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就產品面來說Nano是不錯的
但是如果談到投資面的話,那就要整個公司來看了
現在2388的營收這麼慘,大廠也未必會用的狀況看來...
還是不要跟他賭比較好
而且2388炒家超多的

hanzo0313 wrote:
現在2388的營收這麼慘,大廠也未必會用的狀況看來...
還是不要跟他賭比較好
而且2388炒家超多的
...(恕刪)
附議Hanzo0313大!Product accouncement以及評比開始陸續出爐只是考驗的開始,我也希望VIA作為台灣公司這次能爭一口氣,但講到2388...除非抓得準上下車時機,不要拿錢開玩笑,但要抓得準上下車時機,除非您是炒家之一...
如果HP真的採用Nano,也不會知道真正HP拿到的千顆價格,就因為HP現階段已經用了C7,VIA 100%當然不會希望HP下一代Mininote換平台solution,但HP卻沒有100%一定要跟VIA綁下去的因素(還可把轉換到Atom拿來當籌碼砍價),在賽局上看來HP佔談判優勢,VIA賠錢作甚至只剩微幅淨利並非不可能,如果再有個生產的閃失...那...
韓國人比台灣人倒是贏很多(不是想酸自己人)
韓國貨之前那麼爛
但是韓國人都愛用國貨
讓他們的產業越來越壯大
從差變好再變優
反之
我們呢??
世界上有幾間公司能做的出CPU??
日本?韓國?中國?
除了美國之外...大概其他的就算有做也沒辦法量產吧
沒錯...Via目前CPU是做的不好
但沒我們的鼓勵 哪來有未來更好的東西呢??
不要一心只是在嫌東西不好
也要看一下是哪裡做的
連自己台灣人都不支持自己
還要別人支持嗎?!
就算買美國日本貨也都買過爛東西
為何一買到台灣做不好的就嫌的比誰還嚴重?
有想過我們自己做的出來嗎?
適當的鼓勵是進步的原動力A_A!
希望大家在買世界級產品的時候
也想想我們台灣自己的產品吧
不要每次都要從XX地方紅回台灣才覺得那樣東西是好的
不要盲從所謂的世界級產品
自己去判斷產品的優劣吧...
Made in Taiwan!
lien291 wrote:
AMD早就有了工人舍...(恕刪)
ATOM的下一代不是指雙核板,雙核板只能算是"大客戶"要求而產生的衍生產品
在INTEL的計畫裡面,
並不是以VIA為假想敵,而是ARM。
所以下一代的訴求還是在省電,而且是期望能在省電上追平ARM。
所以,
老實說期望ATOM的下一代性能大提升,只能算是我自己的...幻想
按照計畫應該只是在秏電上進行提昇,以及溫度上的控制更好。
以Poulsbo現階段不用散熱片可以跑3DMARK2001穩穩燒機48H,
老實說相當嚇人,這是目前我所知道VIA還辦不到的地方。
現階段CX700系列只用散熱片,溫到高到嚇人不過不會當機就是....
可惜INTEL老毛病是喜歡幫客戶亂規劃市場,
Poulsbo 是不能做成桌上型販售....I/O 介面限制又多
不然24H 無風扇動物機,絕對不是夢想。
-----------------------------------------------------------------------------------------------------------------
不過,
不論ATOM或者NANO,這些省電平台最大的問題
我覺得CPU效能並非最重要的,而是VGA!!!能否支援1080P的高規格需求
目前得知的是NANO配上VX可以撥藍光,
但只能是低品質的,高品質依然辦不到,1080P依然還是不行
ATOM也一樣,在這部分最多只到720P,而且這還是比較耗電的945GC晶片組
換上Poulsbo可能更糟,這點是目前這兩個平台部適合作HTPC的最大瓶頸。
所以,雖然ATOM2代效能不會提升很多,
但是以INTEL的能力,或許到時搭配的晶片組已經可以順暢的播放1080P....
這時候NANO的CPU的高效能反而變成空談...
因為比下(ATOM)有餘,比上(INTEL/AMD多核心)不足,
做HTPC時又需要外搭其他的顯示晶片(VIA有預留PCIE,INTEL沒有),
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
老實說連低價NB的市場,VIA都會走的很坎坷。
因為低價NB/正常NB的利潤,本來就不高,捨INTEL而用VIA訂價上又得壓低....那廠商何必用NANO?
而低價桌上型動物機電腦(我想這是學生市場主要應用吧
現在EEEPC EBOX整台只要7-8000,
要看1080P或打高階3D遊戲又會使用更高階的雙核/四核心的電腦...
那NANO的效能?在動物機上也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很多版友都可以接受用C3掛網了,又何須NANO?
--------------------------------------------------------------------------------------------------------------------
所以,VIA不是沒有機會,重點是時機!!
只要能在明年Q2之前,有產品可以撥1080P的NANO平台的"產品"在銷售,我想ATOM會滿辛苦的。
因為這已經是完美的HTPC/動物機的需求了
(可以無風散、無散熱片更好)
但反過來,如果明年Q2之前,NANO才把現在的平台大量產品化,
別說INTEL ATOM 2代出來,就算不出來,大廠也會先觀望INTEL的時程表再決定是否量產NANO平台產品...
畢竟人家都快出二代,多等一兩個月也是應該的。
所以,時間就是金錢,就是VIA現在的寫照
內文搜尋

X