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代從自家生產移給台積電生產 = 架構大改
前幾樓說的 大改先觀察
intel還有自家18A 換自家製程 = 架構又改
後面還有14A
這樣自家跟台積電一直交替更換製程 = 架構改了又改
穩定度可能有史以來最糟
還可能挑挑樂 像現在回頭挑12代求穩一樣
未來可能只挑台積電生產的代數買?
大改架構不買 這樣輪替大改 可能每代都不能買了
-------------
其實蘋果很早就知道高耗電高溫在手機上會怎樣減損手機效益
長期要求台積電必須低功耗所得結果
再把這低功耗效益帶回筆電
結果就是筆電容積太多 更小或沒有的風扇與散熱器 手機工藝回饋筆電基板超小
奢侈到容積不去加大電池 拿去裝6喇叭在筆電上實現杜比全景聲的3D環繞音效
以及當製程來到現在 電晶體極限越來越小下
頻率上不去要靠堆晶體數量拉效能
靠堆晶提升效能 系統軟體就要重新制定方向 如何以堆晶規模提升效益
蘋果搭配台積電 正一步一步 且早早走往這個方向
AMD吃到這個蘋果催生台積電所得出的效益
以合理功耗低溫 取得電晶體極限前的穩定效能提升
intel則是走自己道路 用高功耗要回效能王座
效能看似略贏AMD同級產品
但兩倍功耗超越電晶體越來越小的極限 現在大出包賠上商譽
微軟x86包袱丟不掉 也還在高功耗低效益的x86系統維持中
-------------
對大多數PC筆電來說 莫名其妙的功能
不加大電池增加續航 去加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