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解碼吃重處理器效能,加上遊戲本身對CPU也有需求,做實況時CPU使用率達90%常有的事。
7
我最初測試實況時還是3770K、Z77時期,實況過程CPU負擔常處於70%-90%,且CPU的溫度也相對提高,
QSV的方式我也測試過,但畫面不如軟解H264,其他如顯示卡的直播解碼,效果大同小異,所以就不採用了,
後面得到的解決方案是雙機作業,由4770K負責執行遊戲,將影像傳到另一平台4790K負責解碼實況,同時監控畫面。
雖然實況有很多方案,門檻也降低了,但不代表用很低硬體就能解碼很理想的畫面,而且實況的本意是分享,在視聽者的角度想,如果畫面很差的實況,失去最起碼的“觀賞性”,這樣的實況大概也沒什麼人要看,我就看過超糊的實況,一秒就轉台了。
再者、作實況要以作節目方式去著手,自然要把硬體當成副控室的概念去升級。
AMD的VCE我也用過(HD7970),低碼率的話設3500kb畫質比nvenc還遭。不過用OBS錄製轉成檔案的話沒有時間軸的問題,可以隨拉隨放。
INTEL的QSV很久以前只用過2600K的,沒有拿來錄D3所以沒什麼印象。
用CPU硬幹的話,就算是3500kb畫質還是強過nvenc和VCE太多了,不過前提是CPU能撐住。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1&t=3661465&p=4#47519520#47519520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