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0s5520 wrote:大大我實在是有點看不...(恕刪) 就之前買的老機器維護而已。要不然怎辦?只有一兩個Node老化,壞掉,出問題就整機櫃換調換新的Xeon E5 Server嗎?就算是前五大也沒這麼凱。Xeon DP都還有再維護。你2007年才亮相的Opteron想提早退休?別鬧啦。還沒到使用年限。
fnf2000 wrote:伺服器是AMD的強項...(恕刪) 我想您應該沒有挨踢的朋友吧找幾個知道的去問問...基本上伺服器幾乎都是XEON的天下...(很紅的E3-1230只是最低階的入門款而已)再來才是IBM POWER這才是INTEL真正有伺無恐的真正原因(因為伺服器規格的東西對於硬體商而言才是利潤最好的)對於日漸縮水利潤又不是非常好的PC市場(與之相對的則是成長中的ARM市場)我想INTEL的策略就是...讓AMD好死不活的吊在那既不會被威脅領先的市場優勢,又不會造成一家獨大被告反壟斷也只有PC玩家會要求所謂的CP值了不過這篇拿A10對上i5...怎麼想怎麼奇怪因為A10的對手應該是同價位帶的i3才對吧?
BMK wrote:我想您應該沒有挨踢的...(恕刪) 伺服器跟個人電腦不一樣吧...雖然AMD最大弱點還是功耗.....A10跟i5都是4核心這樣比的話也許可以這麼想A10的CPU效能比i5少30%,但是價格只要i5的三分之一....
55525514 wrote:...說實話 Int...(恕刪) 恩 您應該沒有壓製過影片有壓製也是屬於將檔案壓小轉檔而以那種類型Intel的快速轉檔 對於真正有轉影片 對於畫質有要求的人根本是沒意義的東西很多人在推Intel轉檔都會用這個來推 有時候看了會想笑對於畫值要求高 才會常常使用到該功能 才是賣點片子常常要壓十多小時 這技術確實可以縮短 但是這沒意義只會讓自己花時間去設定的參數全爛而以
小小小新手 wrote:恩 您應該沒有壓製過...(恕刪) 或許那功能對你而言沒這麼實用。(哪天你趕壓著要畫質還算中等的Review給客人時才會想到吧)但你不覺得,影片中APU轉檔大贏I5才是更大的笑話?
Wow_Senior wrote:或許那功能對你而言沒...(恕刪) 我幫人組電腦,兩種都組過,也曾做過測試,和影片的差不多。若你有兩種實機的話,你可以測測看,就不用去猜了。以前或許是差距頗大,但近幾年來差距愈來愈小,到了Trinity那更是不用說了。
Wow_Senior wrote:…俺家生產線...(恕刪) 就像運動場上業餘的和職業比根本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不僅沒有要比,本來就比不過幾十年的高手專家,當然更比不上你那永不休息的專業生產線。但怎麼一堆自稱碰都沒碰過用都沒用過AMD的機器的人,也成了AMD專家?我開題的時候,就先說了 不是數據比較,而是實際操作比較組裝電腦我是業餘的,都是幫認識的親朋好友或經人介紹組裝,我只不過說我剛好都有組裝過,也跑類似的軟體,就被酸了。而且我也說這是AMD官方影片,只是和我的實機操作也差不多。而且若說AMD官方影片不專業,沒實機操作的專家就比AMD專業?這些數據很早就知道了,但實際用起來是個烏龜,各位要用嗎?一個一個拿著數據,卻無法否定實機操作結果的專家?
不要說大學生,國小沒畢業的都可以組電腦了。其實不止組電腦,很多東西都是如此的。當然以現在來說,組裝電腦不像以前,連網路卡、音效卡、bios rom等等,都是獨立插卡手動調整。現代來說只要東西不要買錯,能插上去的就插上去就差不多OK了。頂多再進bios做進階設定就好了。剩下的就是軟體的問題。但電腦是人在用,是人要實際去用才知道是好或是不好!但只用所謂數據,卻不實機操作的所謂專家,你信嗎?
講實在話,如果要說數據,實機測的基本上也是數據。這不都是數據嗎?還是這些數據都不算?又不願意拿實機測所謂的數據。然後你們拿的數據,才叫數據?這是哪們子專家。我不僅沒有否定你們提出來的數據,而且早就知道有這種數據。而且別人拿價格比我也沒多說話。而且有些自稱沒用過AMD的機器的人,也成了AMD專家?那冒出一堆專家我也不意外了。但是實機測的,又搞了一堆限定版,又不能這樣測不能那樣測。花了那麼多錢買的東西,竟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要不利Intel的數據都不行。否定光了就是專家?那你們就慢慢的限定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