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誤信含金屬散熱膏的代價...

kahnmao wrote:
不管怎麼塗抹 或者點(恕刪)


量的問題,
不求完全,但使用可以減少包入量的方法
大包小包的影響還是有的

至少散熱膏點法,沒人要用 O 型塗布法吧
蔥油餅大叔 wrote:
WD40綠罐 (電子用) 很便宜的

不用那麼克難啦XD

這罐電子接點復活劑確實很好用,卡在小電容之間的散熱膏都可以輕易溶解擦掉,但又不傷電路板與上面的元件。
所以這篇文章真正的情況是樓主可能用了錯誤的塗抹散熱膏方式
但樓主至今尚未出面說明
Intel的cpu只要點一顆米粒大小的量在正中央即可,

Amd的ryzen 1000,2000,4000系列,
也是米粒點正中央即可

Amd的3000,5000系列就需要塗滿薄薄的一層了,因為...裡面有兩個或以上的晶片,

液態金屬就有點危險了,實在很不建議...
鄧忠 wrote:
誤信含金屬散熱膏的代價...


標題拼錯啦

誤信自己組電腦 上散熱膏功力的代價

要不出車禍都是車子不好就對了
hwr wrote:
Amd的3000,5000系列就需要塗滿薄薄的一層了,
因為...裡面有兩個或以上的晶片,


如果組的時候,只點中央,然後第一步就把左上腳腳的螺絲深轉
(偏一邊加壓的散熱器,會把散熱膏先往另一邊空位處擠擴)
之後才轉其他螺絲的話,是比較不好




這類東西和鎖:輪胎、主機板、電源供應器之類的螺絲一樣

頭一顆先轉一半,但不要轉太深,手扶一下散熱器讓它不要偏太嚴重

然後換對角線轉,
對角線的上去之後,再轉其他的到一半
(暫時定位到該組件不會自己倒下來後)
再輪流繼續往下分次轉到定位較好

Cooler、輪胎的安裝說明書應該都有講



雖然有標順序,但都不是一次鎖死
地圖上的流浪者 wrote:
所以這篇文章真正的情(恕刪)


抱歉這麼晚才回,因為之前用過的散熱膏即管塗的量過多沾到CPU針腳也不會影響CPU運行,因此導致掉以輕心...。
鄧忠 wrote:
抱歉這麼晚才回,因為之前用過的散熱膏即管塗的量過多
沾到CPU針腳也不會影響CPU運行,因此導致掉以輕心...。


這個肝很大顆.

裝電腦的時候,準備一支手電筒照會好很多
比較方便看看電腦裏面有沒有什麼不該出現、不該看到的東西跑出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