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今天(6/5)下午NVIDIA將宣佈與VIA合作CPU


hoba wrote:

不敢稱大,只是個小...(恕刪)


ATOM的平台,
我個人是有點疑問啦

因為板上看到的那個ATOM平台,
實在跟我看到的ATOM的公板差很多,

以我在公板上看到的晶片,是南北橋合一。
然後速度是1.6G,溫度CPU/系統晶片都超低,連散熱片都不用

系統晶片(就是南北橋合一那個),體積也小

以我這邊看到的,真的很適合做成手持式以及簡易桌上型電腦
但是...

該平台I/O功能超少,不太適合用在IPC,PCIE只有兩個,
聽說1.2G的那個平台,更便宜‧但是PCIE只有一個,
光這兩點IPC就很傷腦經了吧,一堆周邊裝不上去....


以上,
跟我在板上看到的那張板子,真的差很多.......................................
不過如果以我看到的平台,真的很省電、溫度很低、安裝XP到開機連風扇都不用...
我只能說VIA的新平台最好在南北橋的溫度上努力一點,不然贏面很小....

不過就像hoba大大說的,
這兩種平台想在y拍買到便宜的價位,我想都還有段距離就是。
這種東西業界應該又會"自動"設定在某些領域使用,像是umpc之類的

非業界人士應該還是不好買到,更別說在DT上想爭取什麼
手持式、車用PC可能還容易看到些
依據一些訊息來看,Atom主要是攻低價、迷你電腦以及DIY的市場,至於工業用的部份,
也絕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D201GLY剛出的時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堆IPC廠從VIA轉到Intel,
更不用說enduser,所謂的高cp值,變成了價格便宜、效能可以接受就是高cp值...?
不如調查一下,有多少網兄吃了D201GLY的悶虧?
幾個大廠的PM已經說的很清楚了,『Atom的itx版子就是要盡量的cost down』,
各家的產品從US50到US100出頭都有,這價格在VIA不要說C7買不買的到,C3可能都買不到,
C7+Nvida的確值得期待,但絕不會是出自VIA的版子。
覺得Atom的效能和耗電再高一點比較好,
當初Atom可能是設計給比低價筆電還小的,如umpc吧
所以Intel可能會拼命趕著研發Atom雙核心版本,
以壓制VIA
VIA Nano 在台灣已有 37位使用者
virgilyeh wrote:
INTEL的技術大多...(恕刪)


可是也不能這樣講
INTEL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IGP
CPU研發技術不管是自家研發或是買來的
都有一定程度的超越

而AMD目前最被人家稱道的就是C/P值
但是如果說到IGP
不要忘記了IGP技術是ATI來的
所以說說AMD佛心??
其實反而才是邪惡的一方!!
因為他是吃掉人家以後帶來的效益

我是一直懷疑一件事情啦
ATI肯讓AMD吃
但是NV卻一直不給INTEL動
(我想INTEL或許....或許啦 很想把NV連骨頭也吞下去 XD)
當然其實東西如果三強鼎立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就怕三強真的像三國時期一樣
蜀國?所有的英勇事蹟其實都是小說來的 XD
這樣有甚麼結果?
蜀國最後的下場?其實只比黃巾賊好一點而已~~XD

其實歷史上真的的三強鼎立很少發生
...........離題了 XD
其實也樂見 N+V
(其實NV開頭本來就有這個意思?? XD)
讓INTEL不得不去傷腦筋IGP這一部分
其實我是更想看到四王爭霸啦
可是ATI不爭氣被吃掉了
目前能看得剩下I A N+V
倒是N完全沒有去研發CPU的決心??
而I也沒有很積極的去動顯卡的野心
這樣....
說真的除非真的兩方都振作的起來
不然其實吳國A才是大敵 XD
他把猛將吃掉了 XD
(ATI應該算呂布軍吧 XD)


話說回來.........這三家的代表顏色還真的是....
一般形象裡
蜀國=綠色(N代表就是綠色~)
吳國=紅色(AMD看不出來 ATI就是紅的)
魏國=藍色(I恰巧就是藍的)
巧合?
---------------------------
所以才會說三家剛好
超過四家就會出問題咩
戰國七雄是最亂又沒建樹的時期 XDXD

可是如果競爭者太多,也會有規格亂 相容性差等等缺點
人家不一定是要 稿一顆 CPU+GPU 在一起的CHIP 明後年人人 買的新手機使用XXCHIP 畫面可能會大大提升
bZIP
這個討論串的標題證實是子虛烏有了,
黃老大斬釘截鐵的說明不會發展CPU技術了,
也不會入股VIA。
目前看來這似乎是明智的決定,
投資VIA只會拖下N社財務,
VIA市占率又太低,靠VIA對銷售量似乎幫助不大,
但是~~~~~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
NB逐漸侵蝕PC,
PC的量會越來越小,
而且PC的使用者也會趨向於夠用就好。

所以決勝點會是在
1.NB用的顯示晶片
2.IGP

以目前研發趨勢來看,
A 社的FUSION若能順利上市,實在大有可為。
I 社也同樣進行CPU整合顯示晶片的計畫。
說實在的,這樣的設計足可滿足80%以上電腦使用者的需求。
如果這樣就能看高清影片看藍光光碟,還可以玩大部分的線上遊戲,
還需要獨立顯卡嗎?

獨立顯卡很有可能變成重度遊戲玩家或專業使用者才有需求,
而且變成製造商的技術指標,而且行銷價值大於實用性。

N 社不斷賦予獨立顯卡更多附加價值,加上CUDA分攤CPU的工作,
可是以現在的電腦環境來看,大部分的使用者連CPU的運算能力都榨不乾,
五年前的CENTRINO平台和現在的Core 2 Duo T6570跑起來大部分的使用者根本感覺不出來,
因為瓶頸根本不是在CPU上了,CPU的發展已經大幅超越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
同樣的GPU的發展也大幅超越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了,

N社如果還是持續和各家CPU保持等距,而不發展CPU技術,很可能會被漸漸的邊緣化了吧....
最近怎麼這麼多人都在回一年前以上的文章阿
VIA Nano 台灣第39位使用者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