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1657216 wrote:再問一下,位元數增加...(恕刪) Apple電腦的CPU不是Apple自己設計的,看Moto、IBM或Intel出什麼就用了。以Apple電腦的佔有率,應該沒辦法要求上游CPU廠為他們大幅修改規格。而且和Windows一樣,轉換就要來個大陣痛期,從PowerPC轉到Intel就轉了一兩年還沒全部轉換完畢,增加位元數的轉換是否值得那個效益?ps.不過G5有支援到40位元定址的樣子,可以支援更大的RAM。
anapplefuo wrote:你真的懂cpu嗎?你...(恕刪) x86 指 16或32位元程式 (不過要找到16位元的很少了) ...x86就是8086 80268 80386 80486 cpu 你該不會沒聽過吧x64 就是64位元程式 或是指64位元的cpu
大家這麼熱心的解釋問題,可是我很好奇有多少人知道CPU的bit數所代表的意義?差別是容量還是速度還是上網比較快?又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我曾經被完全不懂電腦的朋友追問32/64bitCPU的差別,搞到他認為我看不起他,其實...唉...
x86 x64不同編號放在一起才會怪怪的,1個是CPU 1個是OS編號,應該也沒人說x64的CPU只會說64bit CPU。64bit不止記憶體定址、頻寬的問題,還包括新程式設計方法與語法都會牽涉到效能。有興趣可以去 Intel為每顆CPU公佈的Inte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X86 指的是定址模式, 倒不是CPU 位元的問題,有位網友說的對, X86架構是 CS:IP 的定址模式, 程式/資料/等等節區不能超過64K,超過的話須要處理, 所謂的 X86 架構表示的都是這種定址方法,到 P5 時都還有相容這種架構, 所以 都可以安裝 DOS 系統,到 386出來才有保護模式,是線性定址方法, 但是要切換, 自己寫切換會很麻煩,(好像 286就有支援了, 但最多只有 16MB, 386 可以到4G)所以那時出了很多 像 DOS 4GW 等等的程式庫來使程式撰寫者不用去處理記憶體的問題,到 WIN3.1/WIN95/98/ME 等等時期 , 都還是 16位元的核心, 但可以跑32位元程式 ,當然就是進保護模式, 但還保留X86模式,所以一些 DOS 的程式還可以跑.到XP 就是完整的32位元OS/ 不再支援X86模式, 或者是說不完全支援,像OS/2 及 MAC 一樣, 他會弄一塊記憶體空間來模擬 X86, 但有關 硬體/記憶體 I/O 則會擋下來,所以會有很多舊程式不支援, 像倚天中文,還有一些傳統會動到I/O 的程式 等等而 X64 表示 他不再相容 X86了, 就是不再相容 CS:IP 的定址方法, 其實也是可以相容的,不過INTEL 選擇不支援, 軟體也不支援, 這是一種進步, 因為X86架構太老了..... 如果大家選擇INTEL,他就會賺翻, 可惜, 大家還是需要相容性,舊程式太多要跑了,X64 OS要重寫, DRIVER 要重寫.... 若還要相容 X86 , 就太大材小用了..而多少位元大部份都是以暫存器的位元數來做分別, 而有些會以資料線來說..像486 是32位元的CPU , PCI 卻是 64位元的資料傳輸量, 所以也有人說是64 BIT 的.個人以為還是要以暫存器來說比較恰當.而 PS2/PS3 等等, 他不需要相容 X86架構, 所以當然是愛做多少位就做多少,以成本/效能來考量了.個人淺見...不值一晒.
回到根本的問題我想大家都很專業的解釋可是開版大其實不太想知道這些吧不然我相信他會自己去翻書跟計算差異直為什麼cpu不進化,我想開版大去買過不同位元pc.不同價位pc.vista不同位元版的來用就可以理解了顯卡的問題,這是開版大不了解吧pc一定有超過遊戲主機等級的存在但是用不起也沒需求這已經是拿不同需求的東西比較,無義意!所以開版大的兩個問題都無實質意義因為這已經是看數字在比較沒看過頭文字D嗎? 拓海開什麼? 有輸EVO嗎?你問看看拓海開車幹麻...還不是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