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Intel 推內顯的策略到底是什麼?

Shome wrote:
你想像一下極端例子...
不過Skylake已經有些許改變了,目前i3/i5/i7都是用同樣的HD 530


連Pentium也直上GT2了
Pentium G4520 / 3.6GHz / HD530(Gen9 GT2 24EUs)
Pentium G4500 / 3.5GHz / HD530(Gen9 GT2 24EUs)
Pentium G4400 / 3.4GHz / HD510(Gen9 GT1 12EUs)

Haswell
Pentium G3470 / 3.6GHz / HD Graphics (Gen7.5 GT1 10EUs)
Pentium G3460 / 3.5GHz / HD Graphics (Gen7.5 GT1 10EUs)
Pentium G3450 / 3.4GHz / HD Graphics (Gen7.5 GT1 10EUs)
會被砲.就是遇到只看標題的魔人..

我也大概跟您有相同想法
以前想說組個內顯文書機
發現內顯都做到CPU裡
一看發現有內顯的CPU.都很貴!
會買到那種等級的CPU.
比如4千.大概也是為了電玩機~
再配個4千~5千顯卡....

所以猜測樓主所不解的是這點

(其實這是我的想法.後來我是買1千5雙核智慧電視盒接電腦螢幕囉.買了半年4核降到2千.當時4核3千啊)

懷念當時內顯主板啊~2千就有了...


sm80322 wrote:
像我現在就不太追特效全開,如果內顯能應付我要玩的遊戲,我是真的會想弄一台省電小電腦兼玩遊戲...(恕刪)


我就是這樣...所以買了intel NUC5I7的小電腦...
CPU I7-5557U
內顯是HD6100
超省電.只要28W..
可以看4K影片.可以開低特效完暴雪英霸...D3 爐石等...
對我來說夠了...
andy114425 wrote:
我沒有反對內顯, ...(恕刪)


我滿需要高階處理器搭內顯的

因為我常跑VM做LAB

工作機是聯力的PC-Q03 ITX機殼+ASUS P8H77-I+i7-3770+DDR3-1600 16GB(8GB*2)

目前只恨記憶體單條16GB不普及...

租房子在外面的我主機這樣子小巧玲瓏很方便實用!

sim0831 wrote:
連Pentium也直上GT2了
Pentium G4520 / 3.6GHz / HD530(GT2 24EUs)
Pentium G4500 / 3.5GHz / HD530(GT2 24EUs)
Pentium G4400 / 3.4GHz / HD510(GT1 12EUs)


水喔~
以下是我個人天真的想法~

1. CPU效能提升對買家們來說已無升級感,所以搞一個"內顯"讓你跑跑分,感受一下CPU仍在"進步提升",並非停滯不前。

2. DIY市場慢慢步入冰河期,買家們逐漸注重"整合",有整合就能控制體積,控制體積就是掌控未來。

3. IntelCPU最終包山包海,電腦=CPU+電源線肯定是Intel的陰謀啊~

只是個外行人,麻煩炮小力點…
所以樓主要買APU了嗎 ?

15151515

banco2716 wrote:
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恕刪)


開頭這句,說得太好了,真正大餅是內顯,
搜索[顯示卡 佔有率],INTEL幾十年一直占據60%~75%,

JPR 近期所調查繪圖顯示單元市佔率狀態


taipeiworker wrote:
以下是我個人天真的...(恕刪)


其實你想的並不天真,許多人都把想法建構在"Intel希望不斷的提升CPU效能並且販售",
但是都忘了還有產品定位,以及那聽起來雖然是陰謀論,但是想想又能明白,在經濟學上很實際的一面.

純屬個人觀點:
市佔率多半能主導遊戲規則,好比AM3已存活這麼多年,大家有因此反而拒用Intel嗎?
(先不提Intel效能是否強大,即使兩家效能相同,有多少人就會因此改選AMD?)
當處理能力已獲得多數人認同時,只要再去提升GPU效能,便鞏固消費購買時考量的最終決定,
人都是會不自覺的選擇追隨人群,如同排隊的多半認為最好吃,搶購的一定最划算,其實就是銷售手段.

只要能主導市場規則,就能真正的獲得穩定利潤,又降低失敗產品虧損風險,
因為人性會使人習慣並默默接受.
只要這優勢佔據後,便以逸待勞的來面對市場,企業資金能不斷流動,財報又更勝對手,資金投入跟操作就出現了,
一旦大到一個程度後,最後就算快倒閉了,也會有國家伸手援手來協助,因為垮了會對國家問題有重大影響,
所以政策護航或政府分擔其虧損壓力就出現了,但是過去的獲利,卻都只入了企業股東口袋,這雖是老招卻又很有效.

方法類似影片中所要表達的招式:

CPU 內建顯示單元輸出,這可以省電。
而且 INTEL 有些影片編碼解碼的功能,可以勝過使用軟體編碼解碼。
當然軟體要會去取用,這通常影音軟體就會去用它

內建的顯示功能不夠強耶?
很多人當然選擇再加裝顯示卡
變成內建的顯示輸出多餘了.雖是這樣但這是一個便宜的方案,普遍大眾可以接受
如果真的要強,又不想有多餘的顯示埠
那只有GPU運算沒有輸出的視覺處理運算卡或單元也有呀。

在多工的情形下,3D渲染工作給視覺處理單元去做。
其它的工作交CPU處理,這樣一部電腦才真的夠強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