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筆電CPU效能已與桌電CPU齊平 intel此舉目的為何?

zero5302001 wrote:
以轉檔速度來看
樓主會推i7-6820HQ的筆電還是I7-6700的桌電(恕刪)

i7-6700會比較好
因為兩者都沒有辦法超頻
純預設時脈比的結果是如此

但最近比較沒有衝時脈和核心數
新的比較點是電壓和功率
兩者的效率(效能/功率)誰較好?
我就不曉得了...
沒頂屋i7-6820HQ筆電要94k
那 有錢買的起i7-6820HQ的筆電(估計沒法超頻),就不如去買i7 5960X桌機了
直上2顆E5 2630v3 跑16C32T 可能也買的起
沒錢完全不用考慮6820HQ筆電,掏一半價格6700就組的起,還比前者強上2x%
除非工作有需要扛著3.7kg筆電四處跑…
討論到 效能/功率 別忘了要加上轉檔時間喔
i7-6820HK可以超頻

台灣的價格真的非常貴...
國外的價差並不會那麼大


以國外的計價方式來看
3代時要追上桌電需要10萬元台幣
4.5代時要追上桌電需要8萬元台幣
6代時要追上桌電需要5萬元台幣

之所以在台灣沒有感覺
是因為不管幾代都要近10萬元...

當然效能也是很重要
跑軟體拼速度會差很多
筆電能有接近桌電的效能是好事
只是對於PC玩家而言
會希望桌面版藍i7整體能再更好一點






這台就不錯了~我在等筆電的DDR4記憶體
高規筆電何需五萬
3萬就有了

rockmanxza wrote:
「intel為了市場取向與利潤,對於死忠的PC玩家,是不是少了份照顧!?」


NB 也是 PC

grason00 wrote:
我會選擇續航力
筆電畢竟還是便利性為主,做文書上網投影片展示...等基本用途
要效能或要打Game,我還是會選桌機

說實在的續航力對我來說沒什麼用,現在大筆電基本上續航力兩小時起跳,在外使用也夠了,至於在家或在辦公室當然是接電使用

kun429 wrote:
當然不是, 現代人買筆電有很多的使用者就只是個懶字加上外行跟風..lol 又有誰是因為他的活動性而選購他絕對是少數. 有多數是以購買品牌機的心態選擇筆電但哪一個不是接市電在使用. 就跟現代的smart Phone大家也不把手機當手機用早已背離初衷.
一樣的錢跟用途真的不懂不組桌機選筆電只能說花冤錢最會真以為那麼多空中飛人需要帶台筆電嘛我質疑, 只看到它們因為外行買這種全部都幫你弄好了, 唯一會去移動他就是因為送修方便.


話不是這麼說..光是桌機外部一堆線路亂七八糟..看了就受不了...
所以一定要買桌機的話..AIO
不然就是筆電..
我寧可多花一點錢..讓整體看清來清爽一點..
每個人想法都不同..很多事不是你想你對..OK??
fox.simon wrote:
其實這篇文章沒有什...(恕刪)

最近跑 Prime95 跑出一點心得...
既然有人回文那我也順便補充

i7-4720HQ 就算調到3.8G 3.7G 3.6G 3.6G
跑一般跑分軟體可能可以輕易到達3.6G
並在測試時間內跑出相當亮眼的成績
但是只要一跑Prime95 就會瞬間縮回3.2G
然後隨著時間 溫度會開始增加
時脈也會不爭氣地慢慢下降

讓人再次體會到手機八核心處理器重跑分的下場
那就是過熱降頻

於是便可料想
即便買了i7-6820HK的筆電
如果沒有足夠的散熱能力
根本就不可能讓時脈可以穩定在3.3GHz

Notebookcheck的測試報告中
發現時脈會因為當下的溫度高低或TDP限制
而在2.7GHz~3.3GHz中跳動

看來得使用華碩的ROG GX700才壓著住
但是光是那體積和價格就讓人卻步...

有一個回應說的很有道理
intel在同世代同架構同核心同執行續下
桌電CPU和筆電CPU只要時脈相同
跑出來的效能和分數就會幾乎相同
只是過去筆電沒有針對散熱做優化
而造成時脈偏低、效能普遍較差之現象

想一想也沒什麼好說嘴的了...
i7-6700K和i7-6820HK算是很接近的CPU
唯一的問題就是那顆
恨不得藍i7趕快6核心的心...

owen7412 wrote:
所以一定要買桌機的話..AIO...(恕刪)

AIO同規格比筆電貴喔...
所以還是筆電比較吃香一點
不過AIO散熱環境較好就是了

rockmanxza wrote:
i7-6700會比...(恕刪)

我也是用i7-6700,效能非常不錯,但是溫度非常高(可能散熱系統不夠力)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