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Intel 落後AMD五年??

所以AMD現在剩顯晶遠超過INTEL
拜託你出支援INTTEL的吧....
其實也無所謂好不好
就適用與不適用而己
兩者間各有各的好處
亦各有各的壞處(只要超過1就有比較)
至於那個強那個弱見人見志
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
路人經過回應一下
其實應該不是說AMD到底有多領先
而是說他採用了幾個在當時是看起來比較領先的技術&演算法
而INTEL就只是一直在收錢&制定新規格
(沒錯~~規則他定的 裁判他的 球員他的 要打什麼?? 除非你的球員都是少林寺來的)
光11月中要出來的USB3....就可以看到是誰要收錢了不是?

但可以發現的是
念計算機的人常會去看AMD演算法
念半物元件這種常去看INTEL技術
人家有辦法做得良率打趴另一家
就是他高手的地方
(要塞很多記憶體進去真不容易捏)

至於說誰真的比較好
有差嗎?
摸摸自己的電腦
手邊摸到的都是I牌的居多吧
像以前沒事就要摸SUN的
我還是一邊打開XP一邊打MSN裡面裝INTEL
講實話,想買AMD CPU還真不好買

要比快是嗎?
等看看IBM把技術下放
那大概才是最快的
而他正準備要下放
只是....你會買嗎?摸摸自己的XX

我不會Orz
猴小孩 wrote:
念計算機的人常會去看AMD演算法
念半物元件這種常去看INTEL技術
人家有辦法做得良率打趴另一家
就是他高手的地方
恕刪)


小弟唸計算機工程的, 非常不才只能看到教科書上的 Booth algorithm, Carry lookahead adder 之類的
請問你說的演算法有連結嗎
我想看看

另外你說的唸半導體物理的人是電子電機系吧
他們是在哪可以看的到INTEL半導體技術呢???
就小弟所知他們唸半導體物理是看 Smith 那本書吧

大大的回文真令我感到疑惑阿
cyberdog wrote:


小弟唸計算機工程的, 非常不才只能看到教科書上的 Booth algorithm, Carry lookahead adder 之類的
請問你說的演算法有連結嗎
我想看看

另外你說的唸半導體物理的人是電子電機系吧
他們是在哪可以看的到INTEL半導體技術呢???
就小弟所知他們唸半導體物理是看 Smith 那本書吧

大大的回文真令我感到疑惑阿



您應該是大學部的學生吧?

這些所謂的演算法與製程的文章通常是指IEEE與ACM的Journal and Conference論文,絕非教科書上看得到的。一般來說要到研究所才會比較有機會去接觸。
用Google scholar 也可以很輕易的找到這兩家公司所發表的論文。

Smith就算整本背完,也做不出45nm的CPU。
因為一個是電子學,一個是半導體元件物理


-

AMD跟Intel在未來幾年之內,CPU方面的進展應該不會太多,整體架構都已經完備。
不太可能像IBM那樣把OOOE整個砍掉,畢竟消費性市場還是佔很大比率。

GPGPU這塊倒是很值得期待
目前看來是nVidia走得最快也最勤,不過Intel也不可小覷,以x86開發的GPGPU通用性頗高,在軟體相容性這部份會很有優勢。

AMD走的最均衡,CPU/GPGPU都有在推,只是最近沒有什麼消息,只有在IDF的時候秀了一下他的Fusion的廣告而已。
不過Intel也準備在09/Q2,Q3的時候推出內建繪圖核心的CPU,接下來的發展還有得瞧勒。
http://kivava.blogspot.com
cyberdog wrote:
小弟唸計算機工程的,...(恕刪)


哇哩~~
真抱歉小弟我的發言讓你感到困惑了
小弟我念比較多的是半物那裡
基本上也是看R. Muller, UCSD某教授的書(忘了名字XD), Hsiao Hong, 之類的
SMITH比較偏電路哦,不過我也是都看RAZAVI之類的 Q_Q
計組就是白算盤啦(現在好像變一本白色橘色的),還有一些痛苦的回憶,就莫再提了XD

Anyway以上都是廢話
其實你開IEEE和ACM可以看之外
其實INTEL自己會辦一些CONFERENCE,會出來講講他會有什麼技術
Intel網頁上有IDF(不是戰機呦Orz)相關可以看看
好像要怎樣做可行之類的(例如什縻16吋啊,要怎樣叭啦叭啦)
不過INTEL最愛說的是未來可以怎樣做,然後開始講很多,然後把核心技術不公開
相反的,AMD就親切多了,緦是把他們公司會用的東西放出來大家聞香
AMD會偷偷發表一些他們的演算法或是內含指令集的相關論文,如果想看一些先進架構是可以看看
不過說真的,這兩間都= =....市場走向,所以其實加了很多怪東西在裡面XD
然在台灣的大學裡,就可能會把他們的演算法拿來放在FPGA上做一做
大概就可以發表論文(就算演算法相同,實現法也會不同)

製程和元件的話還有ITRS可以看(但看看就好,沒幾年就下修一次XD)

回到主題~~

我還是覺得INTEL會卡住,30nm的東西大概還要再很久很久
所以這陣子應該是不停的發表有的沒的,二核三核四核@@?五核六核嗎?
還有包東包西XD主機板上這樣下去可能一顆就好了吧Orz....(開玩笑的)
如果x86砍掉重練其實比較快說~~XD
INTEL下一步應該是進攻GPU,再來應該是做一些...的事
例如我上篇提的USB3,H...(我忘了,反正就是某種多媒體新規格)
就類似這種東西,一直定新規格,就可以一直收錢啊
(真抱歉我不是INTEL工程師沒有睡夢中夢到這種事)
(還有一個更大的是無線網路新規格說XD....)
而且其實明年會有大挑戰,明年要有新的能源規格,大家都是挫在等了吧

不過說到INTEL技術,光V-CORE,就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類似像這樣的想法在INTEL會不停出來,逼急了就有辦法XD
別家還沒想到就只好跟,不跟就要下市了,這就是人生~~

其實小弟我,也是個大學畢業而已,還是個私大畢業Orz.....
k大猴大 3q~
我還沒唸研究所 (還沒考)
都在教科書打滾
唸書唸累了來這裡逛逛
沒想到也能增長知識
30nm的東西不會很久
據之前來學校給talk的人還有學校的教授指出
目前可以玩到22nm(還可以再撐4~5年)
不過在之後是甚麼就還不清楚了

不過intel的研發真的很強
前一陣子去聽intel 的info section
他們現在很努力的在降低待機時的耗電量
現在已經幾乎可以做到很小很小的耗電量了
(詳細數字忘記是多少,小於1W)
i7之後的數代產品也已經在規劃中
最新的研發代號是Sandy bridge,也正在研發當中了....
(真恐怖....)
猴小孩 wrote:
如果x86砍掉重練其實比較快說~~XD
INTEL下一步應該是進攻GPU,再來應該是做一些...的事
例如我上篇提的USB3,H...(我忘了,反正就是某種多媒體新規格)
就類似這種東西,一直定新規格,就可以一直收錢啊
(真抱歉我不是INTEL工程師沒有睡夢中夢到這種事)
(還有一個更大的是無線網路新規格說XD....)
...(恕刪)

其實Intel跟AMD除了外面那層x86指令轉譯器外,骨子裡已經採用RISC特性很久了,Intel的內部micro op指令集還常在改呢,如果那一天Intel/AMD直接開放micro op/RISC86那一層,程式就可以有直接編譯成uop/RISC86指令的機會,不過這一天到來的機率偏低,為什麼?如果不要去用x86中的複雜指令部分,編譯器盡量去使用x86的load/store-like指令,這些指令都可以很有效率的被Intel/AMD的x86指令轉譯器轉譯成內部的RISC-like指令分配給執行單元去執行。

x86砍掉重練?沒有一個有理性的CEO/CTO會因為指令集的包袱、純為追求大多只存在教科書上的真善美境界而毅然拋下這一大塊市場啦!(雖然大如Intel也是會出現全新定義的IA64因為利用Emulator執行IA32軟體因此執行效率被嫌到爆這種無厘頭的事、或是Intel 740這種連video scaler都沒作好就推出的爛獨立顯示晶片)股東是要看到經營績效而不是開慈善撒錢事業的,教授的研究課題走到死胡同可以砍掉重練,順便把研究生砍掉...不!是留校查看換題目含淚帶髮繼續修行,CEO沒事把公司的金雞母砍掉重練,董事會可能會直接把他閹掉填海...

再者Intel絕大部分的利潤仍然來自CPU事業,絕不是來自訂定USB 3.0這種周邊活動,以Intel的市佔率跟龍頭地位,不站出來主導PCI-E、USB等的PC關鍵規格制定,難道要放給AMD、Microsoft、Nvidia去主導?

回到樓主的主題,真要說Intel、AMD這對冤家誰複製誰的架構概念?唉!說穿了不都來自教科書、論文跟其他先前的處理器產品、特別是以RISC處理器為借鏡...

沒有誰落後誰的問題,因為近廿年前的教科書上早就都有了,AMD也不是第一個內建記憶體控制器或點對點連接的...
30nm的東西重點在DUV XD
這個喊了很久的東西
可惜
還是沒有辦法Orz....
話說台積的真的是強者!!
那個方法也讓他想到

30nm當然用E Beam打打是可以做的出來的
其實交大某教授就做得很棒囉

只是,還是卡在大量生產上
我想這方面這個板上有很多強者
他們可以提出更仔細東西吧

Intel他的最新做法就是把待機狀態再多分幾個出來orz.....我忘了幾個了XD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