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AMD Ryzen 1400 台灣價位 不知道是多少?


rockmanxza wrote:
20%~30%的差...(恕刪)

你先看01開箱是用哪一篇主機板測的我們再來談
翻車嘉可不是叫假的
為什麼RYZEN沒放內顯?
網路上爬文都找的到原因
你在這邊瞎掰硬扯真的不會顯得你比較聰明
rockmanxza wrote:
Ryzen 3感覺其實是跟i3比爛...
而且沒有內顯實在是大傷
intel有一顆神U G4600在捍衛市場
(G4560內顯太爛 不曉得網路上為何狂推)

目前R3流出規格如下:
AMD Ryzen3 1200X(4核4線程,3.4G/3.6GHz)
AMD Ryzen3 1200(4核4線程,3.2G/3.5GHz)
Ryzen 3效能肯定比i3好一大截,4C4T對2C4T的結果是很容易預料的
G4560依然是低階獨顯主機最佳選擇!
甚至對2D效能與影片撥放能力能言,和G4600也沒有任何差別
沒有遊戲需求幹嘛要多花那幾百塊?
所以很多文書機也會捨G4600去用G4560是很合理的
G4600只對想用內顯來玩遊戲的人有吸引力,而這類的消費者其實相當稀少(老實說我沒碰過)
真有遊戲需求的十有八九一定用獨顯,那怕是一張2手的HD7750
都比G4600的內顯效能強1倍,相較而言G4600不上不下的地位更尷尬
如果我是AMD

R3 我就會開放讓人嘗試開核

賣點賣點
R5 4C8T最低都開到6000了
想必R3 4C4T最低4000起跳

u865 wrote:
目前R3流出規格如下...(恕刪)


G4560是"低階""獨顯"最佳選擇
我是蠻認同的~~~

另一款G4600,難道不是"低階""內顯"的最佳選擇?

G4600並沒有你講的這麼不堪吧~

有遊戲需求,難道都要上"獨顯"才能玩?

這也要分是玩啥遊戲跟需求吧~~
如果是單機大作型的,沒錯,最少也要用中階以上獨顯

如果只是一般線上網路遊戲,不要求高特效,內顯就能順順玩了
內顯就能搞定,何必要多花1000~2000買個入門顯卡?

像我之前好奇就跟著在淘寶買了便當機
20.5*18*4.5cm,體積不到2公升,體積小不占空間
CPU-I5 5350U (2C4T,TDP15W)
內建GPU HD6000

原本只是用來文書上網、看電影、聽音樂
結果發現拿來玩一些常玩的線上遊戲,還挺順的
WOT,1920*1080視窗化,關光影低特效,FPS 40~9X
(之前朋友組I7-6700K,有測過~用他的HD 530玩WOT,相同設定,玩起來順暢度也差不多)
POE,1920*1080視窗化,低特效,也還算順暢
待機6~7W,上網1XW,遊戲30W
省電、體積小,能勝任日常文書影音的工作,還能打game,我是很滿意
原本幾年前買的I7-3770+HD 6850,現在就比較少動了。

看看隔壁樓
I7-7700k用內顯玩lol,只要按按鍵就會lag(已解決)
LOL我是沒玩,不過很快就內顯玩家出來回覆

2F:
I5的530都能跑了

I7的630不可能跑不動吧

畫質特效都要降

3F:
我之前用I7 3770內顯畫質都有中了

你應該電腦有什麼問題

不可能會LAG

4F:
我i5 內顯,特效全開,順的很,不過我是裝在ssd上


...再看看15樓,很嘲諷的表示
15F:
版上的神人都有在教呀, 玩LOL沒有用1080肯定會lag的

楓之谷沒有1070根本沒法玩

不禁想到了你說的~"真有遊戲需求的十有八九一定用獨顯"


我想要表達的是~~~
用內顯玩game的,並不是相當稀少
有遊戲需求,內顯就能搞定的,根本不需要多花幾千去買獨顯。
而想玩遊戲大作,內顯搞不定,只能乖乖去買獨顯。
jinshun000 wrote:
翻車嘉可不是叫假的...(恕刪)

全部都怪到技嘉身上也不能解決問題吧...
又有誰能保證換其他家的主機板
R15單核分數就一定能132分以上?
這可是高達10%的差距...

可惜的是台灣的匯率非常要命
也看到Ryzen 5的可怕售價了...
Ryzen 3想必也難逃此劫
現在競爭的劣勢在於
i3 6代 R15 多核 約400分
i3 7代 R15 多核 約430分
等到Ryzen 3真正流通在市面上時
i3 8代大概也快出來了
照這個趨勢來看
8代i3的R15 多核大概會是460分

AMD雖然SMT超級強
但是別忘了Ryzen 3是4C4T
實際效能大概就只會是單核效能的4倍左右
若是R15 單核不能夠超越125
多核跑分和8代i3相比就會不到10%的差距
在這種條件下 可知單核效能較差的會處劣勢
除非所有的評測項目都是多工...
更何況還少一個內顯的價差

簡單的說就是
Ryzen 7無內顯還有i7-6900K說嘴
Ryzen 5無內顯還有i7-6800K說嘴
Ryzen 3無內顯只剩下i5-7640K可說嘴...

但再無知的人都知道
i5-7640K是intel認為AMD沒什麼好怕
而作出來要坑殺消費者的超級大魔王
怎麼可能拿來當作推薦購買CPU的參考...

而且如果coffee lake真的有推進到6C且保留內顯的話
AMD的2代Ryzen就會倍受考驗
到時候能因應的方法當然還是先加入內顯...
台灣神奇的公式 只會讓你變貧民 不可能會平民
內顯對中高階桌機沒啥意義
弄個千元顯卡都比內顯快,尤其是INTEL內顯每次都說快了多少多少%
還不是玩玩小遊戲看影片用而已

不如另外裝顯卡,散熱比較好,也不會增加CPU製造成本

低階G系列有顯卡就真的好啊

rockmanxza wrote:
全部都怪到技嘉身上...(恕刪)


簡單的說就是
Ryzen 7無內顯還有i7-6900K說嘴
Ryzen 5無內顯還有i7-6800K說嘴
Ryzen 3無內顯只剩下i5-7640K可說嘴...


Ryzen 5憑哪一點可以和i7-6800K拚?

Ryzen 5 1400(4C/8T)、1500X(4C/8T)的對手是I5-7500/7400 ,
價位相近,REAL CORE AMOUNT也相同,這樣比才有意義。

至於1600X(6C/12T),定位很微妙,我目前也無法看出該怎麼比。


Ryzen 3無內顯,只能和 i3爭市場。
eanck wrote:
Ryzen 5憑哪一...(恕刪)

都是6c12t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