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前AMD工程師評推土機:設計方式錯了

TypeZero.PTT wrote:
你要得數據,還是看到...(恕刪)


這些數據只告訴人一件事:Bulldozer在桌面環境一如預期的不理想
但是 這個網站有測把DB Server放在VM上的時候 每秒能吃下去幾個交易嘛?
有測把Web Server放上去之後 每秒能接受幾個HTTP Request嘛?
有測把IOMMU開起來之後 每秒能執行多少個IO Request嘛?
有測2-Way以上的組態下 Bulldozer的記憶體頻寬嘛?

都沒有吧

那這個數據能說明Bulldozer在伺服器環境下的性能嗎?
當然不行咩...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kaorujan wrote:
這些數據只告訴人一件事:Bulldozer在桌面環境一如預期的不理想
但是 這個網站有測把DB Server放在VM上的時候 每秒能吃下去幾個交易嘛?
有測把Web Server放上去之後 每秒能接受幾個HTTP Request嘛?
有測把IOMMU開起來之後 每秒能執行多少個IO Request嘛?
有測2-Way以上的組態下 Bulldozer的記憶體頻寬嘛?

都沒有吧

那這個數據能說明Bulldozer在伺服器環境下的性能嗎?
當然不行咩...


我只知道一件事, 功耗效能比在Server上的要求比在PC上更高...
效能好有多好? 可不可以好一倍?! 還是可以超過一倍?!
不然吃那麼多電做了什麼事?

也許Intel的系統初期設置成本比較高, 但是真正有大量使用的
公司機關, 也會去算長期營運成本. 甚至更大的公司, 會去算
環保成本(因為他們有社會責任). 效能早就不是唯一的考量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嗯~
這樣子說好了,現在有很多東西都效能過剩...然後變成製造垃圾~
尤其是電子產品的垃圾....一大堆~
聽說

Intel CPU 設計團隊 是有 "兩個" 時進行

互相 "學習" & "競爭"

P4 是一個團隊 弄出來的 可是同一時間 另一個團 他們已經研發下一代 CPU

若是P4失敗 但是另一個團隊 還可以弄出另一個

等P4 成功 那些人 又轉去做 下下一代~~~~~~~~~~~~~~~~~

所以 Intel 賺那麼大 不是沒道理


業界聽來的 不知對不對

skycc wrote:
聽說Intel CP...(恕刪)


看起來好像是國防工業開發案的作法?
祝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董慶先敬上

skycc wrote:
聽說Intel CP...(恕刪)


沒錯!!!

讓INTEL活過來的正是以色列團隊所開發的

以P6微架構改進而成為Core第一代Dothan

一直到現在的Sandy Bridge
bluesystem wrote:
我只知道一件事, 功...(恕刪)


所以在下在更前面有寫了一段話:
功耗題昇x% 價格是y% 性能是z倍

為什麼這麼寫?
就是因為要評估系統如果上虛擬化 效能如何 不上虛擬化 效能如何
效能估出來 知道能省幾台機子 從而知道能少幾個機櫃 省多少冷氣
這樣搭配建置成本與維護合約算出來的總操作成本 才是真正做比較的關鍵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kaorujan wrote:
所以在下在更前面有寫了一段話:
功耗題昇x% 價格是y% 性能是z倍

為什麼這麼寫?
就是因為要評估系統如果上虛擬化 效能如何 不上虛擬化 效能如何
效能估出來 知道能省幾台機子 從而知道能少幾個機櫃 省多少冷氣
這樣搭配建置成本與維護合約算出來的總操作成本 才是真正做比較的關鍵


不好意思, 您前面的回文我沒看仔細... 真抱歉~
反正數字會說話, 等到上市之後, 大家用各種領域
需要的各種方式測過之後自然就見真章了~ 真正專業
的用途都是要看數字來評估, 而不是像PC一樣看爽度~

另外我漏估了個虛擬化這個變數, 如果加上虛擬化
這個變數也許在Server這塊推土機還有機會翻盤吧?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shihyuan73 wrote:
沒錯!!!讓INTE...(恕刪)


聽說原先做NORTHWOOD的team
在Core出來後做出了Atom
反差還蠻大的

dynamo wrote:
聽說原先做NORTH...(恕刪)


atom目前看起來也是悲劇
一樣被自家的G系列打假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