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FX8150真的介於2500與2600之間?


adamenzo wrote:
會被砲的主因應該就是1366->1155(恕刪)


哇...
那我應該也要被砲一下了
因為我也是從1366->1155

不過說真的換到1155後
感覺沒有後悔很多
因為光功耗跟熱量我就感覺差很多了(小弟夏天白天不太開冷氣的)
且效能差距也不會很多(跟920相比的話)

至於凍結...
可能小弟幸運吧
P67 Z68版子都有用
1155腳位開賣約1個月後小弟就換2600K
使用到現在都沒遇過也沒問題

PhysX2 wrote:
推土機8150 8C...(恕刪)


這點樓上有告訴你了...

當能支援多執行緒且吃光處理器效能時, AMD處理器基本上都能佔上風...
其實就算AMD打贏的軟體, 也只能說"對Intel的最佳化沒那麼好"而已..
你相信有軟體願意對AMD處理器做最佳化嗎?(比對Intel處理器..)
至少AMD實實在在堆積電晶體成本, 當軟體沒有對Intel高優勢時, 就有勝算..
當然相對來說, 製作營運就比Intel燒錢得多, 都已經虧很大了還拼命降也沒啥用..
就算賣一顆賠一顆, 在賠得程度上也要支撐得住才行!

你說AMD效能不足不能賣貴, 問題是它也沒強迫你買, 你在這裡嘴砲是損失了啥?
就算你覺得某家牛肉麵很難吃, 送你吃都不要, 你也沒資格要求他免費大相送吧?
你有你的性價比, 它有它的本益比, 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比起Intel, AMD實在只是間小蝦米而已, 還混得下去已經不錯了...
即使在K8優勢時代那近兩年裡, AMD能做到的也不過是搶下近三成的PC市場..
但是獲利還是不如Intel遠甚... 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肥啊!

你覺得AMD效能不夠好該降價, 怎不說Intel處理器成本比AMD還低...
更有降價空間卻堅持不降, 是更不該的事? 不論是晶圓線路及製程技術成本..
Intel都比任何間半導體公司有絕對優勢, 包括我們的TSMC....
Intel已經佔足優勢, 超高獲利超過四年了, 卻沒有把處理器價格往下調降一級..
例如把實體四核心處理器降到3K左右? Intel已經賺這麼大, 還要搞鎖頻...
讓以往的暴力小羊市場消失? 而且它的目的只是想把利益收進來而已(不然K是幹啥的?)..
總而言之, Intel仗著自己財大氣粗, 對消費者是很不友善的...

若要我說降價, Intel這種公司先降再說吧!
就成本及獲利來說, Intel才是真正該降價的公司, 才是合理的...
upandy wrote:
單執行緒效能說明了一...(恕刪)



妳信不信...今天如果是INTEL出FX-8150...AMD賣2600K

測試結果會完全翻盤...妳信不信? 軟體對上INTEL U總是展現出

比別牌最佳化還要更誇張的逆天超佳化

看看I牌內顯跑分跟實際跑GAME的差別就知道了....

做弊得來的結果...你們還把它當寶啊?

重點在於...沒人敢得罪INTEL啊

當年INTEL眼角一藐...哪家敢正大光明的賣K7的主機板啊

明知如此...還要助紂為虐? 做個有骨氣的消費者有那麼難嗎?

妳越捧他場...他越囂張...鎖東鎖西鎖南鎖北+閹A閹B閹C閹D的+漲甲漲乙漲丙漲丁的
外加1366 1156 1155 2011 這樣玩你整妳坑妳,凍結問題到現在也沒有官方說明啊?
消費者的尊嚴何在? 斯人何在? 天裡何在? 何在?

非得要讓她爽到把我們全鎖光+全閹光+壹顆CPU賣十萬...你們才爽嗎?


在講到單執行緒,這本來就是AMD上代架構的死穴

K10平均單執行緒就是只有SNB的60~70%

原本以為推土機可以免強達到80%(這不過分吧?)

這樣80*8=640 效能可以有i5的1.5倍

誰知道沒增加就算了還來個倒退

現在搞爛了就拍拍屁股說要去玩移動領域,欠K

PhysX2 wrote:
在講到單執行緒,這本...(恕刪)


重點在於...沒人敢得罪INTEL啊

當年INTEL眼角一藐...哪家敢正大光明的賣K7的主機板啊

AMD吃過這樣的悶虧...還會再笨一次嗎?

搞不好人家實驗室已經有10GHz的FX8...只是不敢賣而已
bar0106 wrote:
這點樓上有告訴你了....(恕刪)


市場經驗,AMD該降就會降,不降等到降,願意等就有便宜能撿

INTEL該降也不降、不爽你跳別家,時間一到就停產斷貨,你也沒有便宜能撿

兩家的行銷策略與態度是完全不同的,掌握技術、擁有資本、市占率高的永遠主動,AMD(A飯)既然進場了,要有心理準備,人家沒有對不起你,也沒有害你,市場、環境、規則就是這樣

-------------------------------------
FX8150真的介於2500與2600之間?

廣義來講是沒錯,但是單核心能力與功耗是宿命,整體評測又無法甩開2500k太多,浮點運算好像輸最多的項目,8150幾乎摸不到4C8T的2600k,所以市場區隔會把2500k與8150擺在一起
因此"FX8150真的介於2500與2600之間?"這個說法,雙方應該都不太能接受,I飯覺得性能8150頂多小勝2500K,A飯覺得性能未居於兩者間,價格卻定在兩者間
SFTGFOP1 wrote:
重點在於...沒人敢得罪INTEL啊
當年INTEL眼角一藐...哪家敢正大光明的賣K7的主機板啊(恕刪)

這一點出現過嗎??

你的當年,可是最多主機板廠商的時候呢! 台灣廠商幾乎可以把英文字從a排到z了

一堆廠商拿了KT 133A,隨便兜出一狗票的類似MB在市場賣

明致、梅捷、映泰、陞技、偉格、麗台、建碁、艾崴、承啟、大眾、倍嘉...etc

沒買過請別當人家不存在過
《三國演義》「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SFTGFOP1 wrote:
妳信不信...今天如...(恕刪)


雖然白牌主機板曾經發生過
但是我覺得大哥你不適合寫陰謀論
還是寫開箱測試文比較好

借問你買了推土機了沒阿?
一直看你推薦其他人去買
不是說花5000 現賺一萬多嗎?
大家都很期待你的開箱文阿

plue2100 wrote:
這一點出現過嗎??你...(恕刪)


你還真是嫩了些... 這段"黑歷史"是確實存在的...

當年K7第一代雷鳥及杜龍時期, 還真有段時間流行"白牌主機板"..
我自己都親眼看過, 用的晶片是... AMD 760, 因為沒人敢出晶片組來得罪Intel...
華碩代工的"白牌"主機板, 我還真在光華親眼看過.. 那時期哪來啥KT-133?
那是一年後的事了...

第一代雷鳥是插卡式的... 跟Pentium 2早期長相差不多...
我想很多骨董級玩家應該有點印象....

bar0106 wrote:
你還真是嫩了些......(恕刪)

AMD 760, 我唯一有印象的是K7+DDR的示範晶片組

相較於VIA KT266,價格貴到靠北,卻只有USB 1.0的"慘品"

Slot A我也買過,老實說除了在A廚心中是第一個跟Intel分道揚鑣的戰略意義之外

相較於440BX,可說是完全沒有實際戰術(效能)價值可言

況且,賣綠茶的人說是K7時代,與其說是Intel黑歷史,倒不如說是VIA興亡史比較恰當~
《三國演義》「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