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DF 2007] Intel 45nm CPU在11/12發售,真四核一年後上市

既然你知道INTEL的是非原生四核,那它有是“假”四核嗎?廠商宣傳廣告的是真實的嗎?
這篇到最後已經變成基本教義派的口水戰了…
edinger wrote:
45製程真的不知對使用者的好處在哪
只能問:會比較省電就對了?...(恕刪)


45nm會不會比較省電不確定,但Intel號稱有用新的材質降低漏電,「可能」會比較省電(注意只是可能)。但45nm會讓die縮小,良率提高之後就可以降低CPU成本,「或許」可讓消費者買到比較便宜的CPU(注意只是或許)。

45nm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打在廣告上,讓大家認為Intel在製程上又超越AMD,雖然說一直就是超越的狀態。
在HKEPC上發表的測試中, 45nm的 wolfdale 耗電量只有同時脈的 E6550 的 70%.
各位對這個結果, 有何看法?

我可是很期待低耗電的 core 2 duo.
45nm好像是指導線與導線之間的距離(1氫原子直徑=0.1nm)
晶體面積愈小良率就愈高(差別很大)
摩爾定律是說「同面積」電晶體數量多一倍,以下省略...
也等於是同樣的電晶體數量(大約同功能)面積少一半,良率高很多又省材料
但是別忘了考慮新設備、研發、工廠調整的花費
所以問45nm有沒有比較好?怎麼回答?
設計要優良,省下的成本要超過付出的成本
還是要看成品測試跟價格才知道吧
G.F wrote:
45nm會不會比較省...(恕刪)


+1 贊同 ...

比照 P-D 時代, 一樣是一顆包兩粒的架構, 從 90 nm -> 65 nm 製程, 耗電量的變化其實並不大. 同理來推斷目前的 Core 微架構, 65 nm -> 45 nm 耗電量應該也差別不大.

降低耗電量, 其實在同一製程之中的後期, 成熟度提高之後就可以作到. 例如 AM2 在 90 nm 製程的後期, 有 35W 的 x2 3800+, 同理 AM2 65 nm 剛開始是 65W, 近期則有 BE 系列的 45W.

由此小弟個人認為, 製程進步的主要效應, 應該主要是 die size 變小, 晶圓上可以產出更多晶片, 同時提高良率, 綜合起來就是生產成本降低, 反應在市場上的效果是降低售價, 提高競爭力.

KKao wrote:
插個嘴,不管認真的人...
.....
然後討論吵成一團,最後留下來的,並不一定是真的有貢獻的人,而是有時間吵架的人。....(恕刪)


非常同意. 小弟長期觀察, 討論區有時不免會些議題比較熱鬧一些, 雖然七嘴八舌, 甚至於引經據典爭辨, 只要 "對事不對人" 都還 OK.

會讓討論區水準降低的, 通常是有網友開始 "對人不對事", 那就很傷腦筋嘞 ...

通常在指責別人時, 一支手指頭指向對方, but 卻有四支手指頭指向自己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