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m00 wrote:1.誰說ZEN2只...(恕刪) 9900kf 確實能5.3ghz,而且幾乎每顆都可以.但是要用高級水冷就是了.9900k 則要看是碉還是雷.9900kf拿掉核顯超頻能力和穩定性確實有些微的提高.
重點不在於極限~ 要極限大家開蓋+高階水冷都不只5.3了~要拿出來講請拿常態常見的使用狀況~我有說了 "除了"高階水冷~ 有沒有看清楚?ZEN2實體都還沒出來你就拿2000系列的經驗在那邊論斷...實體都還沒出來光憑官方影片就論斷極限到哪邊...無言... 都給你講就好了~ 邏輯和說法感覺有篇頗或角度不對
sdgm00 wrote:其實我覺得你根本亂...(恕刪) 可以看出intel的10nm ice lake 是趕工趕出來的4核 8綫程筆電單核才4.1, 比起skylake 的4.7 ,雖然ipc提高了18%,算上來總體才提升5%的性能.也因爲趕工所以單核頻率不高的結果.但重點是18%的ipc提高對於筆電而言意義重大.有筆電的朋友都知道,雖然給你能跑到4.7g的頻率,實際應用沒幾分鐘就自動降頻到4.3以下了我之前説了同性能下功耗降低45%,那麽4.1ghz的icelake性能比4.7的skylake 強一點,功耗大概會低35%-40%.這對於筆電而言,意味著基本能全程穩定4.1ghz跑不用怕過熱降頻等問題,續航力也大幅度提高30%以上.這才是從14nm升到10nm的真正意義,而不是只是純粹看效能.這也解釋了爲什麽intel只能先推出10nm的筆電u,而不是臺式.因爲臺式效能更重要,需要不斷優化把頻率拉上去.
sdgm00 wrote:重點不在於極限~ ...(恕刪) zen的一般都是官超之後就沒有.我也是以此類推. 1700x, 2700x 都是如此.2700x就是官超導4.3.之後就不能再超.同理 3800x 官超寫4.5g.那4.5g就是常規極限了.我不覺得這有什麽疑問.相反英特爾的情況不同,intel帶k的u都是自己超,要怎麽超隨你.9900kf基本上每顆都能5.3,我説的是常規,高階水冷也算常規.
sdgm00 wrote:重點不在於極限~ ...(恕刪) 總之接下來半年 英特爾臺式cpu會被amd屌打半年直到10nm cpu正式推出,這正好解決了intel 現在產能不足的問題,也剛好可以降價. 9900k起碼要降到400美金以下到350美金才有競爭力.這個在半年前我就推算到了.但intel 筆電10nm甚至比amd zen2還要早推出緩解了筆電市場被蠶食的壓力.zen2先推出臺式,等推出筆電可能是半年后了.所以還是慢intel半年,而且看起來zen2的效能功耗並沒有贏intel的ice lake.
tai_galaxy wrote:想請教您的2950X有多開VM或是HYPER-V有的話最多開到幾個才會覺得吃力? 抱歉回晚了,我只是一般家庭娛樂輕量用戶,主要是用來編輯A7R3產生的4200萬像素照片和4K影片,偶爾玩玩遊戲,可能是硬碟不夠快,日常使用還沒有覺得CPU不夠用,倒是顯示卡和硬碟常滿載。
ya19881217 wrote:您的預算是1萬出...(恕刪) 要算算臺灣的匯率啊我猜 3800X會到一萬五以上3900X可以 boost到 4.6G加上 pbo說不定單核能上 5G呢我的 2700X用 pbo boost單核能上 4.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