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INTEL 真的有比較穩嗎?

o955876892 wrote:
沒錯呀~消費者選邊站(恕刪)

你猜對了,就是後者
A、I兩家陣營各有各自支持的群眾,我也從不否認自己推崇AMD的立場,針對各自支持的公司,盡可能放大對方的缺點、無視己方的劣勢,說實在不意外、也習以為常。

無論哪一方陣營的支持者,都各有各自的人生經驗積累,那怕是道聽塗說也好,經過自己的腦袋後再轉化出來,就是自己的心得。

另一層樓討論的是"AMD真的有比較香嗎?"又再度引起大戰。
可我的疑問出來了,那麼,目前AMD不香的原因在哪裡??請注意,是目前喔~東拉西扯地講一些五四三只會讓人瞧不起而已。

很多貌似用心純良的AMD BUG回報,實則掩蓋了許多關鍵之處,版內高手試圖協助解決問題,卻因為關鍵之處沒有敘述或有意遮掩,總是不得其法,其最終結論就是AMD不穩、新手勿近。

說句實在的,如果你買的AMD平台,像intel平台一樣什麼都不動直接無腦預設就上,出問題的機會不大。
都是買了超頻記憶條,intel平台超不上去說記憶體顆粒體質不好,AMD平台讓你超上去了卻當機連連,這時候就說AMD不穩,這不是很可笑?幾十萬人在看的版區,說沒有這樣的人我絕對不信。

時序走到今日,目前AMDR5000平台已經不需要再搞些有的沒的,就能妥妥的橫掃intel,就算是明年Q1即將推出的11代,也大概率無力回天。這也難怪一些潛水的I粉們一個個跳出來當標題黨,拿過去的經驗來套在現今的AMD身上,想自己當被intel豢養的家禽家畜,不要把其他不懂的人也拖下水,這樣很不道德。

去年9900K/KF榮登遊戲效能王者時,許多支持AMD的大神們,最多也就酸個功耗溫度太高、未來沒升級空間而已,但當時事實擺在眼前,人家也不會偷換概念,拿一些intel的黑歷史來斷定9900K/KF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就是I粉跟A粉的最大不同之處。
有啥賣啥,價格CP都快決定了一切.

跑圖畫圖做3D強姦浮點運算的請買INTEL高階( i7/ i9)

玩遊戲掛多機要CP的請買AMD(不過請B550晶片/B450晶片以上)
小龍鐵金剛 wrote:
A、I兩家陣營各有各自支持的群眾,我也從不否認自己推崇AMD的立場,針對各自支持的公司,儘可能放大對方的缺點、無視己方的劣勢,說實在不意外、也習以為常。

我也比較支持AMD.因為主機板不需要很常換.
至於價格來說.INTEL要是沒有AMD競爭.那種誇張的價格...
雖然當AMD大勝之時.價格也是價格很久才降價.
所以最好的情況是兩者有競爭.價格.技術才是對買家有利的.
小龍鐵金剛 wrote:
另一層樓討論的是"AMD真的有比較香嗎?"又再度引起大戰。
可我的疑問出來了,那麼,目前AMD不香的原因在哪裡??請注意,是目前喔~東拉西扯地講一些五四三隻會讓人瞧不起而已。

該怎麼說呢.
其實INTEL很早前就懂得媒體戰.
用廣告的力量.去宣揚INTEL.即便那時候AMD根本沒啥威脅.不足為懼...
說實話.現在INTEL處於下風.我不知道INTEL是否會用甚麼網路宣傳技巧.
小龍鐵金剛 wrote:
說句實在的,如果你買的AMD平台,像intel平台一樣什麼都不動直接無腦預設就上,出問題的機會不大。
都是買了超頻記憶條,intel平台超不上去說記憶體顆粒體質不好,AMD平台讓你超上去了卻當機連連,這時候就說AMD不穩,這不是很可笑?幾十萬人在看的版區,說沒有這樣的人我絕對不信。

本來就該用預設的.
超頻是有點能力的高手才用的.
高手也知道超頻會出現甚麼狀況.
超頻不穩.畢竟那不是預設的.
一台車的預設速度假如是150KM.雖然有些人利用了甚麼方式跑了200KM.
但是人家畢竟是用150KM的價格賣的.自己改裝跑200KM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同樣的.超頻也是相同概念.

新手要玩超頻.本就該要有點心理準備.懂得這種概念再來說.
不是嗎?
硬要扯到超頻的體質.那是進階的概念.是非常規的玩法.
不穩.燒掉.都該自己負責才是.

小龍鐵金剛 wrote:
時序走到今日,目前AMDR5000平台已經不需要再搞些有的沒的,就能妥妥的橫掃intel,就算是明年Q1即將推出的11代,也大概率無力回天。這也難怪一些潛水的I粉們一個個跳出來當標題黨,拿過去的經驗來套在現今的AMD身上,想自己當被intel豢養的家禽家畜,不要把其他不懂的人也拖下水,這樣很不道德。

去年9900K/KF榮登遊戲效能王者時,許多支持AMD的大神們,最多也就酸個功耗溫度太高、未來沒升級空間而已,但當時事實擺在眼前,人家也不會偷換概念,拿一些intel的黑歷史來斷定9900K/KF也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就是I粉跟A粉的最大不同之處。

其實很有趣的是.以前AMD製程輸的時候.被打的淒慘無比.也就是那樣.
現在INTEL製程輸了.就在那邊說些五四三的.
INTEL開始嘴其自家的10奈米製程的技術.堪比台積電7奈米技術.
當初AMD被INTEL屌打的時候.可沒說甚麼話.就默默承受而已.輸了就輸了.沒啥好輸不起的.
哪像INTEL...
效能輸了就是輸了.不然東西來出來比一下優劣.一目了然.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感覺現在的Win10有點當年ME的影子


完全沒有

比較可以嫌的,就是台灣地區把舊注音拔掉這種地方版本的問題
----------------------------------------
自組自用的部份
----------------------------------------
<1994> 486DX-66
~~~~~~~~~~~~
<2019> AMD Ryzen R5-3600
----------------------------------------

當時哪一家划算就用哪一家就是了
只有 Cyrix 那一顆可以說是有 CPU 本身的穩定性 (相容性) 問題
Freshness wrote:
如果要說AMD哪裡不...(恕刪)


補充一下

I奴跟N奴,是不帶腦的









Intel怎麼可能會犯錯?怎麼可能會輸?不可能

不好意思,你們心目中的神,也不過是一群人組成的,會傲慢,會腐敗,會流血
A 家也是有盲信者的

在 A 家產品不振時,
還是單純的相信前人說 AMD CPU C/P 較好 (未驗證、未更新,不同時期高下不定)
或是 AMD CPU 可以超頻到多少多少 (超頻沒保證的)
或是沒考慮到主機板價格差、CPU 散熱器差異... 就買了的

這類事情也是出現過
我A粉我驕傲
AMD不是沒出過爛貨,推土機效能差大家都知道
但是至少人家肯降價拚C/P
早期AMD晶圓可是比較大顆,成本比較高的...
反觀INTEL 14nm設備都用多久了,成本早就攤提了
現在效能沒比較好還不降價賣
CPU降一點,主機板就討了回來
lan7bby wrote:
intel把許多功能做在裡面 因此比較頻繁換腳位
等於重新設計所以又被說是魔改
但板子也比較便宜
amd不換腳位 所以許多功能得讓板子完成
所以板子貴很多 多虧台積電奧援讓它做出不錯的產品
兩種做法都各有利弊
不過AMD的做法就比較吃廠商調教能力
板子型號越多 問題的排列組合可能越多種

INTEL的板子比較便宜?
有這回事嗎?
還是笑話呢?

INTEL長期以來的政策是.他們有自己的晶片組.
別家廠商要用他們的晶片組.就是貴.
其他廠商要研發.就要獲得INTEL授權.不然不給生產.
而其他的廠商.要在既有的INTEL晶片組下生存.必須要有相當的實力.

反之.
AMD都晶片組.印象中.都是直接授權給開發商的.不用付錢給AMD.

況且.INTEL換腳位.強迫換晶片組.這種強迫改朝換代的做法.使得主機板的效能會更強.
(廢話.都要強迫你花錢更新了).
畢竟靠軟體調教.效能提升有限(而且有些東西無法單靠軟體).反倒是靠硬體的更新.會獲得更佳的效能.

印象中.從來都是INTEL的主機板價格遠比AMD貴.
假若像是你說的.那麼在其他廠商要被INTEL授權.花了不少錢.還要比AMD的主機板便宜.
主機板調教的時間又比AMD更短.這樣的東西穩定度能比較高嗎?
真的很令人懷疑

jjx874 wrote:
軟件開發、調試一般用的都是intel的軟硬件

AMD當年是不太穩的,在Duron時代一不小心就燒CPU,而同時代intel有過熱保護

沒記錯的話.Duron似乎是類似賽揚的等級吧...
這是低階版本的CPU.
那個時代的CPU.兩家應該都是有過熱保護的.那時候主機板都有如此之設定.
不關INTEL或是AMD啥事.要怪的話.只能怪你買的主機板太爛.
通常來說.台灣的主機板都會有這樣的功能.

uyfduyjhy wrote:
當初剛買電腦時用的是WIN ME,也是一天到晚一直當,
讓我也懷疑過是否INTEL平台不會這樣,後來才知道WIN ME本來就很爛,
朋友用INTEL跑也是哭到不行,到WIN XP SP3後改善不少,
WIN VISTA我也用AMD平台跑過,一樣很穩,那年代蛋白質運算剛興起,我也開著整天跑都沒當過,

WIN ME會常當嗎?
還好吧.
我玩遊戲覺得很穩阿...

我是用到WIN ME很多東西不支援才換XP的.
要說爛的話.應該說WIN98很爛.第一版根本就不能用.
只要你敢進DOS.就準備重關OS吧.
假如不死心.繼續進DOS...
至於98第二版.也只是還可以.但是穩定度.個人覺得若是玩遊戲.還是遠遠比不上WIN ME.
只要多灌幾個遊戲.移除遊戲後.就會出問題.

至於VISTA...這個聽說超級爛.我不敢用...直接用WIN7...
印象中VISTA的評價是數一數二的爛...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