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NTEL E6700 PK AMD 6000+

可以考慮5600+ 65瓦功耗配780G主機板, 功能面來說會比Intel晶片組來的強(3D遊戲, 影片撥放), 而且780G耗電量也比G35低, 整體來說可能會省些

neon wrote:
可以考慮5600+ ...(恕刪)


H.264的耗電量?
不知兄台轉貼這個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盲點?
780G+9550是軟解還是硬解?
G35+9300是軟解還是硬解?

是不能責怪測試不公平。拿軟解跟硬解拼功率。
畢竟他們沒有G45可以測。
但我想應該要加註或刻意測一個780G軟解數據來當對照組。

喔。最後一提
9550的功耗是大過9300的
就是因為9550功耗大過Q9300, 所以這項測試才突顯出晶片組功耗長期被忽略的問題: 實際生活中有誰可以單跑CPU而不跑晶片組的?

G35不能硬解是它的缺點, 叫780G放著硬解功能不用去軟解陪G35玩, 有誰會真的去這麼做?

不要再為測試而測試了, 想想實際使用狀況才知道什麼是自己需要的

還有Anandtech的這篇測試報告中很多項目, H.264解碼只是其中一項, 而且每一項結果都一樣, 只是差距的大小而已

neon wrote:
就是因為9550功耗大過Q9300, 所以這項測試才突顯出晶片組功耗長期被忽略的問題: 實際生活中有誰可以單跑CPU而不跑晶片組的?

對不起喔。這項測試怎麼能凸顯晶片組功耗長期被忽略的問題呢?
9550搭780這組。9550用不到10%,780用100%(硬解)
9300搭G35這組。9300用100%,G35 用不到100%(軟解)
怎麼凸顯您說晶片組功耗長期被忽略這點?
而且其長期被忽略不外乎是因為CPU的功耗遠遠超過晶片組的功耗。
想到這個...是否刻意用『軟解』來測試才有功耗比較的意義?
更不用說原本的討論只有針對CPU。
您的帖子也沒有註明該項測試9550並無全速運作。
而9300卻是全速運作。

780的確是一個優秀的平台。
780的優秀足以彌補Pheonm的不足。
這可不是我這樣說而已。湯母先生也是這樣讚賞780


不過組裝電腦時,不就是應該把系統的整體耗電量合起來看嗎?
與其比較單一配備,不如整體一起檢視比較有意義~

就上面提供的測試而言,
選AMD CPU + 780G平台感覺確實蠻省電的……
AMD + 1


其實一台AMD雙核心配上2G 的記憶體就很好用了. 上網, 當動物機,
轉檔, 跑遊戲不夠順的話再配上一張96gt也能夠滿
足一般需求.

畢竟電腦這東西淘汰也太快了, 一年出好幾顆cpu,
廠商在產品高價時期總是拼命生產才能賺取高回收利潤
而消費者在產品合理價格時期才願意大量消費..

錢畢竟不好賺, AMD的價格我認為挺合理的.






Jiayou wrote:
不過組裝電腦時,不就...(恕刪)


要命...
我跟neon大大討論的重點您沒看見嗎?
他張貼的數據是在播放H.264影片的耗電量。
很湊巧的。
780G支援硬體解壓縮H.264影片的能力。
所以CPU的負載不會太高。一般都在15~18%之間遊走。
但G35並沒有硬體解壓縮H.264的能力。
所以完全靠CPU作軟體解壓縮。CPU 100%負載在跑。
CPU的耗電量『假設』
9850:135W,那15%只有20.25W
9450:95W那100%就有95W
計入相對於CPU的功率微乎其微的Chipset功耗。
780G 全速運轉假設是20W
20.25+20=40.25W
G35 因為沒有解壓縮能力,假設他比較耗電100%=30W.
50%=15W
95W+15W=110W
所以拿這個來當作A平台比較省電的一個全面證據。
是不是有失公允?
所以我才跟neon大大建議。
要不要註明這是H.264的硬解軟解對比
或找到780G刻意跑軟解的數據。

這要是拿VGA的例子來說的話。
ATI有支援DX10,所以3Dmark數據比較漂亮。
NV沒有支援DX10,所以數據比較難看。
但實際在跑遊戲呢?
怪了...為啥NV順暢多了?

In low end world,la di sai mode turn on.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