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的第一台電腦 ===
AMD 386SLC-25
=== 因故障回電腦公司後再回來莫名其妙升級成底下這台 ===
AMD 486SX-33(時脈忘記了)+不知名數學輔助運算器(FPU),為了玩acad,再花五千多元買四支ram(30pin,加原本四支共八支、1MB,結果也沒玩到acad)
=== 這台撐了四年,專四時為了專題而升級底下這台 ===
AMD 5x86-133(假586,以486的基礎加強快取及官方超頻到133,號稱可媲美intel的P-75,那時候pentium超高級,大部分還流行486 DX2 or DX4),這時候開始迷上DIY電腦,常為了數據上高一點點而超頻,超壞了兩顆5x86!
=== 這台撐最久,專四到當兵退伍後,當兵轉志願役,所以這台大概八年多吧!退伍後升級底下這台 ===
AMD Athlon 850(還是喜歡超頻,這時期也是超壞了兩顆850,最高紀錄超上1.2Ghz,只有頻率上去1.2Ghz喔!一開機看到POST後就關機了,然後出現白白的煙,然後就...花錢)
=== 這台也撐很久,但零件都不是原來的,不是超壞就是為了一點點數據上的快感而換掉,只有CPU維持 ===
AMD Athlon Borton2500+(當然是超到3200+,不然對不起自己,這顆是有名的降頻版,實際上跟3200+這顆一模一樣,只是3200+是AMD"又"玩官方超頻的產物)
=== 後來去大陸工作,所以開始主要使用筆電,這台撐到2006年因為不使用而塵封起來,但都還可以使用喔) ===
Intel Celeron 1.8Ghz,配在IBM R40-3722上
=== 用不到一年就賣掉,換PDA,發現到被騙了,PDA根本不能當電腦用 ===
Intel PXA-263,配在PDA上(Mio 558)
=== 這台雖然不能真正當電腦用,但當導航還蠻稱職的,2004年時) ===
Intel Pentium M 740(1.73Ghz),配在acer 3212wxci上,真正體驗到科技的進步,時脈1.73Ghz比之前那台IBM 1.8Ghz強很多,之前玩AMD時都認為AMD以低時脈打趴INTEL的高時脈很厲害(但是以前AMD的FPU大多都被INTEL打趴),但INTEL這Pentium M的進步更厲害!
=== 這台撐了五年多,實在跑不動新的多媒體檔案及其他因素 ===
Intel Core 2 Duo T6600(2.2Ghz),終於玩到雙核心了!好爽(心理上)!
玩到最後,發現到,隨著年齡增長,不再為了那一點點的數據而搞怪!
更發現到,廠商畢竟是奸詐的,以前一台電腦真的可以撐個五到十年(不論品質或效能),現在品質不說,就光軟體商的更新以及硬體更新(大概三年以上就要注意沒有合理價格備品可換的窘境)就得大概兩年更新一次,除非不玩新軟體,否則根本跑不太動!
回憶的很爽、很舒服,感謝開版大提供話題及各位的回應讓我可以回憶過往,睡覺去囉!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Cyrix 6x86MX-PR200 上大學後, 自己組的, 但是播不動當時的VCD, 只好買一張硬體解壓縮卡
INTEL Duron 300 oc 450 為了玩遊戲看電影買的, 能超頻很高興, 當時很愛幫朋友壓榨硬體效能
AMD Semprom 2000+ 當兵的時候, 趁休假買的, 因為生活太無聊, 用一年就賣給親戚了
INTEL Centrino 1.75Ghz 退伍後找到第一份工作後買的, 花了4萬的筆電, 帶出去機會很少, 當桌機用
AMD Althon II 245 -- 筆電故障後, 朝省電且效能不差的方向組的, 配好一點的40nm顯示卡,
整台主機花1萬多, 能看HD影片, 玩3D遊戲, 而且靜音又省電
自己的電腦全部以便宜或CP值高為考量
公司測試用電腦, 全部以最貴為考量
INTEL I7 9XX
AMD X6 10XX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