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好了,對於2025新電腦,你們會選擇Intel 還是 AMD呢?

bulldog2005 wrote:
個人預備在2025第...(恕刪)


如果我真的今年要組裝新電腦的話, 會選 AMD, 新的 X3D 比較讓人期待.

剛推出的 Intel 新一代目前看來只是能耗下降了, 性能表現上與14代幾乎一致, 幾乎目前看到的大部份國外科技 YTR 在評測之後都對這一代的 Intel 新 CPU 抱持著保守觀望不推的態度....... 特別是在遊戲這一塊.

說得直白一點, 電腦別開機最節能了, Intel 是不是搞錯重點了 ??
幕容晴

對電腦別開機最節能了這句話很有意見,想說些什麼,但是想想還是算了。

2024-10-25 10:58
stephenchenwwc

9800X3D 這把的亮點, 大致是: 同7800X3D 功耗下, 內部導熱有改善, 算力提升 10%~15%左右. PL1=120W, PL2=162W, Tjuntion=89度C, 風冷能用.

2024-10-26 3:23
Sebastien Loeb wrote:
沒特殊需要也不會考慮 8000 系的F耶, 分給顯示卡只有PCIe X8, 再買張亮機卡當文書機這樣嗎? 要亮機也是8500G 8600G 8700G自帶內顯即可; 還是認真拿它來組遊戲機, 然後顯示卡跑PCIe 4.0 X8 這樣嗎?


8500F是部份經簡的Zen4架構
可以的話選7500F或7600,至少他是完整Zen4架構
或是等9系列的9600/9600X降價

thomaslee2006 wrote:
電腦太多...這次就靜觀其變看15代表現如何~16代再換~
我還是習慣用intel....使用電腦只要求"穩"....快倒不是那麼在意~


10多年前要組我低階會組AMD,當時AMD低階產品非常好用
一個X4 641/651不到2000元就4 core
當時I家強的時候連I7都要賣10000元還只有4 core
當時就是I3打爆全系列AMD的年代,所以AMD買低階產品划算
如果只拿來組文書上網機的話

現在低階我會組Intel 12代,因為I家12代有便宜的12400F 12490F
中高階我會組AMD,比如7800X 3d/7900x
因為沒有13 14代I7 I9超過頭問題
低階AMD對應產品沒有I家有多少競爭力
勉強上的了的就上代AM4有要上市的5600T /5600XT
AMD的AM4還算長命,到現在還有CPU在出,效能也還有達到I家12代I3效能
ForLucky

失敗耗電的商品4 core也沒人家1~2core強,又不是core到位了就不用換電腦,當年烤土豆的q8400早不知去那了

2024-10-25 11:35
幕容晴

7500F、8500F都是賣狂熱信仰的。要就5700x3d、789x3d、7700mpk、8700g要就12400內顯12400F,遊戲一律搭4060。多10%鬼效能不會變王者、也不會有金色傳說。

2024-10-25 12:43
grason00 wrote:
8500F是部份經簡...(恕刪)


現在是偏向等RYZEN 9000系列啦,反正5090也還沒出來。
幕容晴

顯卡和主機分開換也沒差。

2024-10-25 12:48
bulldog2005
bulldog2005 樓主

水冷電腦比較麻煩,一次到位應該問題會少很多。況且現在13900K貌似也沒有怎麽拖後腿,先放一放吧。

2024-10-25 12:52
2025 有考慮組一台新桌機 AMD Ryzen 7 9800X3D & 搭 NV RTX5070

等下兩代再來考慮Intel了,目前功耗下降,但效能並沒有突出,玩遊戲還是輸AMD阿。
stephenchenwwc

如果有等到新一代工藝的 DRAM 上市, 頻率更高功耗更低, 更佳. 還有 SSD PCIe 5.0 控制器用上 GG 6nm 生產的, 速度上得去, 反應更快, 功耗低很多.

2024-10-26 3:37
先說 因特爾如果這代在出問題是直接放生 然後直接出下一代喔
他不會負責的
新一代結果評測已經都發布

坊間測試這麼多就不一一詳述
就挑個遊戲測得比較全的ThrottleReview降頻評測室做代表






目前來說ultra200這一代大致上已經確認或被懷疑是性能表現戰犯的大至有

1.極限時脈退步--大概就更換製程.讓出功率空間給E核.以及為了避免前代縮缸等原因

2.分離式IMC導致延遲增加--原本能壓進到5x~6x ns左右,現在普遍看到為8x~11x
還有p核跟e核延遲都不同(前後者可能分別在80/120ns左右)
如果要救延遲,現在幾乎都是想辦法調參的同時去配高頻記憶體
但實際效果如何正如同各家測試,上到8200~8800也就多救回一點fps,還不說額外噴得花費到底值不值的那點收益?

3.線程調度異常--遊戲表現上最明顯可見,所有評測都有發現有些遊戲內285k反而還比265k跑的慢,還有那種最低禎比誰都低反常現象
拔了HT換E核頂讓,結果也沒有當初大家認為調度會比較正常的改善,反而還比上代惡化了




4.RING頻率下調--比起上代明顯低頻,可能是為了減輕負載壓力避免上代縮缸可能的保險措施
(現在有人試著把時脈再度拉高去補救性能,結論是有效,但改善還不夠起到決定性效果)

5.電源管理設定會影響性能---設定平衡或是高性能會有明顯差距,有評測一開始沒注意測出腰斬的單線程分,後面才發現不對勁,而且在WIN內不同面板下的電源設定居然還會互相牽連...


而其他什麼內顯會造成當機.會觸動小藍熊(反作弊)





還是APO與宣傳不同,主板預設根本沒開啟(雖然開了測試下去除了1款明顯提升外,其他不是看不出效果.小退步不然就是只有1~2%變化)
那幾個反而是小事,因為評測時各測試者都有反應,所以INTEL跟遊戲商已經緊急修正過,不過也因為這樣有幾家的特定遊戲項目來不及重測所以沒比較成績能看

另外從linux的測試成績,如果線程調度正常,表現會好得多,雖然視項目不同表現很極端,但至少沒再那麼誇張
剩下的就是觀望未來幾個月能修正多少

而明年會不會有後續升級或改良版就難講,反正再觀望,至於這代能不能買,要怎買就看個人吧
個人是建議等看看後續修正或是降價,畢竟沒有賣不出的產品,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PS:
1.WIN11得電源管理面板內(不管你從哪個介面進去得),一率設定為"高性能"
並且確保WIN 24H2得更新是最新版次得,
在intel ultra200系統上,越舊版次得24H2,電源設定設定為"平衡模式"時得性能損失越大

2..不要關虛擬化,各評測有提醒關虛擬化(遊戲用一般會去關這個是為了降低虛擬化造成得性能損失),在24H2上會誤觸反作弊跟導致藍色畫面
eclair_lave

最好笑的是目前太多小毛病加在一起對遊戲性能傷害過重,解析度即使上拉到2/4K不跟對手比只看跟上代比也是輸一截,加上對手一起比就變成末段班的那個

2024-10-31 8:55
eclair_lave

從現有的超頻群努力後放出的資料看,arl-s如果調度改善+高頻記憶體+縮參後應該做到跟zen5平起~小超沒問題,就看intel的努力(改善調度),跟買家願不願意多付高頻記憶體價格,跟額外的調參時間成本

2024-10-31 9:00
eclair_lave wrote:新一代結果評測已經都...(恕刪)

分離式IMC的延遲8x~11x居然比AMD的還要差... AMD能到80以下。AMD的IMC在另一顆IOdie上,延遲避不可免,除了提高分支預測的成功率,以及不要錢似的堆高L3就是降低往記憶體撈資料的機率,這一代intel似乎還沒準備好?
eclair_lave

就,不知道為什麼要拆出去,AMD拆出去是因為伺服器上的組合運用需求,INTEL Xeon好像也沒看到有規劃成EPYC那種共用的組合形式,刻意拆開絆自己的腿難以理解

2024-10-26 18:42
eclair_lave

最新有看到調成9333g2 逼到58ns的,但能否當作穩定常態有疑問,耐久跟成本又是另個問題,費了大工本跟心力也就頂多跟149k同級

2024-10-26 19:13
Sebastien Loeb

觀望中

2024-10-26 20:25
lls613

極客灣從解禁到現在,也沒有相關的影片,事有蹊蹺?

2024-10-26 21:03
良心建議!!!
通常第一代製成大改或架構大換的CPU 建議都別換 而且牙膏在上一代13~14那種惡名昭彰的擺爛放生的手法
等至少出過兩代在買比較穩定 至少等系統跟BIOS優化至少一兩年在換
沒看到AMD老神在在 用膝蓋想一定也知道牙膏這代會換台GG當初AMD從格羅轉台GG那時也吃過不少苦
牙膏想說換GG製成偷吃步 一代就想把AMD輾壓 人家三代前就用台G製程輾壓還太早
除非拉AMD犯跟牙膏致命的錯誤 短期內超車 是不可能的
人家土法煉鋼從14納米轉7納米轉5納米
都已經除錯幾年了
看看A17~A18 兩代製程的差異
看了Ultra Core的測試

坦白説十分失望。

如果不是災情,14900K反而更好,至少比我現在的13900K好一點

現在就等9800X3D的測試,那就決定了新電腦的CPU與主板了。

然後就是靜待5050的開賣
ErazorX

我也是13900K,運作正常但大家都說遲早會縮肛 [XD],所以目前也在觀望中,等 5080 開賣時再看兩家 CPU 的實際狀況再買就好,

2024-10-27 22:02
bulldog2005
bulldog2005 樓主

嗯嗯,慢慢等吧。

2024-10-27 22:33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