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AMD Ryzen 7桌上型處理器正式登場 最高階1800X僅499美金

用了六,七年的AMD Phenom II X4 945 C3

終於有升級的慾望

現在就等台灣的售價了
我個人認為比較可怕的地方是

若AMD所釋出的消息為真

那Ryzen這樣的架構才正式推出第一代而已,

在經過後續的製程推展及架構改良

未來的發展應該相當值得期待啊!!
以前是AMD的愛好者 能看到重返榮耀也蠻開心的啦
不過2個禮拜前才剛組I7-7700的說 哈哈
你認為大幅度贏嗎?每個人對性價比定位不同或許你覺得9450很有性價比..也一定有人不認為


I7 4770K價格來談好了.開始就一再擠牙膏效能差距彼此不大的I7系列..10張左右但對個人而言沒差上3張小朋友以上的話沒什麼性價比可言!...拿6800K這些專門擠牙膏搞主機板換代墊高價的U?不太對等應該是拿人家也是剛進入DDR4的 6700K比

即使以往的4770K對比至今的Ryzen 效能差距也算不是極大....CP值呢? 差NT500差NT1000叫CP值好....對個人而言只能說剛好而已也沒啥CP值....對樓主而言你高興就好

測試方面起碼到目前為止都只是看到對AMD比較有利的測試軟體多.....AIDA64裡頭的各種測試呢?英特爾擅長的SUPER PI呢?寫入讀取..解壓縮呢?尚未明朗化

除了2號開賣以後所有軟體測試結果出爐...證明沒有一樣輸給I全面性壓垮I....否則有輸有贏或者差距小價格差距也小有什麼性價比?明眼人都知道10%的效能多數遊戲上並不會顯示出差別...桌電大多數也不是只用來跑分!!


克里斯汀 wrote:
1700贏6800K...(恕刪)

不雨 wrote:
明眼人都知道10%的效能多數遊戲上並不會顯示出差別...桌電大多數也不是只用來跑分!!(恕刪)


我覺得你說得很好 尤其上面那句 就好像INTEL每代出的CPU一樣 跑分增加一點 遊戲根本沒差 板子還要換
很多人把單核效能當為廠商研發實力的指標,
這很有問題吧...
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所謂的每瓦效能吧?
以最少的功耗獲取最大效能才真正是考驗廠商能力,
不然新款CPU效能是7700K的兩倍,可是TDP是300W,你會覺得這個廠商很厲害嗎
單核效能被重視只是因為多半程式可能只支援跑少量核心,
但現在Ryzen單核效能已經不差了,
或許這理由已經不算是能說服眾人的主要因素了。
希望官方資料跟 實際的數據測試能相符合

不雨 wrote:
你認為大幅度贏嗎?...(恕刪)


也要考慮到I7是產品線最高端的CPU

如果I7-6800k再往上到6850K售價差到6000多台幣,

但是整體性能沒多20%,但是為了追求多5~7%的效能,就必須付出高於效能比率的價格,

同理Ryzen售價目前比i7低,但是效能高一點點,CP值就顯現出來了

CP值是比較而才有標準,無法單就一個產品來判斷CP值高低

我認為目前Ryzen還是非常高CP值得

強調"目前"是因為誠您所說,其他測試軟體未看到結果,

如果其他軟體都烙賽的話,當然,CP值就會降低不少,

最後AMD要回歸榮耀應該是要看大眾主流Ryzen 5的效能...
329鎂的1700是高效能小主機的救星。
如果英特爾也來給他推出七代無內顯CPU
把所有空間都給處理器不塞GPU
AMD應該就笑不出來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