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幫INTEL這個品牌冠上"平價",而比較的基準竟是關起門來以自家的產品線價格去做比較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由衷建議,做人厚道一點,不要老是用高傲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把"平價使用者"貶低為"廉價使用者"你會比較有優越感嗎?
有沒有硬冠,您大可以去查PC的歷史跟起源等等。你大可以去查證我說的是不是真的。沒必要跟我這麼一個糟老頭在這裡爭執這篇報導的『平價』使用正確與否。總不能這一個班考試平均只有50分,就把及格分數拉下來變成40分就及格吧?以上。恕不再回應沒有技術含量兼Google就能翻到的文了。
個人是覺得760這顆真的很平價啦 以i7那些貴傷傷的CPU來說只差在HT技術 760這顆可以買到跟i7差不多性能(以GAME及轉檔來說)HT技術說穿了對多執行緒會比較有用些 但有哪些軟體需要到8T跑才會順?而且平不平價及是不是廉價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沒必要把自己觀念灌到別人身上
http://www.cpubenchmark.net/cpu_value_alltime.html真的不要為了 I 社 與 A 社的話題在傷感情了.AMD 老是處於挨打的局面,也許可以換個思維重新設計,未來新的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可有多顆CPU的腳座,例如:4 core x 3顆 = 12 核,打造出最佳平民化的運算伺服器,雖然這不是什麼新技術,但可讓有需要大量繪圖運算的使用者,多了一份選擇.
蛙鳴之地 wrote:有沒有硬冠,您大可以...(恕刪) 嗯!小弟從PII 450->C600->C900->PIII 1G->P4 2.4->E6300->Q6600->I7 920開始使用的大多是6千元上下的平價產品用了Intel這麼多年,不難觀察到到以下事實Intel約略是以 9千/6千/3千 粗分主流市場(底下再細分)6千本來就是I社的主流"平價"定位,沒改變過
最近剛好要幫我那台服役多年的雙核心電腦做升級,無奈對電腦實在是苦手,所以我來到了家裡附近的順發3C請他們幫我服務,進去後直奔他們的客服中心,把我的愛機交給他們的工程師看看,大約跟他說明了我的需求,他說我的主機還不算太舊,所以不用全換,他就建議我換他們的發誓套餐,INTEL I系列的5號餐,CPU:CORE I5 760主機板:技嘉 P55-UD3L/H55這樣賣$9999再加上2條創見DDR3/1333/2G的RAM回到家後二話不說馬上開機試看看,原本玩起來頓、頓、頓的魔獸世界,瞬間變成 順、順、順、爽!!!這次真的是要感謝順發,雖然花了不少錢,但電腦效能有提昇很多。而且在那邊消費還能做公益,以後我要多去那邊消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