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也有相關影片比較
CPU 1 : AMD Ryzen 5 3600 @4.2GHz (Gigabyte X570 GAMING X)
CPU 2 : Intel Core i7-9700K @4.2GHz (Asrock Z370 TAICHI)
固定條件
GPU :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B 1870MHz
RAM : Corsair Vengeance RGB Pro Series 2*8GB DDR4 3000MHz
影片關於「遊戲」表現基本上差不多,不拿來「工作」的話
的確選3600,對於只玩遊戲,但預算不夠的人來說就很夠用(可以省將近5000-6000元,不然就是挑9600K 雖然貴3600一點)

今年底桌上處理器的RYZEN 4000系列 登場的話,使用RYZEN 3000系 如3600的玩家,因為都是AM4腳位,可以不用換主機板直接換U就好完成升級,又省下換主機板的錢 (INTEL 9代跟10代腳位不互通,等於你得再花錢換主機板.....)
其實在RYZEN出現後的現在,不能再用以前AMD推土機時代組電腦的思維來看AMD產品。
題外話,雖然電腦的AMD推土機架構性能表現很慘,但在主流遊戲機PS4、XBOX ONE上都是採用AMD特製的推土機,尤其是PS4 全球銷售破1億台,真香

個人認為,在「同樣預算」狀況下,現階段挑桌電AMD ,筆電的話目前還是挑INTEL產品為主會比較好(AMD 筆電仍然是弱勢,AMD 對於筆電市場沒啥用力,2020年再觀察準備上市的Ryzen 4000系 行動處理器的表現)
好文參考
隻手改寫 AMD 與 Intel 爭霸史的男人,處理器遊俠 Jim Keller
曾經帶領AMD K7 締造輝煌,離開後跳到蘋果,為 IPhone 設計處理器,又回歸AMD 設計Ryzen 系列。
不過不得不說,INTEL有陣子廣告很成功(登~登登~登登


旋風突破管家 wrote:
+1 挑有內顯的U也(恕刪)
你給的效能比較跟我所注重的不同,內顯僅拿來暫時使用,平常都用獨顯,我自己的觀點是目前Intel在高階CPU的唯一優勢只剩下內險,是有與沒有的差別,AMD你想要有內顯的也只有3400G這種等級
畢竟樓主並沒有提供他到底想要升級到怎麼的效能甚至預算有多少,但像你我這種會去比較效能的人來說,都挑到97K或3600等級的應該是不會去考慮3400G吧,Userbenchmark一拉心中肯定就有底了,單核多核效能是有差距的。而會想買獨顯的人,光是1063或574就不是34G能拿來比較的,以目前AMD APU鎖定的就是真的預算有限的客群。這狀況可以等四代APU上市後可再來討論,不過感覺AMD跟Intel的市場策略不同,是特別將有內顯的CPU放在低階市場
而家中就算有多台電腦,我自己的想法是能繼續使用主力機是最高原則,今天要我從97K+32G RAM+574降到core m + 4G RAM,光日常使用就不是同個等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