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chingchen wrote:
其實板子最重要,礦渣末期全新z590 & x570s主機板才2500元這種最香,後續等二手12核/16核cpu.
曾經我也是這麼想過,所以原本打算多買一塊AM4末代X570S礦渣板,等5950X跌價.
後來看到Intel LGA-1151腳位的CPU I7-7700K,都已經上市4-5年了,二手價格還在6K多,
也沒跌多少,而效能卻不如目前價格低了2-3千元的入門12代I3-12100.
因為買了舊版+頂級舊U,效能頂多是打平新架構的入門或中階U,總建置價格卻沒差多少.
但是舊款主機板的周邊的支援能力,與新設計的相差很多(eg. PCIE5,TB4,DDR5,USB4).
光是後續要擴充這些新的IO周邊,要額外花的錢,可能就足夠讓你多買一塊新的主機板了!
所以要屯礦渣主機板前,建議要多考慮看看!
鈔能力 wrote:
我也不在意您跑進來本(恕刪)
這是你故意誤導的說法,
請問你,如果企業的伺服器用的是intel的cpu,用專門針對intel寫的軟體,企業怎麼可能改用amd電腦的終端pc??
還有很多商用軟體(市售版的),是針對intel cpu優化的,就像很多遊戲是對nvdia的gpu優化一樣,你了解嗎??
至於一般公司用的「文書電腦」,那個屬於一般消費pc不屬於企業用pc,跟你的認知是有落差的,那些電腦不用amd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用戶不需要太高的效能,而之前每一代的amd不只效能差,連功秏都比intel差,導致公司的mis人員基於多種考量因素(噪音、節電、故障率(溫度高的東西都比較容易壞)),採購時都以intel為主。
最重要的一點是,intel從core i 2代系列開始,cpu就用了過熱自動降頻的技術,amd要到最近的zen系列才有類似的設計,在am4之前的cpu,過熱都是一律熱當或重開,但是intel都是高溫降頻,一般人都覺得amd的cpu會熱當,不穩定,但是對intel偷偷降頻無感(反正文書處理都是效能過剩...



至於pc的另一個市場「筆電」,更是沒有用amd的理由,因為amd的cpu,又熱又秏電,連intel桌上型cpu都很少用在筆電上,那家廠商敢推amd cpu的產品??不過zen4之後amd又慢慢的重回筆電市場,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HAM60-A900EYDBL?fq=/S/DHAM60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HBF5C-1900BWZCW?fq=/S/DHAANJ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HBF5C-A900BK7LU?fq=/S/DHAANK
https://24h.pchome.com.tw/prod/DHAXAQ-A900BSXTR?fq=/S/DHAANL
看看有沒有你說的c/p值??
~感恩、感恩、再感恩~
回朔個人使用CPU的歷史
----------------------------------------
桌電時期
Intel/486-33
Intel/Pentium90
Intel/133黑金鋼
Intel/賽揚300超450
Intel/賽揚600超900
AMD/K7/1700+
AMD/K7/2500超3200
AMD/K8/4400雙核心(不超了,因為雙核心開始感覺太好用了。)
-----------------
筆電時期
2007年開始換筆電
Intel/T5600升級T7600
Intel/i5/2520m
AMD/R3/3200GE
評論
早期
Intel穩定一點
AMD沒那麼穩定
--------------------
小主機時期
現在跳開筆電,來到使用[小主機] Lenovo M75Q-1
CPU/AMD/R3/3200GE
自從用了AMD/R3/CPU,溫度低,聽不到風扇聲音,效能也可以。
現在的AMD,穩定度不錯了
真的...TSMC/Ye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