠力換整台 兩者不夠力換整台
然後整台換新也是AM5 或14700 13700
然後14700 13700縮缸 回去組12700
這是給1314代縮缸不得以的補救措施
新組12400那是給只要「能玩就好」的CP值遊戲機
對標AMD的就是7500
簡單講
只要是12400以上
不是組12400這種能玩就好的CP值遊戲機
真要今年換新 -> AM5
遊戲用強效能 -> AM5
商業用強效能 -> AM5
總之就是要強效能 -> AM5
能等的等15代
15代要是不行 -> 還是AM5
要強效能就當代強U 不用去看效能低落的12代舊品
要看的是強效能之間零件的CP值 不是拿去比弱效能零件的CP值
正常人都認同2代一張MB是個缺點吧
要舉別人10年一換的例子
為什麼要跳過我買了數張MB的例子?
舉自己升級經驗比較有意義吧 ? 看是要講幾年都行
總不能每個都強者我朋友
12代算舊產品沒錯 , 問題是還在市場存活阿 , AM4不也還在?
低價市場需求量大難道還需要論對錯嗎?
一直在那邊講AM5板子以後還可以升級 , 請問有誰不知道?
有人說你錯嗎? 沒有阿!
但是買個2~3萬的PC還要逼人接受戰未來這觀點會不會太超過?
有強迫症是不是?
沒必要用01看世界吧
你覺得看很多案例在抱怨INTEL換板換U , 沒人有意見
同樣的把戰未來這詞當洗腦神曲一樣喊整天喊 , 時間還沒到整台丟的少嗎?
戰未來是個優勢 , 但不是選購的主因耶
沒錢是要講啥未來阿 , 站著說話不腰疼是吧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應該不難懂吧? 還是真有人看不懂?
認同這件事的不少也是AMD用戶耶 ...
看看有多少文章多少留言只要不是跟你一樣立場就想要開槓
動不動就要跟別人爭個你死我活 , 沒推AMD在01是個錯是不是?
你買的有別人多嗎?
戰立場就戰立場 , 明講自己是個粉比較快耶 , 何必浪費時間
conroe2duo wrote:笑了 參與討論每個人都有立場
有人說INTEL戰未來強嗎? 沒有吧
正常人都認同2代一張MB是個缺點吧
要舉別人10年一換的例子
為什麼要跳過我買了數張MB的例子?
舉自己升級經驗比較有意義吧 ? 看是要講幾年都行
總不能每個都強者我朋友
12代算舊產品沒錯 , 問題是還在市場存活阿 , AM4不也還在?
低價市場需求量大難道還需要論對錯嗎?
一直在那邊講AM5板子以後還可以升級 , 請問有誰不知道?
有人說你錯嗎? 沒有阿!
但是買個2~3萬的PC還要逼人接受戰未來這觀點會不會太超過?
有強迫症是不是?
沒必要用01看世界吧
你覺得看很多案例在抱怨INTEL換板換U , 沒人有意見
同樣的把戰未來這詞當洗腦神曲一樣喊整天喊 , 時間還沒到整台丟的少嗎?
戰未來是個優勢 , 但不是選購的主因耶
沒錢是要講啥未來阿 , 站著說話不腰疼是吧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應該不難懂吧? 還是真有人看不懂?
認同這件事的不少也是AMD用戶耶 ...
看看有多少文章多少留言只要不是跟你一樣立場就想要開槓
動不動就要跟別人爭個你死我活 , 沒推AMD在01是個錯是不是?
你買的有別人多嗎?
戰立場就戰立場 , 明講自己是個粉比較快耶 , 何必浪費時間
但也要有個依據
我沒講出我的推論嗎?
當然就是各自拿出自己論證互證 讓人多了解而已
說戰未來 電腦買來就是戰未來
不然買來只應付當年度應用 不考慮未來性?不玩3A新作?
戰未來就是考慮電腦想用幾年 能用幾年
戰未來也要考慮的代價CP值 不然需要等DDR5效益提升價格下降嗎?
然後3C的基礎就是「效能」
效能是戰未來能用多久的依據
簡單舉例 一般人電腦用到不能用過程大致是
「遊戲機轉文書機轉下載機 下載機還不行 -> 淘汰」
效能高可以讓遊戲機轉文書機的時間再延後 讓遊戲機的效期增加
這就是戰未來
未來不可期 但可以在容許支出中準備更高效能預備
沒有那就是12400提早下課
12代除了12400可以省三千外
其他12代效能遠遠輸給AMD 未來性也輸
DDR5也來到有效益的階段 也降價了
參考各種因素 我提出 現在時間點 組intel效益差 要組AMD
不行?
即便這叫做有立場
我也把我為什麼有這立場的原因 兩者優劣的比較清楚講出來
出包 倒退兩代輸三年效能 認為組AMD更有效益
你要認為這叫做有立場 那你就認為吧
出包 倒退兩代輸三年效能 說組intel
這有沒有立場?
fox.simon wrote:同級產品相比懂嗎?
不然預算3600元左右,推一顆好的AMD CPU出來啊....5000元左右價位12600KF跟7500F哪個效能高又便宜就不說了....不同價位產品硬要比效能來看未來性...
7500 7600 對 12400 12600這叫同級
不然你要用7700比12400 12600?
12600只是多了沒用小核 更熱又沒散熱器 加入小核也才等於7500
只算大核根本輸7500
貴 熱 小核沒效益 效能輸
組12600比7500 直接組7500算了
還不如組12400還有CP值可說戰贏7500
然後你要是店家會餓死
不想辦法讓客人掏出更多錢買利潤更高的產品 叫人用12400換i3換奔騰?
連最簡單的 以前用i5現在用i5R5 以前用i7現在用i7R7
這種買同級距的產品不是騙人的話都不會講?
同級距新產品當然貴 AMD效能更好再貴一點
客人買到同級距產品 效能更好 店家能賺 雙贏
不好嗎?
而我是站在使用者立場 去說AMD值不值得
要不要組 聽不聽建議 看每個人的價值觀
聽得進去受益 聽不進去你家的事
fox.simon wrote:這是給AM4使用者升級效能用的
舊產品不能買的話....AMD 5000系列也很舊了,為何AMD還在出5700X3D/5900XT呢
不然你會初代R3換末代R3 當然是初代R3換末代R5R7
X3D更是在遊戲中有特效
然後AM4五年支援期的intel產品 現在呢?整台換新啊
15代U可以給12代升級?
前面說錢不夠慢慢換 等效能強的 這種戰未來
是兩代換腳位 還是五年任換 那一種有時間可以讓你等 讓你慢慢加強?
影音轉檔之類的當然是 CPU 越強越好
但如果玩遊戲的話,
我還是要告訴你,
花同樣的錢,
8700F + 4080S 這種搞笑組合
還是大勝 7950X + 4070Ti SUPER 啦

回到為何推 12代的點上
要效能的人會買 12400F 還是 7500F
然後等一段時間再蹲上去 12900K / 7800X3D ??

這到底是什麼邏輯???????????

不要為了說俏皮話, 把邏輯都丟了耶.

開場就買 12400F / 12600KF , 7500F 這種 5千元價位附近的使用者
他不會有第二個 5千元耶!!
如果他有第二個 5千元!!
為何不當下就直接兩個 5千元合成 1萬元??
難道你預知他兩年後會中樂透?
然後說到人家上一台 i7 + 90
這台會用 12400 ?
skiiks wrote:
然後你上一台組i7+90 下一台會用12400?
會組12400就是「能玩就好」的等級 上一台也是「能玩就好」的相同等級
遊戲機越玩只有越往上升等 或是不玩
像是礦卡那時買不到8090的等等黨 等到後來就是乾脆不玩電腦遊戲
在那省3000???直接省五六萬

本來有 CPU 15000元 + GPU 30000元 的錢弄電腦 (我們忽略主機板跟記憶體)
怎麼會下一台只剩下 CPU 3000元 + GPU ?? 元 的錢弄電腦?
光是這一段我就覺得不可思議啊
電腦會前後這樣子買, 是投資失敗, 中年失業, 被倒會, 還是電腦已經沒三小用, 轉進平板跟手機了?
這種有錢人當然都是直接攻頂啊,
現在攻頂誰跟你 14900K , 還是 12代 12900K ? 傻嗎?
當然是遊戲評價最高的 7800X3D 或者直攻 7950X3D 啊 ?
9950X 也在那, 有何問題
上線程撕裂者都可以啊.
不要為了堵悠悠之口, 邏輯錯亂耶
人的一生, 收入應該是逐漸增加,
買東西要買來戰未來, 應該是去買 "會增值的東西"
能增值戰未來的一定是 "理財投資"
你說股票基金定存只是一張紙跟一堆數字看不見摸不著
再怎麼退而求其次要有實體,
也會是房子土地這種不動產
怎麼會是買一落地就折價的 3C 產品然後大喊戰未來 ?
3C產品就跟車子一樣是 "負資產"
到底要戰什麼未來?
PC 買來就是要用的, 何來未來??
這就是脫離我們討論區以外,
最真實的社會人們所想的事情
錢才能滾錢, 有錢才能買更好的 3C 產品
如果今天會計較 2萬5千不能再多1千
那故事真的很簡單
貴不是產品的問題, 是人的問題.
如果你是這種想法,
啊人家就拿不出錢來,
是要人家買什麼產品然後戰未來?
你幫他出錢嗎?
那為什麼還要求人家三年後五年後就單單只換一個 CPU ?
等等, 我明白了些什麼.

----
遙想 20多年前
雖然家境清寒
但家人買了一部電腦給踏入國立高中的我
那個時候看的是電腦的價位挑,
因此我買了 P4 1.5GHz , 技嘉 i845 晶片主機板
搭一張 GeForce2 MX 200
早期版本 Pentium 4, Willamette, Socket 478
那個時候北木 Northwood 核心已經推出了,
我記得價位表上有 1.8GHz 跟 2.0GHz , 2.2GHz
算算一整台電腦一萬多吧.
這台電腦用到我讀大一時, 壞掉了.
在大學, 我是半工半讀的, 附學貸.
那個時候的工讀月薪疊一疊能夠有一萬就要偷笑了
(時薪 60元~64元的年代)
這個一萬還要食衣住行, 還有書籍費問題,
極度省吃儉用, 每個月幾乎沒有餘下
我又要使用電腦來交報告,
但電腦炸開的我, 沒可能有那個錢再來一台新的電腦
於是我走上了二手路線.
並且開始戰未來
最一開始是一顆 P4 1.8GHz 的 CPU
只要幾百元.
這個當下, 市場的頂尖區, 正在 Pentium D 跟 Athlon x2
然後是一張技嘉的 SiS 655FX-L , 這個當初應該新品也不用三千
那是我當下買的最貴的零組件
而我也想玩遊戲
於是我開始物色能用的 AGP 8x 顯示卡
當大家開始討論 nVIDIA 7900GTX , 或者 ATi 3080 的時候
我正在二手市場尋找 AGP , 先是 4200 小強卡
最後弄到了一張 FX5200 一張一千, 真的便宜
當大家開始戰哪家晶片好棒, 哪張主機板哪種規格強的時候
我也加入了戰局,
但是落後人家一整個世代
市場正在 945P
但是我卻跑去買二手 865PE 主機板 , VIA PT800 ... 一堆二手板子
買來測試完, 做完表格, 又把她掛上網拍以更低的價格出脫.
那個時候真的是二手市場的黃金年代
只要價格不誇張, 二手市場什麼都有, 也什麼都能賣出去
我後來碰到一個只把 P4 2.8EGHz 賣不到兩千五的
然後才知道何謂 "噴火龍" ...
What the Fxxx !!!
噴火龍在我的 SiS 655FX-L 上面住了兩年多, 把我那張板子整個烤熟了. (Mosfet區域變色)
我的老天鵝, 我很中意 SiS 的 655FX + 964 組合啊
那可是 Socket 478 各家廠商南北橋組合裡面, 在硬碟, 光碟燒錄, 最快最穩定的組合啊
(雖然在不久的將來, 它會跟 nVIDIA 6x00 橋接 APG 的晶片對衝~)
啥? 865PE ? 去查查吧, 865PE / 875P + ICH5 的連接速度真的沒有比 SiS 快.
喔對了
御三家南北橋相連最慢的是那個 VIA PT880 + VT8237 = =
還會跟 Seagate, WD 部分型號 SATA 硬碟衝衝衝 ~

但是說到北橋對記憶體速度,
PT880 Pro 說第二, 大概沒人敢說第一.
喔, Intel 本家的 875P 應該能戰平吧.

於是我買了一張二手的 MSI 865PE 鉑金版 , 黑色的喔.
這張人家用了三年多過保, 便宜拋
我接手又用了三年, 再更便宜拋, 人家買家接手後都沒有反應這板子壞了.
這板子是神

MSI 當年都是紅色的板子, 然後低於三千的紅色板子壽命都, 不要問.
ASUS 就是滿滿的皇帝色... 我們當年都叫他大便色. -X 字尾的壽命, 不要問你會怕
GIGABYTE 都是藍色的. 價格低於三千的壽命? 不要問.
在這個時機點, 我發現我想玩的遊戲, 5200 跑不進 30FPS
只能物色下一張一千元的 6600 LE ... 但 AGP 版本橋接晶片會跟 SiS 衝突 囧
於是我找上了一個能夠讓 Socket 478 戰未來的東西 :
ASUS P4RD1-MX
魔幻, 太魔幻了, 這張主機板居然能讓 Socket 478 裝上 PCI-E 顯示卡 !
由於太過魔幻, 我真的是感動到不知道從何說起
結果買回來之後, 才知道那個 ATi Xpress200 + ALi M1573 真的是... 一言難盡

撐沒幾個月我在二手市場發現了青雲 PX915P4C Pro ,
立馬就出脫 P4RD1-MX , 把那張 915P 帶回家
不要問我為何還有個謎之 ASUS P4GD1 不摸, 人家喊到五千,
買這張不如跳上 AMD 散步龍列車,全新 U + 板子大概也就不到六千.
6600LE 用著用著發現網路上又有很便宜的 6600TD ,
就把 6600LE 出了換 6600TD
這樣大學生活到了後期
工讀也換了工作, 收入提高了... 三千. 來到一萬三
這樣每個月就有額外的餘裕了,
於是傻呼呼的我繼續尋找各種二手零組件.
一邊買進來測試, 覺得不開心就馬上又拋出去, 周而復始,
但是都是落後市場至少一到兩代的零組件, 還都是低端型號
(不然怎麼兩千以內就能買到?)
當大家嫌棄 nVIDIA 8800GTX 跟 ATi 4080 (不是現在的 nVIDIA 4080RTX)的時候
nVIDIA 9800GTX 已經聞樓梯響了
而且 intel 正式吹起反攻號角, Q6600 , E6300 們攻上山頭, 伴隨著 965P , 正式在市場大殺四方
E6750 , E8400 , Q8200 , Q9450 , 各種神奇 intel
還有 AMD 的 X3 555BE 開核樂, 各種妖魔鬼怪在橫行的時候.
我還在 Pentium 4 2.8E GHz , 香烤主機板
就在這年頭, 郭董牌新品就直接打到骨折的 7900GS 真的香到不行.
好香, 太香了!
然後 nVIDIA 跟各大廠都說郭董破壞市場行情, 叫他走開.
但是我用得很開心, 超爽的, 拿來放在 pentium 上
雖然過保沒幾個月就壞了 = =
大學最後一年, 是該把 P4 2.8E GHz 換下來的時候了.
因為他跑不動韓國線上遊戲了.
對, 這個時候 Intel 的 Core 2 Duo E8400 Q9450 已經逐漸退市了
是全新 i 系列時代, Core i3 i5 i7 由此而生
老弱殘兵也就剩下 E5200 這些低階型號還在市場
然後我就再度撿了郭董牌全新 P45 ELA , 二手的 E6750
顯示卡用網路上人家拋售的技嘉 8800GT
這個組合用了三年, 大學畢業,
當兵當到一半板子壞了被判人損...
只能摸著鼻子又撿了二手的 P5Q Premium...
因為橫跨當兵, 所以這台電腦其實也不常玩
兵也當完了,
踏入職場, 有了穩定收入, 我痛定思痛
一直買便宜貨不是辦法
於是我跟我弟借了錢, 直接買一組全新的電腦.
做足功課的電腦
沒想到高雄店家居然這個缺那個缺.
最後在某個小店找到了傳說中的 Zippy HU2
沒錯, 這台就是陪了我十年不換的電腦核心組件
i5 3550 + MSI Z77A-GD55 + Zippy HU2 + Dell U2412M (這螢幕現在還在我桌上當文書一側用, 超棒)
顯示卡則是一直撿拾我弟淘汰換掉的顯示卡
GT440 , GTS 450 , GTX 550Ti , ...
直到 750Ti , 這張是我自己去撿二手的顯示卡,
在這一刻, 我跟我弟的顯卡同級了, 還同一張技嘉, 型號完全一樣.
只是他全新用了兩三年, 我是二手...
然後我的二手用個兩年壞了, 他的還在.
於是我被迫跳上 1050Ti , 買新品, 影馳.
有趣的事情是, 我買的當下他值 4990
五年後他過保了, 原價屋還掛著他廠的 4990
怎麼這麼魔幻?
這段五年的時間就是傳說中的挖礦狂潮, 顯卡根本不跌還漲.
What The Fxxx
然後到了這兩年
我花錢買了 i7 12700 + Z690 ,
這兩件組合一萬八
跟高廢熱高耗電折騰了半天
發現沒有 K尾的 CPU 能調整的空間真的有限
中間補上了 4060 , 把 1050Ti 丟給還在用 750Ti 的我弟
終於也有我丟零組件給我弟的一天 ( ?
然後我弟看我用 4060 流口水
過陣子我又因為新添購 2K 螢幕, 三螢幕爆顯存, 往上直奔 4070 S
再把 4060 丟給我弟 =-=/
我順便讓他換掉 i5 6500 跳 5700X + X570
今年看原價屋特價, i9 12900K + Z790 攻頂,
這兩件組合一萬七, 還更便宜 = =
本來想要直接跳 AMD, 一想到 DDR5 滿插速度就摔爆,
而且我早就買好 4條同顆粒超頻模組 XMP 可以 3200 不掉速度的 DDR4 32GB
AMD X670E 主機板沒啥能挑, 複製不出 Z690 配置, 遑論 Z790
能複製的主機板價格是 Z690 , Z790 的兩倍, 傻了才買
主機板在二手市場是掉價最快, 最沒有價值的零組件.
看看 P5Q Premium 這張 P45 頂規, 當年一張多少錢,
我二手接盤買的時候不用四千耶. 好像是三千五接的.
AMD 能戰未來的主機板都這麼貴的? 我是有錢了但我不是凱子耶, 最後只能觀望.
我嚴重懷疑各主機板廠偷臭 AMD
你看 ASUS X870E 旗艦 , 只有兩條 PCI-E ?????
結果那個 12900K 到手就是問題品, 藍屏 = =
幸好原價屋阿莎力肯新品換, 新的回來就很正常了, 讚
喔, 中間買過的三顆萬轉暴龍硬碟, WD黑標數個, MX500 512GB 那些就忽略吧.
---
打這麼長一串要做什麼?
老實說, 諸君看看我換了多少 CPU , 而且是什麼時候換的?
(我在大學有做架網站的第二台電腦, 是用前述餘剩的二手零件拼出, 出社會變BT機, 也不裝顯卡或只裝亮機卡, 偶爾會有二手 AMD 殘件進場, 不計算那台平常跟現在 NAS 概念沒兩樣的二號機)
全新買的 P4 1.5GHZ ,
--- 3年, 壞了.
二手的 P4 1.8GHz
---很快就因為效能不足汰換, 不足半年, 出掉.
二手的 P4 2.8E GHz 噴火龍
--- 3年 , 主機板換不完, 最後好像是出掉了.
二手的 C2D E6750
--- 3年 , 主機板還在換, 這個 U 我記得我出掉了... 缺錢
全新買的 i5 3550
--- 10年 , 主機板沒動過, 還在家
全新買的 i7 12700
--- 2年 , 已出脫, 再會我的愛
全新買的 i9 12900K
--- 現任
把那個短命的 P4 1.8GHz 也算進去
CPU 就 7個
主機板不計其數已經沒有印象了
Intel 848P , 865G, 865PE , 915P 這邊就快十張板子
VIA PT880 , SIS 655FX, ATi 200 ...
Intel 965, P35, P45還買了兩張 ...
再仔細看看, 我換了多少 GPU ?
全新買的 GeForce2 MX 200
--- 3年
二手的 4200
--- ?年
二手的 FX5200
--- ?年
二手的 6600LE
--- ?年
二手的 6600TD
--- ?年
全新的 7900GS
--- 3年
二手的 8800GT
--- ?年
二手的 GT440
--- ?年
二手的 GTS 450
--- ?年
二手的 GTX 550Ti
--- ?年
二手的 GTX 750Ti
--- 2年
全新的 GTX 1050Ti
--- 5年+
全新的 4060
--- 2年, 現在在我弟電腦上
全新的 4070 Super
--- 現任.
算算, 至少 13張顯示卡
X300 那種亮機卡就不說了 = =
在接著討論戰未來之前
先看看我的人生歷程.
扣掉第一台家人慶祝我考上國立高中的電腦是全新買的,
這還不是我自己賺的錢
之後我的半工半讀, 出社會,
不是一直撿二手低於三千的零組件
就是跟家人借錢買東西,
撿家人留下來的二手
直到薪水有成長, 有了點錢, 股票有賺有賠...
反過來變成我可以先買零組件, 買來之後賽給我弟
5700X + X570S 也是我出錢先買給我弟讓他分期.
1050Ti , 4060 , 650W PSU , 銀欣PS06 直接丟過去不收錢.
我 CPU 都是三年直到規格完全跟不上, 汰換.
而且買的當下已經是落伍規格...
但是為了 CPU 跟顯示卡, 還有硬碟跟燒錄機,
我的主機板一直換.
為了能夠玩更新的遊戲, 我的顯示卡也是一直換
可是都是換二手.
中間也經歷過轉換跑道, 失業, 直到我爬到主管職, 磨出頭...
買電腦, 如果是有心在玩的人
他有了錢, 買零組件不會縮手...
東西也只會越買越好...
但絕對不會整天想著 "今年買這個之後過幾年只要能升級CPU就可以了"
我自己使用中的電腦列一下就當火力展示,
但我知道我的配備在各位大爺面前還是個小菜.
只是, 你們打打算盤, 這要多少錢?
中央處理器 : intel Core i9 12900K
主機板 : ASUS ROG Stirx Z790-A GAMING WIFI D4
記憶體 : ADATA 3200 CL16 / 32GB DDR4 x4
顯示卡 : MSI RTX 4070 SUPER
電源供應器 : ADATA XPG CyberCore 750W
機殼 : Fractal Define 7 標準版
散熱器:利民 Macho MAXX
固態硬碟 :
SK Hynix P41 2TB (系統)
Solidigm P44 Pro 2TB (遊戲)
Micron P2 2TB (資料)
Samsung 970 1TB (預計退休更換成 2TB 或 4TB)
Kingston KV1 1TB (外接化)
Samsung 980 PRO 512GB (退休)
傳統硬碟 :
WD HGST 12TB
Toshiba 18TB (MG09) (外接化)
Toshiba 4TB (X300效能級) (外接化)
其他 :
Wacom 繪圖螢幕 one (入門級一萬元的那台)
Canon 掃描器, 印表機, Xbos 搖桿
ASUS ThunderBoltex 4 擴充卡
Cyperpower UPS 1000VA(600W) 不斷電
MSI Optix MAG274QRF-QD
這堆隨便都破十萬了吧?
十幾年前的我每個零組件都只有一兩千, 了不起三千
我也想要 Athlon X2 啊
我也想要 Q9650 啊
有錢我也想要 6800GTS ~ 7900GTX ~ 8800GTX ~
但是我沒錢
我只能一直一兩千一兩千的小換
(但其實只要存久一點就可以把一兩千一兩千累積成一兩萬一口氣換個比較好的...)
那時的我
根本無法想像現在的我
有辦法這樣花這麼多錢在電腦上.
算了算上面的算盤之後
我怎麼覺得 Samsung Galaxy TAB S9+ 不用四萬就有, 有夠便宜來著???
我也開始覺得其實如果只玩 Steam 的遊戲, Steam Deck 那些東西超有 CP值?
M.2 可以慢慢買
HDD 可以慢慢買
顯卡 可以慢慢升
甚至於記憶體可以慢慢加
... 但是 CPU 要換? 考慮 CPU 的未來?
我還是窮學生的時候, 有可能啦
我有的是時間, 把主機板拆下來換另一張主機板, 上另一張顯卡
所以我認為我從你的回答裡面, 明白了些什麼.
但我的戰未來, 是直接把錢省下來買二手
每次換二手 CPU 都不超過 3500 元
二手顯示卡也都中低階.
遊戲效能沒有當代水準, 但是可以玩啊?
出社會之後, 有了錢之後
真的想要效能, 錢砸下去就有了.
啥米戰未來, DDR4 衝到頂, 玩個五年十年
CPU 真的跟不上了再整台換掉就好.
我上一台 i5 3550 就是這樣
我弟的 i5 6500 甚至只裝上 1050ti 就能順跑 steam 的多數遊戲
去年年中上 4060 就直接飛天了,
去年年底改 5700X 之後
最近問他需不需要趁最後一波 5700X3D 升一下?
(其實掉很多頻率有點損)
然後把 5700X 出脫可以補貼一些升級錢
他說 : 不需要, 5700X 跟 5700X3D 是有差, 但看評測, 沒有到天差地遠的地步, 他已經脫離只能靠 X3D 打藥的遊戲了.
對了我把他的 5700X 降壓後略降頻, 因為他要省錢, 用我原本給 i5 3550 用的利民散熱器 MUX-120 ...
而且, 我可以降頻跑 12900K
什麼? 降頻跑?
就算降到 4.0GHz / 3.2GHz , 對我來說還是大勝 i5 3550
如果單看遊戲的耗電量, 4.2GHz 最兼顧效能跟耗電,
測試效能也跟 i7 12700 戰平
跑出來的耗電量與 5700X 也旗鼓相當
只要不超越 4.6GHz , 自動電壓浮動就不會超過 1.2v
小核鎖在最低 3.2GHz ( XTU 只給到這麼低 ) 掛網頁或其他工作
12900K 頻率也給他往下鎖, 我不介意.
反正我又不是影音工作室接案,
就算比預設的 12900K 慢, 還是比 i5 3550 跟 12700 快.
我可沒有說 Intel 12900K 的官方設定就只能降頻
一個出廠前就先超到過頭,
使用者拿到手上只能降頻求平安的東西, 可以說詐欺嗎?
如果全新組電腦, 要花到一萬這個錢買 CPU
我建議買隔壁棚 9700X / 7700X
但如果周邊的價錢承受不起, 那就削 CPU 預算或者削其他預算
總之, 每個人對於電腦的價值觀都不一樣
相應出來的 CP 值也會完全不一樣
省下來的錢投資自己, 提高自身價值
然後從只能買 3500 元二手 CPU 跟 2000 元二手主機板, 二手記憶體, 二手顯示卡
升級自己到錢砸出來十幾萬元臭打遊戲畫個圖轉個檔看個影片股票
這才叫做戰未來
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拿出十萬來戰未來
我當窮學生的時候我也沒有十萬元可以戰未來
要戰未來? 還是那句老話, 你出錢嗎?
9900K 當年面市應該也有 NT$ 20000 左右的身價吧
五年後 NT$ 3500 的 13100 可以跟他有來有回
那當年買 9900K 的人會在五年後去買 13100 嗎?
會這樣買, 肯定是生活變得不好過了吧?
手頭緊, 剛好電腦又壞了, 錢拿不出來了吧?
買得起 9900K 的人正常在這個時候
也只會買 13900K 或者跳平台 7950X 吧?
我有個學長 CPU 都只買最頂的高級貨,
他真的是各種升級跟上時代
我知道的有 i7 920 , 然後中間有啥忘了,
現在是 i9 10900F
這陣子問我 12900K 或 5950X
我跟他說, 跟 10900F 沒有差很多, 才差兩代不值,
現在 12900K 跟 5950X 也還沒完全下市, 價格過高
不如繼續等.
我自己是 3代 直接跳 12代, 這麼有感剛好而已 = =
自從看過 i5 6500 + 4060 可以搞定一票原本幻燈片的 Steam 3A 遊戲之後
我依然覺得, CPU 真的是最後才需要換的, 在遊戲上就是這樣.
---
回到此文章的主標題 :
號稱可暢跑3A大作 結果用12代U
我覺得這個標題其實完全沒錯
不要說暢跑3A大作 結果用12代U
8代U 都可以跑啊?
難道 AMD 的 5700X 3700X 2700X 1700X 都不能跑了嗎?
3A 大作不是都看那張顯卡嗎???
DLSS 3 要靠多花了三千的 CPU 跑? 不是吧?
光追要靠多花了三千的 CPU 跑? 不是吧?
不是應該靠多花了三千, 然後從 3050 變成 4060 , 叫 4060 跑嗎?
ㄟ你不要跟我說 4K 螢幕要靠 4090
首先 4K 螢幕就要多少錢了
4090 又要多少錢了,
那是三千元的問題嗎?
拜託仔細想想好嗎?
沒錢用 12代沒啥問題
我自己窮學生, 人家拿 Athlon X2 在爽的時候我還在 P4 2.8EGHz 噴火龍耶
那我就不能玩遊戲了嗎?
並沒有, 不要瞎掰好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