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測試] Intel i3-2100大戰X4 640 & X4 945


gun_king.tw wrote:
這是NB的測試,不是...(恕刪)

intel平台的CPU是I7-2630QM為NB用的型號
結果被插在ASUS p8H67-M上...
怎麼弄上去的?

evo1859 wrote:
新I3有$2500左...(恕刪)


i3主機板大多數都超過2500元,我是用一個基本下去算的。
因為X4的主機板可以很貴也可以很便宜,簡單說就是"最少的差價"
要怎麼利用就看買的人的想法囉!

不過這一篇文章i3的內顯真的讓我嚇了一大跳!!!
可能是太久沒有在注意測試文的關係...
這樣子當HTPC更好的選擇了!應該上一代就很不錯用了才對。
我想等H61各家的產品線完整後,
相信H61搭配i3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H61規格比H67少了一些,
但我想一般使用者也用不到那麼多的功能吧?
MSI 的 H61 也上架了, 全固態電容 + USB 3.0 (用 NEC 晶片擴充), HDD port 則還是 SATA-II 3 Gbs, 定價 NT$2,930.

剛宣布主機板將漲價 15% 以上的華碩技嘉, 未來 H61 的訂價應該不會低於 MSI...

感覺 Sandy Bridge "低階" 產品賣相真的不好, 被 AMD 的 Athlon II X4+880G 和 APU 左右夾攻...

補一張 APU 的規格給大家參考.

asusk8n wrote:
MSI 的 H61 ...(恕刪)


這我倒就有別的看法了。
Husky的HD6370會是一個賣點。已知6370M>5470M
但CPU的部分呢?
Bobcat的E350發售前就說核心大概是X2-250左右的效能。
但實際被測出來。卻只有X2-250的一半還不到。
OK,可能誤傳,DT使用的Husky才是X2-250上下的效能好了。
那面對I3跟Pentium無疑就是慘敗了,單一顆核心的效能幾乎是250的兩倍了。
那還同核心數量?
640/645甚至945/955都是靠多一倍的核心數量累積了略高的多核心效能。
在多核心應用上得到小幅度的勝利。
那一樣核心數量的Husky能夠匹敵嗎?謠傳他只不過是X2-250而已。
ycweng大大去年就預測到了。APU跟SNB會是弱CPU/強GPU對上弱GPU/強CPU的狀況。
只差沒精準的道出是哪一個區間段的市場罷了。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Husky上市只會加速X4以下的CPU退場而已。
大膽的預測現行採用AM3的CPU跟平台都會完全被取代掉。
4M8T的Bulldozer在搭上擴到4C的APU,將完全覆蓋現在所有的市場。
端看AMD還想不想經營Sempron了,若不想,日後最低階的AMD CPU應該是2C的APU。
除非他想不開真的推1C的上來DT市場搞。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同意蛙大的看法.

如果小弟是 AMD 的人, 也會讓產品單純化, 中高階用推土機, 低階用 APU, 工廠產能也比較好控管.

而 AM3 腳位則留下 Athlon II X4 產品, 主要是讓一些舊主機板用戶升級 CPU.

其他的部分就是伺服器端的 Opteron 和手持式設備市場的開發搶攻.

這裡有更多 APU 產品的展示

其中大部分都是 ITX, 只有華碩推出 ITX / m-ATX, 未來應該有更多樣化的 ITX / m-ATX 產品推出.

話說以低階產品來說, MB+VGA+CPU 一次搞定, 還真省時省工.

asusk8n wrote:
同意蛙大的看法. 如...(恕刪)


連結看完了,令我覺得更混亂而已。
其實日後AMD的產品很單純。
有AVX的FX系列,跟有GPU的APU系列。
要我的話,我會加速AM3退場。
然後學Intel.
FX涵蓋Workstation跟高階系統,就是現在的1366
APU用核心跟GPU頻率從高階系統一路涵蓋到NETTOP.就現在的1155一路到ATOM
如果那個四核心跟他現在流出來的芭樂一樣猛得化。
若無,大概就又是放棄高階系統這塊,只經營中階到NETTOP這塊。
可以預料的。FX會很單純。APU會很亂。
若AMD又沒有好好的做好定位區隔命名。
那就又準備吃產品不被消費者瞭解的虧了。
難得看得到有良好的武器了,就看這次AMD怎麼打了。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asusk8n wrote:
補一張 APU 的規格給大家參考.
...(恕刪)

目前的APU沒有L3快取、或稱"三級緩存"唷!還沒上陣的桌上型Llano也沒有L3。

asusk8n wrote:
同意蛙大的看法. 如...(恕刪)


AMD若想讓自己的GPU有市場競爭力, 那麼超過Intel內顯一定程度的3D能力是必要的..
所以, AMD應該至少讓運算及3D能力, 達到相當水準..
再以相對低價來搶市場, 否則以目前Intel進步很大的內顯為敵..
像AMD現在的GPU, 處理器部份時脈實在太低了, 只會拖慢整個3D處理性能...

雖然這應該是製程技術及功耗上的限制, 但是, 顯然AMD GPU概念雖然不錯.
但你也要有足夠的工具及技術去執行它, 否則就變成高不成低不就..

我是不覺得處理器一定要像i3那樣的性能, 但,至少要跟現在入門小羊等同的實力總該有..
再往下退一步, 自己的x2 2.6G以上是最低要求了吧? (坦白說這種性能除非價格夠優.
否則想買單的人應該不會太多了..)
考慮到價差方面的話...
我應該會選AMD+一張好一點的顯卡
或者是換一顆X6的CPU....
不過SB系列的確是相當不錯...
如果價格能再更漂亮一點的話就好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