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E3明明就很貴,怎麼一堆人還說他比I7便宜!


duckbill360 wrote:
說E3比i7貴那你說...(恕刪)


Intel HD已經是吳下阿蒙。
他不用當Primary display device也可以提供其他服務。
比如邊玩遊戲邊實況直撥。邊玩遊戲邊影片轉檔。
他可以跟獨立的顯卡各司其職。
至於價差...
E3不管有沒有HD P4700價格都比I7還貴。OK?

不要再提1231/1230了他是I5,他不是I7.


E3真的比較貴,謝謝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daijobu2013 wrote:
錢太多才會多花錢買垃圾內顯的i7
e3這麼多型號,結果拿貴的出來炮
這實在沒什麼說服力...(恕刪)
duckbill360 wrote:
那你買i7比較貴 多出來的內顯要幹嘛
自high用??...(恕刪)

個人常用內顯QSV在轉檔(WMV轉成H.264/AAC的MP4或MKV),此外,也不搞專門一台HTPC,書房的筆電啟動WiDi無線顯示後,客廳電視就變成筆電的第三個(無線)螢幕兼Windows桌面延伸(原本在書房就有外接23"顯示器),筆電就變成HTPC,筆電能看什麼,電視就能看什麼,還加上環繞音效輸出,不用傷腦筋外掛字幕格式/檔案格式被不被支援、也不用傷腦筋獨立播放盒的廠牌跟品質。

類似技術的Miracast的小缺點,在於它的概念是電視播什麼,無線輸出端的螢幕(例如手機)也必須播什麼(只有鏡射的作法,而不是延伸桌面的概念)。WiDi則無此限制,我常常把小孩從書房趕到客廳去觀看NAS內的卡通,然後透過筆電WiDi把卡通輸出到客廳大電視(第三螢幕),同時間在書房我照樣可以在外接23"顯示器跟筆電螢幕上用雙螢幕工作,三個螢幕的解析度都是1080p,總桌面解析度是5760x1080。

個人不玩遊戲已久,不然遊戲直播的硬體加速,也是Intel內顯的用處之一,讓處理器專心物理運算跟程式邏輯處理、獨顯專心在3D運算跟畫面輸出、內顯QSV負責直播的硬體加速,三者利用各自強項,各自分工。

從Sandy Bridge開始,Intel在設計內顯時,著眼點就不是完全取代獨顯,而是如何跟獨顯共存。畢竟若光想跟獨顯拼3D效能,再過十年也辦不到,高階獨顯永遠可以用相同甚至上一代的製程、但是更多的電晶體budget跟獨立散熱/供電設計來壓死內顯,不管內顯是來自AMD或Intel都一樣。

E3跟i7的討論個人無法參與,因為家中已經快十年沒有桌機了,而E3處理器沒有筆電版,筆電i5也沒有4C,在筆電上要4C只有選i7順便送8T....但即使你個人用不到,不代表Intel內顯就沒有獨特用處,不然AMD也不會跟進搞個其自家的無線顯示技術,同時在內顯加入類似Intel QSV技術的AMD VCE,此外,筆電因平台的移動特性,都是以較省電的內顯全時顯示,獨顯只在必要時介入"運算",運算出來的畫面還是交給內顯輸出。

至於內顯作為獨顯壞掉時的備援這點,反而是其次。

小欷o wrote:
痾 因為最近要換電...(恕刪)




差這麼多,V3有砍這麼多?

V2 是沒有差這麼多,可以說 i7 有的 E3 機乎都有。
如果是你的圖來看,V2 只有AVX 2.0沒有而已吧....





樓主的重點在於價格、時脈、HT、跟 I5 I7的差別。
不看V2 V2的價格七千以下就拿得到了。

來看V3就好

I5-4690 3.5~3.9 / 6MB快取 / 有內顯 / 無HT / NT$6680
E3-1231 V3 3.4~3.8 / 8MB快取 / 無內顯 / 有HT / NT$7680
I7-4770 3.4~3.9 / 8MB快取 / 有內顯 / 有HT / NT$9180

I5跟E3 差 NT$1000
E3跟I7 差 NT$1500

就我個人而言,最耗資源的就是玩遊戲。
且經過 P4 時代的洗禮,時脈不等於效能 的觀念已有

在這些前提之下,來看這三顆

內顯
ASUS的筆電 搞了一個可以內顯、外顯切換的程式,實際用起來根本是災難。
加上玩遊戲根本用不到內顯,那我要多花錢買內顯幹麻?

顯示卡壞了很難抓嗎? 就我的經驗,不會。

時脈
差0.1 GHZ...為了這0.1 GHZ 我要多花1500!? 就算再加上 不知用不用得到的IGD,這樣要多1500!?
你家有錢,我沒辦法。

快取
還記得 P4 L2快取 256KB 增加到 512KB 時,有多少人說此時不衝待何時?
由此可見 快取的重要性
比起 I5,E3多了2MB的快取跟HT,但貴 NT$1000

OK~在三顆都買得起的情況之下,我選 E3

比起 I5
多NT$1000,但是多了硬體上無法變更的 2MB快取 跟 HT,時脈差 0.1 GHZ 小超就同頻率了..= =
內顯?...一開始就希望INTEL不要做,看能不能在降個幾百跟一千的東西,雞肋!我用不到

比起 I7
少花 NT$ 1500,只少了0.1GHZ 跟 IGD,還有雞助內顯。
多了這1500,GTX750 可以升級為 GTX750 TI
我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只是一個想組電腦的普通消費者的看法。
不是手上有I7 E5 隨便玩的有錢人的想法。
畢竟書上都講了:「有錢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樣。」
莫明發現有兩者的發文時間很接近,每次都一前一後,有沒有這麼巧阿?

Whistle Blow wrote:
個人常用內顯QSV在...(恕刪)

糾正一下
鏡射技術一率可以模擬第二螢幕
單純是軟體寫得好不好而已=3=
目前個人使用widi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應該只有延遲問題
不過這感覺是我接收端的ram太小
hueia1983 wrote:
差這麼多,V3有砍這...(恕刪)


qsv與widi請先生出來你要低價e3如何支援?
這也是你所謂的多了硬體上無法變更的

你看到xeon就兩套標準拉

Wow_Senior說的沒錯
xeon的低價cpu只是i5補上ht、ecc、指令集等server更有需求的功能

更何況IGD的英文Integrated Graphics Device,你後面還再說一次內顯
表示又是一個自以為會光華看報價單就好棒棒的END USER

fresatg wrote:
而且不額外吃pcie...(恕刪)


不要這麼激動。高血壓可是會腦溢血。
出血型中風最難復健,這我可有深刻的體驗(要照料很久很周到。)

E3作為Entry level的Server product差異是跟消費型的I7/I5並沒有很大。
主要就一個ECC。
PCIE Lanes只有16不夠用的問題。這真的沒啥好講。
你嫌PLX不夠好,他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橋接器了。
更早還有更難用的。

E3高潮症還有明顯又方便取得的實據可以治。
ark.intel.com真的很方便使用,是我懶得轉貼XD。

我個人覺得比較難治的是SSD無敵論。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fresatg wrote:
鏡射技術一率可以模擬第二螢幕
單純是軟體寫得好不好而已=3=...(恕刪)

這麼說也沒錯,Miracast標準本身雖然沒有定義這概念,但是有功力的公司有心寫,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平台跟作業系統的特性弄出來加上去,順帶請教網兄目前有看到發送端不是Windows筆電且可如此模擬的方案嗎?

fresatg wrote:
目前個人使用widi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應該只有延遲問題
不過這感覺是我接收端的ram太小
...(恕刪)

我這邊是搭配Netgear PTV3000,以A/V用途來說OK,影音同步沒有斷音。

Whistle Blow wrote:
這麼說也沒錯,Mir...(恕刪)

EZCast有提供解決方案
除了要用WIDI每次都要用軟體切換接收模式有點煩人外
目前EZCast的軟體已經可以把單純WIFI的鏡射速度,在LOW模式下達到跟WIDI差不多的速度(WIDI還是較佳)
不過他們家的軟體強綁EZCast自家晶片,CODE有看了一下在模擬第二螢幕不需要EZCast自家晶片的支援
單純是其他家是否有想要提供解決方案

EZCast最大的優勢,就是HDCP KEY相當完整

fresatg wrote:
qsv與widi請先生出來你要低價e3如何支援?
這也是你所謂的多了硬體上無法變更的

你看到xeon就兩套標準拉

Wow_Senior說的沒錯
xeon的低價cpu只是i5補上ht、ecc、指令集等server更有需求的功能

更何況IGD的英文Integrated Graphics Device,你後面還再說一次內顯
表示又是一個自以為會光華看報價單就好棒棒的END USER


不要這麼激動。高血壓可是會腦溢血。 +1

「用不到的就是浪費。」
我沒有好棒棒,不用亂扣我帽子。

沒錯我就是一個 END USER,我就是只須要I5 就夠用了

那E3 多 2MB 快取 跟 HT,又只貴了一千,那我又為何不買呢?

轉檔不常用,一年用不到"幾"次
鏡射我也用不到,Integrated Graphics Device 相關功能我都用不到。


那請問我多花1500 去買這些功能做什麼呢?

你跟我的需求本來就不同,看待E3 的價值也就不同,這樣你懂了嗎?
不要那麼狹隘。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