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X86架構還剩幾集可以跑呢?

kahnmao wrote:
接著GOOGLE就學著APPLE腳步 開始走 ANDROID ARM筆電(恕刪)


Google 好幾年前就有ARM的CHROMEBOOK了,
Chromebook也可以裝Android的軟體,
要說誰跟著誰開始使用ARM做NOTEBOOK,
應該要說是APPLE跟著GOOGLE腳步的,你可以去做做功課看一下,
甚至多年前就有Motorolla 的 Android 手機可以插上筆電殼一秒變成筆電,
還有很多團隊開發類似的筆電殼,
只能說APPLE是比較成熟的應用.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ATB wrote:
應該要說是APPLE跟著GOOGLE腳步的,你可以去做做功課看一下,
甚至多年前就有Motorolla 的 Android 手機可以插上筆電殼一秒變成筆電,


這個有啊,大機背小機的合體變型

手機 - 平板 - (2 in 1) NB - NB Dock





chiyenms wrote:
問題在能源效率,以及(恕刪)


嗯???

所以我為什麼要為了能源效率去用貧果???

而且個還要有個前提...

那就是現在的桌機或筆電能源效率都不會變好的情況下來說...

有沒有更吸引人的東西???
ADOBE 全家桶ARM版孵了那麼久
也才孵出7分或半殘的PS
AI也幾乎是應付用等級

全部滿血到位不知道要花幾年。
chiyenms wrote:
用了很久的那個是 98(恕刪)


所以? 跟M1的關係?
浦燒肉丸子 wrote:
為什麼要為了能源效率去用貧果???


同樣的機能,同一個年代

手持或攜帶式裝置:可以更小、更輕、電池壽命更持久,比較不會用一用很快就缺電
你看現在手機,誰裏面用 x86 核心的
以前有人出過 x86 核心手機,訴求 powerful 性能怪獸,但沒什鳥用。又厚又重又吃電

一般桌機比較不明顯,反正不用帶著走,一直接著電然後所耗電費也不高

但到了 server 類的話,電費、散熱的影響與 ARM 的優勢又會跑出來 (用對應用的話)

--
另外桌機是表現在顯卡上,或是包含電視的媒體播放與壓縮解壓縮

你看誰用 x86 核心來作顯卡運算? 要算也是可以算
但核心又大又貴又吃電,效能還遠遠比不上專業化的晶片

486 時代起就有繪圖專用晶片 (繪圖加速卡) 市場了
在繪圖.設計領域 蘋果也威風很多年了

但是放在事務領域,微軟才是霸主

ARM要是能解決X86的相容性 那X86分分鐘被淘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覺得這種事情就各取所需吧

單以裝置數量來看 google或成最大贏家
chiyenms wrote:
用了很久的那個是 98(恕刪)


對阿
非NT技術的ME最終不穩定被捨棄了
不過有ME的探路讓NT活下來到最後
發展到現在的W10都是NT技術
浦燒肉丸子 wrote:

所以我為什麼要為了能源效率去用貧果???

而且個還要有個前提...

那就是現在的桌機或筆電能源效率都不會變好的情況下來說...

有沒有更吸引人的東西???


筆電使用時間直接翻倍,這等於你出去不用帶電源線了。(M1 MBA > 15hr, MBP > 20 hr)
考慮到這點還有MacOS上的Offce已經到堪用等級,應該有不少輕量使用者會想用用看。

有人測試編webkit,比16" MBP快而且耗電只要1/3...

https://twitter.com/panzer/status/1328700636926332928?s=28

當然這對桌機影響可能不是立即的,但是M1這棵給人的訊息是,搭配適當的軟硬體整合
x86的效率未必比ARM好,會有廠商開始慢慢移動到ARM去
cyberforce wrote:

假如在 Cloud 上面可以處理遊戲大作,
並將畫面以 2K~4K 60FPS 以上串流畫面傳送到客戶端
還可以跨越裝置去玩遊戲 ....
那裝一台 40K~60K 以上價格的 Desktop PC 或 Notebook 的用處就不大了 ....



基本上跨平台已經成功了,最近的FPS大作COD就有跨平台功能
(但亞服家機板大部分人還是關掉這個功能,因為躲外掛)
但假如在 Cloud 上面可以克服處理遊戲大作的技術問題,
這會對遊戲業成為很重大的變革:
一切資料可及時從雲端及時運算
->外掛無法利用PC必須先在用戶端運算的漏洞上下其手,
對絕大多數工作室性質外掛商則是末路
(除非外掛商有本事來個大整併把整個犯罪組織走向大黑幫化)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