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INTEL又發現到,高時脈<>高效能。
所以INTEL才放棄追求高時脈,轉向多核心的方式處理。
高時脈衍生出高廢熱、高功耗、低效能。這是現有矽材料本身的關係。
不是做不出來,而是做出來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且也快接近極限了。
現有研發的新材料,要挑戰10GB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這些材料也才剛從研究室中走出來,目前朝商業化的方向進行中。
不過,目前的研發成本太高了...
axiomania wrote:
我用這個比方好了。今天你要從台北搬家到高雄,東西很多,從酒櫃沙發到女朋友的相框都有。
這時候你有下面幾台車可以選
A. 最快時速300KM/h 的法拉利,行李箱容量20 公升
B. 最快時速120KM/H 的載卡多,行李箱容量200公升
C. 最快時速80KM/H 的貨櫃車,行李箱容量貨櫃兩個。
你覺得誰能幫你在最短時間內搬完家?
CPU 的時脈提升看起來固然對"快"看起來有幫助,但是如果不能提升運算量的話,整體而言還是慢了。
就以前面不倫不類的例子來說,要是貨櫃車也能跑300 公里 .....
小弟不才
小弟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高速公路與一般省道之間的連結與交通狀況
就像是I/O 介面的問題
呵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