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016 AMD重返榮耀

Wow_Senior wrote:
他當年沒趁還有錢把A...(恕刪)


你錯了,當初有錢要找的對象是NVIDIA,只是條件一直談不攏,最後告吹,才轉而找ATI,再者不合併,AMD不會像現這麼慘,高科技行業,拼的就發技術,拼的就是產品上市時間,就算有好的構想產品,沒錢你能怎麼樣?尤其又幹資源分散這種事?錢都燒光了,結果產品競爭力也沒比別人好,甚至沒有Althon 64時期的壓倒性,那客戶怎麼會買單?GPU業務又跟NVIDIA打對台,不打就等著GPU也被NVIDIA打垮台,還不是一樣,那當初看幹嘛硬要吃ATI?專心做本業不是很好?有多少資源做都少事,Intel當初也是這樣過來的,賣掉記憶體虧錢部門,專心做x86 CPU本業,等實力夠了,要做其他業務,不就不會影響公司營運,AMD要重返榮耀,集中資源才是上策,不然就請找個好金主

琴葛雷 wrote:
你最少應該要把文章給...(恕刪)


我沒有說AMD的構想不好,問題是要錢,做出來的東西,客戶也要買單才行,再者這段時間,競爭對手,會白癡等AMD嗎?科技業拼的就是研發產品與上市時間,AMD在這方面並沒優勢,好的架構,沒有資源協助,那也只是喊爽的

tree6815 wrote:
你錯了,當初有錢要找...(恕刪)


有金主了

中國XD

PS:不是買下AMD而是投資AMD
琴葛雷 wrote:
1. CPU不需要很強,因為很多地方都可以由GPU幫助加速...(恕刪)

第一點就錯了,GPU 能幫忙加速的地方少得可憐,因為能大量平行化的工作根本就很少,這也是為什麼 CUDA 都已經發展這麼多年了卻還不能普及的最大原因

引用別人的文章不註明來源,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4262372&p=4#54385677

Wow_Senior wrote:
完全看不懂你在講啥。...(恕刪)


我才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NVIDIA在當時的GPU業務方面,的確所向無敵,幾乎等於是X86 CPU的intel公司,但這不代表ATI就快倒掉,當年有傳聞ATI要倒閉的新聞嗎?所以AMD才因為這個原因收購該公司嗎?沒有吧~!當時要不是Intel扶植ATI一把,該公司的確被NVIDIA打到快奄奄一息,但這跟AMD要收購ATI 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就是NVIDIA跟AMD要談合併,談不攏,才造成的結果,當時這個新聞,還造成intel一度考慮要收購ATI,Intel之所以後來放棄收購ATI,純粹是礙於反托拉斯法的阻礙,能拿到GPU的所有專利門票,為何要讓給AMD?能夠讓當時一直燒錢做不出來的x86 GPU,有個替代方案,為何要放棄?這不就是反托拉斯法的阻礙?這些新聞用Google都查的到,ATI在當時並沒有要倒閉好嗎?不是被收購,就等於該公司要倒閉好嗎?

回到AMD的問題,就算AMD收購ATI,也不等於ATI救了該公司,AMD也可以把研發資源全集中在X86 CPU上,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說AMD救了ATI?而不是你說的AMD不收購ATI就會倒?這是因果論,沒有正確答案

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灣的VIA公司,要GPU有GPU業務,要X86CPU有X86CPU業務,要晶片組,有晶片組業務,可是研發出什麼好產品出來了?研發是燒錢的錢坑,產品如果沒比競爭對手好,客戶會買單嗎?沒有錢回收?怎麼投入下一次產品的研發?AMD如果再找不到好金主支持,或是專心做一項本業,就是下一個VIA,跟收購ATI就不會倒閉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就是硬吃ATI,造成資金資源不足,再者intel不敢讓AMD倒閉,AMD一倒,Intel就要面臨反壟斷的調查,反托拉斯法怎麼會放過Intel公司




tree6815 wrote:
你錯了,當初有錢要找...(恕刪)
琴葛雷 wrote:
AMD根本黑科技...(恕刪)

Monolithic die多核心跟內置記憶體控制器,概念上跟SoC類似,是把整合度拉高,有設計跟製程的挑戰,但不是一種獨創或發明,說到整合度最高的,還是SoC,像Carrizo APU就會是一顆SoC。但如果把Monolithic die多核心或整合內置記憶體控制器也說成是AMD首創,那麼看來在微處理器業界早就已經行之有年的SoC,也會被您說成是AMD首創的黑科技...

如果提高整合度也算『發明』,那Intel整合FPU、整合L1快取、整合L2快取、第一顆x86 super scalar處理器、整合北橋、高速Ring Bus架構、L4 victim cache......這些怎麼算..........更別提還有伺服器處理器的整合度更高,像是Xeon D這顆8C16T的14nm伺服器SoC,別說南橋北橋,連2個10GbE Ethernet控制器都整合進去了;另外像是Broadwell-EP,可達18C36T。

泡泡網的記者全然不了解微處理器卅多年來的發展全貌,Monolithic die多核心、整合記憶體控制器,這些在微處理器的歷史上,第一家實作的並不是AMD,更談不上『發明』,建議多翻翻微處理器的歷史,給一個關鍵字:IBM半導體!1999年的Intel Timna處理器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跟內顯,1997年Cyrix的MediaGX,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2D顯示晶片/音效晶片/PCI控制器/MPEG-1硬解,都比AMD早多了。

在作業系統領域已經發展近卅年的多執行緒(Multi-thread)也變成AMD的首創?指令集不值錢?這兩點說法最是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多執行緒"指的是SMT,AMD哪來的SMT處理器?AMD才剛要廢掉FX的CMT架構(AMD稱之為Module架構)、改成實作SMT處理器而已。

Intel不是第一家實作SMT技術的微處理器廠商(Intel稱之為Hyperthreading技術),CMT架構也不是AMD發明的,上回還有人認為點對點匯流排是AMD『首創』的(AMD稱之為HyperTransport匯流排),話說我個人最早看到點對點匯流排技術,是在下面這本上個世紀1984年出版的計算機結構教科書....

“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by Kai Huang and Faye A. Briggs,Copyright 1984 b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要把未來賭在HSA跟異構融合,AMD必須先誠實面對這個根本問題:對於『主流消費者』來說,HSA異質運算的殺手應用是什麼?........如果頓了三秒都還無法浮現在你腦中,那HSA就不是明年會發生的主流。更何況HSA大幅仰賴於軟體廠商的軟體改寫與抬轎,但是軟體廠商即使有合適應用,也是先改寫成有更多業界巨人抬轎的OpenCL版本,畢竟OpenCL的跨平台通用性更高,且OpenCL 2.0就已經定義了共享虛擬定址記憶體功能(SVM,AMD端稱為hUMA)。

即使先撇開HSA的殺手應用不見蹤影,純論技術,FPU指令集跟SIMD指令集如SSE/AVX的架構實作是內功(Broadwell已經是Radix-1024除法器,而壓路機的APU是Radix-8除法器,打樁機FX還停留在Radix-4除法器,Intel則在Core 2年代就已經是Radix-16除法器),而利用內顯進行異質計算是外功,三者適用的計算型態並不相同,業界趨勢是內功跟外功兼修是好事,雖然練內功進境慢,但是解讀成光把外功練到最強,就可以不用練內功了,這不就變成少林寺的火工頭陀了.....

AMD有它的創新之處,但偏向於打點,而不擅長於線跟面串連的平台整體跟周邊標準推廣......Intel的使力之處,除了微處理器架構本身,還在個人電腦平台、跟周邊標準加起來整體點線面的世代推進,不然今天的USB應用蓬勃發展、PCI=>AGP=>PCI-E匯流排、Parallel ATA=>Serial-ATA、High Definition Audio、UEFI、藉由Centrino的體驗促使WiFi普及、筆電平台十多年的演進/到現在i7效能能夠帶著走、筆電每瓦效能的持續推進/續航力提升.....等等,這些個人電腦開機運行天天在用的技術,可不是憑空天上掉下來的。


終於有人提起IBM這家半導體公司,不然真不敢想像,這棟樓要歪多久?要被不正確資訊誤導多久?還有一家舉足輕重的公司,AT&T的貝爾實驗室,等作完這些發展歷史功課,再來談AMD,才不會有雞同鴨講的情況
2016重返榮耀??
產品別delay,虧錢就偷笑了

我看現在連FX系列都生不出來了
連伺服器市場都被打趴了(intel 賺的笑呵呵)

不考慮把飛龍製程改善再拿出來打
(大概沒資源玩了吧,多一系列,多一大組人馬)

說實在
AMD 現在要撐下去比較實際
連一些高官都砍頭省人事費用了

全球都在看lisa 大媽這位台裔CEO怎麼救火
只能說lisa 大媽加油阿


Windwaker wrote:
我今年不會買AMD的東西
但絕對會買他的股票...(恕刪)


看APPLE股價漲這樣
嗯...
預計2016年年底或2017年年初組新機,如果AMD真的有什麼好料,當然是拭目以待。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