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轉] IVY溫度測試,溫度不是普通的高.....

FX-8120(4800元) 32奈米 舊製程 一次塞八個實體核心

IVY 3770(10800元) 22奈米新製程也才不過塞了四個實體核心

就算平平都是1.4V 4GHz

IVY應該要比FX低上30度才交代的過去啊

不然憑啥賣哪麼貴??????
A如來 wrote:
FX-8120(48...(恕刪)


那4G的效能是一樣的嗎

ivy預設電壓就可以上4G了,可憐的推土機
一號機: R9 5900x + RTX 3080

香蕉大 wrote:
那4G的效能是一樣的...(恕刪)


4800元的U有必要做到跟10800元的U 同時脈/同效能嗎?

我也會說 4800元的FX 只需原廠散熱器 就輕鬆壓4GHz了

反倒是10800元的U比之4800元的U 應該是半樣也輸不得的

(比低溫比C/P比超頻比降溫難易度 輸到只剩下效能 不可恥嗎???)
A如來 wrote:
4800元的U有必要...(恕刪)

老闆您漏說了「功耗高卻還能省電費」的優點,電費漲了,夏季電價又快到了,這可是顛覆物理的創新.....



請問可以順便介紹幾款功耗雖高卻很省電費的吹風機、電鍋跟冰箱給我嗎?謝謝!

關於快樂表顯示"75度"就降頻: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2712800&p=2#35526987

A如來 wrote:
4800元的U有必要...(恕刪)


重點是你說的都沒輸啊
一號機: R9 5900x + RTX 3080
看完本篇i5的測試
小弟有一個問題
假如22nm的六核IVY推出
那加電壓超到4G以上的熱量會不會很驚人
A如來 wrote:
4800元的U有必要做到跟10800元的U 同時脈/同效能嗎?

我也會說 4800元的FX 只需原廠散熱器 就輕鬆壓4GHz了

反倒是10800元的U比之4800元的U 應該是半樣也輸不得的


其實這個吵不完 (A&I 的戰爭), 喜歡誰的就買哪一個就好了

不過關於 原廠散熱器 這個詞還是講清楚一下較好

i3 附的風扇也叫 原廠散熱器
i5 附的風扇也叫 原廠散熱器
AMD FX-8120 附的風扇也叫 原廠散熱器

拿 i3 的散熱器 去給 i5 用, 也可以寫是 "用原廠風扇"

然後都叫原廠散熱器,
一個可能是給 TDP 65W 用的 (例: i3-2120), i5-3570k 的話是 TDP 77W
一個是給 TDP 125W 用的 (FX-8120)

好, 問題來了:
1) 這樣是同條件比較嗎?
拿一樣的那顆 i3 隨附散熱器去給 FX-8120 加到 1.4v 後測? 這樣才是 "外部散熱的條件一樣"

2) 單論 CPU, 是誰耗的電比較多
(以出廠預設下, 不作超頻來說. i5-3570K 預設在自動 Boost 下就到 3.8GHz)

3) 至於原題這個 i5-3570k, 如果沒意外的在預設運作狀態下之實耗電去持續超過 TDP 的話
那麼真的要去找裏面的量測點, 或是微結構/材質因素了 (尤其是超過某電壓之後問題發生的部位).
如果是這個情況的話, 那就不是一般 DIY 玩家可以找出原因的東西了

--

FX-8120 以目前的價格是很便宜大碗啦. 不過拿一些奇怪的基準來比就不必了.


MandolinRain wrote:
老闆您漏說了功耗高卻...(恕刪)

他不敢面對他說過的話,跳針跳很久了,他回覆了我的質疑,我也回覆了!
他卻轉移焦點,真是一個很愛逃避的人,氣度真小....
說真的 那個網站也有問題
要測超頻溫度 好歹也用個i7原廠風扇
或上個212+
結果上個I3風扇要測啥鬼溫度阿 溫度不用看也知道是直線上升
開不開蓋根本無濟於事 我建議乾脆不要上風扇 這樣才看得出溫度差異

或是大家都落入他的陷阱 幫他衝了不少流量跟人數 真是辛苦大家了
見獵心喜結果就是狂轉貼 真的很好笑
這根本是那個網站的陰謀
經過大家的努力 下一次的廣告一定收得笑呵呵
simoya wrote:
說真的 那個網站也有問題
要測超頻溫度 好歹也用個i7原廠風扇
或上個212+
結果上個I3風扇要測啥鬼溫度阿 溫度不用看也知道是直線上升
開不開蓋根本無濟於事 我建議乾脆不要上風扇 這樣才看得出溫度差異


後面明明就有用塔散的測試
而且原廠散熱器都一樣吧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