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製晶片末日?英特爾:若無客戶 考慮取消14A開發

軟銀今日宣布,計畫以創紀錄的價格收購英特爾價值20億美元的股份,約佔其2%的股份,成為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的最大股東之一。

然而,根據《金融時報》報道,就在交易簽署前幾天,軟銀實際上曾考慮直接收購英特爾的晶圓代工部門。
cruiseton wrote:然而,根據《金融時報》報道,就在交易簽署前幾天,軟銀實際上曾考慮直接收購英特爾的晶圓代工部門。

華爾街還是少點預測

晶圓代工部 = i社 的所有 Fab, 包含最先進工藝廠.

連自家設計部門都推不出量產, 更何況是眾"客戶"!? 先是一眾圍觀,
然後, 紛紛離開, 沒啥好看的.

有可能是交涉時, 被 i社 董事會推銷切割工廠賣掉.
日本人有可能隨口問報價. 隨後就不了了之.
8 月 25 日星期一,英特爾在加州庫比蒂諾的 Hot Chips 大會上發布了首款全 E 核至強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名為 Clearwater Forest,是英特爾首款基於下一代 18A 製程打造的至強處理器。

該處理器計劃於 2026 年上市,擁有 288 個高效核心,雙插槽最高可達 576 個核心,以及超過 1,152 MB 的合併末級快取。理論上講,這是英特爾在縮小資料中心每瓦效能差距方面的另一個嘗試,也是對 AMD EPYC 產品線的一個警示。

Darkmont 核心帶來適度的 IPC 提升和大規模
從架構上看,Clearwater 是英特爾 144 核全 E 核 Xeon Sierra Forest 的精神續作,但也有一些顯著的升級。新的 Darkmont E 核心提供了更寬的 3x3 解碼引擎、更深的亂序視窗和增強的執行端口,從而使 IPC 性能比 Crestmont 一代提升了約 17%。

四核心共享 4MB 二級緩存,相較於 Sierra,該晶片的二級頻寬翻倍。將其擴展到 288 個核心,您將獲得一個吞吐量怪獸,旨在輕鬆吞噬多執行緒 Web 服務和 AI 推理任務。

工藝選擇與核心數量同樣重要。 Clearwater 是英特爾 18A 節點的首批實際測試平台之一,該節點採用 RibbonFET 電晶體和背面供電技術。

這其實是英特爾對密度和功率效率問題的回應,正是這些問題使得台積電和AMD近年來佔據了主導地位。透過分離電源和訊號路由,英特爾聲稱可以實現更高的單元利用率和更低的電壓降,而當電費達到兆瓦級時,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營運商非常關心這些特性。

Xeon 的新定義?
與 AMD 的 128 核心 Bergamo 相比,Clearwater 的策略截然不同。 AMD 的核心支援 SMT、AVX-512 級向量單元以及更高的單線程效能。相較之下,英特爾的核心並不追求峰值 IPC,而是追求規模。這意味著 Clearwater 在 HPC 或 AI 訓練方面可能無法達到最高基準,但在原始線程數和總吞吐量方面,英特爾表示它遙遙領先。雙插槽 Clearwater 理論上每個機架可支援超過 1,000 個 vCPU,而英特爾聲稱其每瓦性能比其先前的 Xeon 處理器高出 3.5 倍。

更大的問題是,客戶是否認同英特爾「效率至上」的策略。幾十年來,至強處理器一直是P核心的代名詞,但Clearwater卻截然不同。它是一款資料中心處理器,並不在乎跑分,而是在乎在不超出功耗預算的情況下,能夠在機架中塞入多少工作負載。如果英特爾的數據能夠維持下去,該公司預計Clearwater Forest將重新定義至強處理器,而不僅僅是一個迭代產品。
eclair_lave

2P才有576T,問題明年同期競爭的zen6c 1P也是有256C/512T,2P就512C/1024T了

2025-08-27 15:44
eclair_lave

以AMD過往15~30%的超線程效率及雙方的2P效率看,Clearwater Forest這一代要超越對手還是有點難

2025-08-27 15:47
根據英特爾的新聞稿,雖然 18A 節點仍將主要用於內部產品,但英特爾的路線圖指向 14A,它將採用 PowerDirect,這是一種基於 PowerVia 架構的直接接觸式電力傳輸方法。

==

台積電超級電力軌路線圖

另一方面,《商業時報》指出,台積電預計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其A16工藝,該工藝也將引入背面供電技術,供應鏈參與者正在加緊準備。據台積電稱,其A16節點整合了領先的奈米片電晶體和創新的超級電源軌(SPR)解決方案,透過將前端佈線資源專用於訊號,提高了邏輯密度和性能。

相較於台積電的N2P工藝,A16在相同Vdd(正電源電壓)下速度提升8-10%,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晶片密度提升高達1.10倍。

繼 A16 之後,台積電還計劃將背面供電功能引入其下一個先進節點 A14,該節點計劃於 2028 年投入生產。不過,Tom's Hardware指出,第一個版本將在沒有 BSPDN 的情況下推出,而採用該技術的增強版本預計將於 2029 年推出。
cruiseton wrote:8 月 25 日星期一,英特爾在加州庫比蒂諾的 Hot Chips 大會上發布了首款全 E 核至強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名為 Clearwater Forest,是英特爾首款基於下一代 18A 製程打造的至強處理器。

該處理器計劃於 2026 年上市,擁有 288 個高效核心,雙插槽最高可達 576 個核心,以及超過 1,152 MB 的合併末級快取。理論上講,這是英特爾在縮小資料中心每瓦效能差距方面的另一個嘗試,也是對 AMD EPYC 產品線的一個警示。...

E 核要對決 AMD 效能核.
intel 18A 對決 GG 3nm ( 說不定 AMD 有搶到 2nm 部分產能 )

別忘了, 如此 IO 巨量出入的, 若是沒個 GG 3nm, 實在很難想像效率會不會卡住.

還有, 周邊例如 網路安全管理芯片, 特別的計算卡, 控制卡...等等
若 AMD 全都是用 GG 工藝 solution, i社 的競爭力堪慮.


我勸 i社 伺服級 的還是主力下單在 GG 3nm, 甚至明年底有 一兩個 2nm 的.
intel 18A 有產出交代就好, 慢慢改善. 但, 產品和服務還是要賣出去啊!~~~~
資訊量有點大

談到了 台積電最新先進封裝 SOW-X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