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就是現在的cpu很難超,
amd的雖說是7nm所謂的製程先進,
然而效能上真沒比intel改良再改良的14nm要太強到哪去,
至於現在amd產品的超頻能力這我就不說了,請自行研究.
四核以下產品amd幾乎是沒有對應的項目這個先不論,
六核產品雖然amd 5600x的效能有贏過intel的六核產品,
但真的贏的有限,更重要的是價格幾乎翻倍,
這讓人不禁懷疑是捧著效能至上的噱頭在宰肥羊.
八核心產品的價位就兩家差不多,
不過intel的i9價位就有點坑爹了.
至於十二核心的產品就是amd一家獨秀,
intel根本沒有,至少在非極致版上面沒有.
價格上也算是相當的平價,
從5000系剛上市的時候我就說了就5900x真香,
其他的真沒啥可香的.
Jennifer.K wrote:
幾個好友團購幫自家小(恕刪)
這十幾年間如果買的只是intel普通版的處理器跟記憶體那基本上想再提升頻率增加性能就甭想了
(以前還有邪門歪道在超外頻的玩家或是板廠開無雙讓你玩低階處理器無腦超倍頻

自2008年intel開始有了第一代的Turbo Boost提升頻率後,在2011年第三代Sandy Bridge上市第二代Turbo Boost誕生到現在目前10代i3基本款全核終於可以上到4.1Ghz上下

不過i5基本款全核卻僅有4.0Ghz

仔細一比不難發現
AMD的處理器不分階級都能依體質超到較高的頻率自由使用,就算體質再差也還能拉到全核4.2Ghz~
而且記憶體頻率也不會因為普通版而強制鎖在一個較低的頻率上,而是依照主機板廠配合記憶體廠調教或是直接XMP也可以~
就像麥當勞自由配,你想要怎麼提升、提升多少都依你的意願還有晶片體質決定
(不過這時候功耗跟溫度也會相應增加)
可以發現
自由,在現在這個世界還是很可貴的。
星幻 wrote:
正確來講的情況是,Intel...(恕刪)
intel是因為14奈製程較TSMC 7奈製程古老 (O) 優化已久 (O) ,但因為製程較大無法像TSMC 7奈甚至5奈那樣把上百億顆電晶體說塞到像指甲那麼小就能塞進去,導致無法因應性能需求的增長想增加多少電晶體就增加多少,想改變多大的架構就改變,因為這會讓一顆晶片的單位面積過大導致單晶成本上升以及良率降低。 (追求利潤)
如果以同電晶體數目去比的話其實intel Core的性能/頻率比其實還不錯,但就輸給更小製程能降低較多的功耗
相反的,AMD Core的性能/功耗其實也更好,但就輸給萬年優化十四奈無法提升到更高的頻率
(像這幾年的i5i7i9非超頻版處理器大部分可以上到全核5Ghz衝極限性能)
各有優劣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